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歡喜》啟發我:要想孩子快樂成才,必須關注孩子的心理

《小歡喜》這部劇,很多家長愛看,因為很多時候他們感同身受。

該劇講述三戶人家的子女備戰高考,因著傳統的“一考定終身”的思想,三戶的家長在一種焦灼的狀態中督促孩子學習,巨大的壓力中引發一系列問題,家長和孩子在愛和不斷的溝通理解中共同成長的故事。

其中有一段,有一個叫丁一的孩子,雖然考上了大學,卻患了抑鬱症,最後跳樓自殺。丁一的家長不愛孩子嗎?愛,當然愛,但是依舊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那就是將他們的意識強加在孩子的身上,不能尊重孩子的喜好與選擇,剝奪了孩子自由生活的意志。孩子為了家長一直在壓抑自己,不快樂地活著,直到壓抑到一定程度,就變成了抑鬱症,身體心理都難以負荷,也沒等到有人理解去救贖,這才造成了丁一的最終悲劇收場,而家長也悔之晚矣。

而劇中的喬英子也是如此,有個控制慾極強的媽媽。作為媽媽的宋倩對喬英子付出最多,喬英子也知道媽媽的愛,她也同樣深愛著自己的媽媽。可媽媽的控制慾和不理解不尊重依舊將她逼迫得中度抑鬱,差點跳海自殺。

要想孩子成才並收穫快樂的人生,不僅要關心孩子的身體健康,學習成績,孩子的心理健康一樣至關重要。

中國式家庭教育最容易忽視的大概就是孩子的心理健康這一塊。

如何關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呢?

第一,應當管理好自己的情緒,不要用大吼大叫和體罰來剝奪孩子講真話的權利和改正自己的機會。

記得上小學的時候,那時我的母親和繼父經營著一家小飯店,生意紅紅火火。

有一次,母親竟絲毫不顧及我的臉面和感受,氣頭上的她像根被點燃的炮仗,面目猙獰,在人來人往的飯店裡,抽出她的涼拖鞋,毫不猶豫就往我的屁股上狠狠地一頓抽打,清晰可聽見啪啪作響的聲音。

可那時我的感受,疼痛反而是其次的,最強烈的還是一瞬間,被羞辱的恨不得找個地縫鑽進去的感受,因為我的同班同學就站在現場看著這尷尬的一幕手足無措。

我媽還變本加厲命令我跪在門旁邊,故意讓來往的人瞧著我狼狽的樣子。她還色厲內荏地衝我嚷嚷,不認錯不許起來!

羞恥、憤怒、悲傷、痛苦甚至是恨,一系列的情緒,化作眼淚交織在我眼裡肆虐地流淌。我媽還不斷刺激我,讓我連沉默是金都做不到。我不願說話,她就推搡我,作勢要打我嘴巴子的樣子,終是激得我自暴自棄式反抗狂吼:“你打啊,打啊,有種就打死我!”

飯店裡,眾多大人苦口婆心相勸,勸我媽的勸我的都有。最後,當然是我受不了膝蓋的疼痛先認了錯,此處一張嘴雖承認了錯誤,但一顆心卻是嗤之以鼻的態度,根本就不認為是自己錯了,只是識時務者為俊傑,暫時屈服於母親的淫威罷了。

這段記憶告訴我,小孩子也需要尊重,小孩子也要面子。體罰或口頭暴力威脅,只能鎮壓孩子,並不能叫孩子心悅誠服。

第二,耐心些,對孩子進行情感引導,共情交流,只有孩子願意聽你說話,溝通才算有效。

我的孩子剛上幼兒園。雖然我已經比較成功控制自己的情緒,不管是工作上遇到不開心,還是寶寶自身調皮搗蛋不省心,我都不輕易和寶寶發火了,但是和寶寶的溝通一度還是有問題的。比如很多時候,我和寶寶講話,她都不理睬我。

按照以前,早就發飆了,強制性武力命令她看著我講話。而當我看完《父母的語言》、《好媽媽不吼不叫》和《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這三本講述育兒智慧的書籍,我獲益良多,並開始嘗試裡面的做法。

比如《父母的語言》裡可以優化大腦發育的親子溝通——3T原則

3T原則即共情關注,充分交流,輪流談話。3T原則對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養都具有相當的引領作用。

自從和孩子共情,努力從孩子角度看世界,我終是順利地和寶寶說上話了,也和寶寶更加親暱了。

比如某次早上,寶寶不吃早飯,準備上學,反而優哉遊哉玩玩具。

按照她奶奶的做法,可能就是端著碗一口口哄著喂到她嘴裡。而我真的不想等到孩子很大了,還追著孩子屁股後面餵飯,所以我都主張讓她獨立完成進食。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中,專家說他的課程核心和情感引導的基礎都是同情。同情就是感受孩子的感受,情感引導就是讓家長把自己放在孩子的位置上感同身受,然後再做出恰當的反應。

所以我對寶寶說:“媽媽知道,你很喜歡玩這些玩具是嗎?”

“對的。”寶寶點點頭。

能和寶寶搭上話是成功的第一步。然而之後的過程並不那麼順利,寶寶玩過家家的房子倒了,寶寶急躁地大哭。

我連忙給她正好,還示範怎麼都不倒。寶寶崇拜地望著我,還指出房子裡檯燈倒了,我也連忙放正了。然後又溝通,玩具很好玩,可是該吃早飯了,吃完早飯該上學了。這些又說不通。寶寶還是要玩。

我再接再厲:“現在天冷了,早飯很容易涼的。要是涼的吃到肚子裡,就會生病,就要打針掛水吃苦藥藥,寶寶也不想吧。而且媽媽對你說過,關於你的身體健康,媽媽是不會妥協的。”

寶寶有些動容了,但竟然對我回了一句,“媽媽,你不要說了。”

我立刻抓住她此刻的感受問:“你是不是不喜歡媽媽嘮叨啊?”

“是的。”寶寶非常乾脆,但是依舊沒有挪向餐桌。

我這做媽媽的天馬行空地對寶寶說:“你的祖先孫悟空再厲害都得被唐僧管著呢,媽媽現在就是唐僧,寶寶不吃早餐,媽媽要念緊箍咒了。”

話音未落,寶寶屁顛屁顛地跑向了餐桌,自己用餐,大口大口吃,吃的我們大人看得都一臉欣慰和享受。

第三,孩子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大大小小千奇百怪的,心理問題又是比較新的一個領域,家長也會存在盲區,這時就需要不斷地去學習,找尋答案。而學習型大腦,成長性思維也能讓孩子受益終身。

這個信息化的時代,隨著年輕一代越來越信奉科學教養,中國式家庭教育裡糟粕的部分終是要被剔除的。

在此,也呼籲大家,重視孩子的快樂成才,除了關注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學習成績,心裡健康和素質也是不容忽視的。

《小歡喜》啟發我:要想孩子快樂成才,必須關注孩子的心理

《小歡喜》啟發我:要想孩子快樂成才,必須關注孩子的心理

《小歡喜》啟發我:要想孩子快樂成才,必須關注孩子的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