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的另一面,國際大都會的“野趣”

對於香港,大部分人的印象也許留存在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古惑仔》裡的灣仔和銅鑼灣,《重慶森林》裡的重慶大廈,港產警匪電視劇裡的油麻地警署……

香港是時髦、繁華、寸土寸金的國際大都會,來自世界各地的人們來到這裡盡享消費主義的狂歡。其實香港還有另一面,恬淡自然、閒適靜美,比如貫穿香港東西方向,長達100公里的“麥理浩徑”,1979年被《國家地理雜誌》評為全球經典徒步路線之一。

香港的另一面,國際大都會的“野趣”

麥理浩徑共分10段,每段路程大概在4到15公里不等,每段難度係數和風景特色各異,有的路段十分挑戰徒步者的體力和耐心。

在英殖民時期,徒步作為當時的時尚潮流被英國人帶到香港,英國人對自然郊野的喜愛超乎尋常,所以當時的英國政府提議要讓麥理浩徑變得專業、自然。

更專業是指:設置明確的標牌,完善安全措施,把路段設計得多元而有趣。自然是指:保護好沿途的原始森林植被,保持周邊村落的原貌和生態。

如今,在麥理浩徑每行走150米就會有一個標牌提示,上面有路段編號,可以根據編號算出該路段已完成的行走距離和抵達終點的距離,如果在中途出現意外,可以撥打路邊標示的緊急求助電話,報告所處路段,然後很快就會有直升飛機展開救援。

麥理浩徑在香港人的日常生活中,就像一個減壓器,緊鄰繁榮熱鬧的市區,卻是另一個世界。

麥理浩徑的路段風格,按照最初的山路適度改造,沒有千篇一律的臺階,尤其是第一、二段路,山海風光起承轉合,令人應接不暇。

香港的另一面,國際大都會的“野趣”

在第一段的東壩,左側是70年代完工的香港出水量最大的水庫——萬宜水庫,水色碧綠,與蒼翠相映,其名是為了紀念因建造水庫而被淹沒的萬宜村;

右側是西貢大海,能看到海浪衝蝕形成的海蝕柱和1.4億年前火山噴發形成的六角形岩石柱,由於地貌的特殊性,這裡被譽為全球面積最小的世界地質公園。從六角形岩石柱旁邊的小路溜達到海邊,天與海,人造公路與火山岩石,宛若漫步於時空交錯的地帶。

香港的另一面,國際大都會的“野趣”

西貢碼頭是徒步者進山前的必經之地。在此的海上市場裡,漁民捕獲新鮮的魚在船上售賣,買家討價還價,漁民把魚放在籃子裡遞給陸地上的買家,買家再把前放在籃子裡遞給船上的漁民。這些年來,西貢島民沒有因為交通運輸的發展而改變生活方式。

香港的另一面,國際大都會的“野趣”

在麥理浩徑能遇到許多荒村,殘破的房子爬滿植物。偶爾還會看到村子裡的“士多”(store),店主大多數是留守老人。大部分村子已經沒有年輕人居住了,他們離開家鄉到城裡打拼,留下來的老人相繼去世,最後村子便會徹底地荒廢。

城市生活把人逼入死角,徒步大自然得以讓靈魂解放,麥理浩徑也正是因此而存在。

第四段路大概是麥理浩徑最艱難的路了。從水浪窩到大老山,途中翻越馬鞍山,全程12.5公里,需要充足的水和乾糧,還要有足夠的精力和耐力。

香港的另一面,國際大都會的“野趣”

在這段路,山中的小道窄小而溼滑,森林裡鳥鳴清脆,溼地上青蛙蹦跳,抬頭一看馬鞍山,從路段起點的遙望到近在咫尺之間,這種越走越近的感覺讓人內心感到平靜而實在。

站在馬鞍山頂上可以看得到兩種風光,一是西貢海岸的閒適悠然,二是沙田區高樓密集的緊迫感。

走完麥理浩徑需要好幾天,中途休息回去市區的酒店也很方便。看過山海風光,重新回到城市的高樓森林裡,更能感受到親近自然的可貴。

此時,走進王家衛電影《重慶森林》裡的重慶大廈,被英文、國語、粵語、印度話包圍,商鋪玲琅滿目地賣著劣質產品和山寨貨,到處都是喧譁與騷動,剛剛走過的山與海,似乎是一場短暫的夢,只供回味。

香港的另一面,國際大都會的“野趣”

第五段的獅子山,被認為是香港精神的代表。

早在1.4億年前,獅子山還是一片大熔岩,後來岩漿停止噴發並冷卻後形成了花崗岩,經過風雨侵蝕後形成了如今的“獅子”模樣。說它是香港精神的代表,是因為這頭雄獅見證了香港從一個小漁村發展成國際大都會的歷程。

1973年香港電視臺播放了一部叫《獅子山下》的電視劇,講述了普通市民逆境成長的故事,一時間引起了熱烈的反響,鼓勵了一代香港市民的努力拼搏。直到現在,這股子拼搏勁兒也是大部分香港人的精神內核。

香港的另一面,國際大都會的“野趣”

21世紀已經過去快20年,伴隨著鐵路和公路的大面積建設,工業化和城市化逐步蔓延到土地的各個角落,而徒步則被當代人視為一種對自然的迴歸,久坐于格子間的人們主動放棄路權,暫時性遠離日常城市生活中的物質誘惑和干擾注意力的事物,只專注於腳下的路,重新獲取內心的平靜。

縱然近日香港有少數極端分子不斷擾亂和破壞香港的繁榮與穩定,踐踏香港法治,但我相信天空依舊明朗,城市依然會有序運作,明珠不減璀璨,香港的“野趣”也將繼續豐富著港人和外來遊客的休閒時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