说好不“重男轻女”,为啥让姑娘成了留守儿童?

“重男轻女”的观念真的深刻的埋在很多中国人的骨子里面,从未改观,一不小心就显露无疑。

自认为公平对待的父母,太伤孩子的心了

这次见到表姐家的孩子我太震惊了,两个孩子的差别有点大。

大宝(姐姐)穿着全新的衣服在客厅里看电视,沉默寡言的像个客人,穿着新潮的衣服她感觉有点不自在,小手不自觉的扯着蓬蓬裙,胖胖的黑黑的,任谁一看就是一个乡下丫头。表姐说乡下幼儿园没开班,她奶奶给送过来了,家里要农忙了。我能感觉到表姐对姑娘初到城市后的补偿心理,全身新的,滑板车,各种玩具,弟弟有的她来了后统统也都买了,但是她都不愿意玩,只愿意看电视。

二宝(弟弟)在客厅的一角玩乐高,打着赤脚穿着睡衣,一边玩一边碎碎念,看见我后问清关系后叫人,然后要见面礼。白白的瘦瘦的,机灵捣蛋鬼的感觉。

我问表姐:“你为啥把丫头放乡下,你这不是偏心?”

表姐回答:“我咋偏心?她弟有的她都有,我这边买东西都是双份,买了直接给邮回去,天天开视频,我想她了就给她开视频,就是她奶好东西也不会用,天天给孩子穿的窝囊死了,我要是不是负担不起,两个孩子我肯定都想在身边啊”。

“那现在都没上小学,可以轮换着来你身边啊,这样也公平”。

“不行,弟弟调皮的很,他爷奶根本管不住?他一回乡下就哭的很,根本离不开我们,主要是他一直在这边上幼儿园,都习惯了,回乡下再回来不要重新适应?”

“姐姐呢?从来不闹是吗?”

“咋不闹?刚开始给放家里的时候她还不会走,后来有一年回去,我们走的时候嗓子都哭哑了,说啥要跟着我们来这边,晚上睡觉抱着我胳膊,夜里我们偷偷走的,第二天醒来闹的不行,不过孩子忘性大,玩几天就没事了,后来就好了”。

我们聊天的时候,姐姐就坐在旁边,没有一点情绪的起伏,好像我们说的不是她一样。

每个孩子都会哭,你却选择性的给糖

我对姐弟两个的感觉很奇怪。弟弟调皮但是把握有度,嘴甜情商高,有点小挑剔但是很讨人喜欢;姐姐沉默敏感很少表达情感,容易犯错但是拒不认错,往往让她妈妈抓狂,性格不讨喜,不言不语的但是超级强势,触碰到她的逆鳞会歇斯底里的尖叫。

从前标榜自己绝不重男轻女的表姐食言了,她看到了两个孩子的差别和自己的偏心,但是不愿意承认,她开始的时候并不觉得这是个问题,意识到了自己也没能力改变,还不如装着看不见。

很难说清是是错了,生活中很多次面临选择的时候,其实基因已经给了答案,一小步偏差就很难回归,伤害再怎么修补都会有裂痕。

不被偏爱的孩子渐渐的把自己活成了一个孤岛,慢慢了学会了自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