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工後,營業額下降,試試這個“薪酬包”激勵機制

當下企業陸續復工,市場觀望情緒強烈,餐飲、住宿、美容美髮、教育等行業還需一定的時間才能恢復到正常狀態。

手撕員工信的老鄉雞董事長束從軒說,目前其營業額是正常時期的三分之一。

不少老闆的困惑是:員工不上班,公司可以暫不發工資,員工也能理解,如員工上班,企業不發工資就說不過去。

而現實是,企業恢復營業之初,營業額不高,員工上班全額髮工資,公司可能虧損更嚴重,如何進行平衡,再者公司如何決定上班人選,主動權如何把握?

復工後,營業額下降,試試這個“薪酬包”激勵機制

1、權力下放

這涉及復工企業如何衡量人員規模與產出的關係,既要開門營業,還要調動員工的積極性,同時又要防止人浮於事,老闆如何將權力下放,讓員工努力為目標而工作。減少監督,增加工作的主動性。

企業要徹底算清楚公司人員投入與人員產出的比例讓員工關注企業的營業額和利潤,並能採取有效措施控制人力成本,合理安排上班人員規模,有效進行薪酬發放,有序復工,科學激勵。

企業按照正常時期用利潤來激勵員工不太現實,因有的企業(店面)營業額不高,扣除房租,企業沒有利潤或利潤微乎其微,用利潤激勵員工,因員工看不到希望,激勵作用不大。

公司單純用營業額激勵,權力下放後,可能會出現員工採取促銷方式,儘管公司營業額提升,但企業成本過大,賠本賺吆喝。

我們推薦,在權力下放後,可以採取動態薪酬包的激勵方式。

復工後,營業額下降,試試這個“薪酬包”激勵機制

2、動態薪酬包激勵

非常時期企業可以採取動態薪酬包的激勵方式,將企業用人權下放,讓小團隊形成自激勵、自約束、自運行的靈活用工激勵模式。

我們以一家餐企的餐館為例,正常情況下,該餐館一個月的營業額是 30 萬元左右,人員成本佔到營業額 22%,在編人數 15 人,每月員工工資、獎金為 7 萬元左右,人員平均工資為 4400 元左右。

復工後,營業額下降,試試這個“薪酬包”激勵機制

►具體方法如下:

本著有利於員工的原則,給員工發放的薪酬包占店面營業額的 25% ,比正常的比例高 3%,目的加大對員工的激勵,激發員工工作熱情。

薪酬包分為基本工資和彈性獎勵,其中基本工資佔 15%,彈性獎勵佔 10%,店面用人數量和用人安排由店長根據店面的營業狀況自主決定。

恢復營業的第一個月,因營業額可能達不到正常營業的三分之一,故上班人數原則不超過店面原正常人數三分之一,同時還要控制好利潤率、保證服務質量。

利潤率與獎金掛鉤,店面利潤率每少一個點,薪酬包少獎勵 1%。

獎金部分的發放比例:店長 40%、廚師長 30%。剩餘的獎金,員工按照A級、B級、C級發放,其中A級員工佔獎金包的15%,B級佔獎金包的10%,C級員工佔獎金包的5%。

店面人員根據各自的比重,結合店面總獎金包的數量確定各自的獎勵數量。

復工後,營業額下降,試試這個“薪酬包”激勵機制

3、利潤核算

假設五名員工上班,五名員工的正常工資是2萬元,當店面營業額小於8萬元時,員工按照原工資的80%發放。目的讓員工承擔部分經營的壓力,非常時期,員工會主動積極想辦法,員工和企業相互體諒。

當店面營業額大於等於 8 萬元時,工資全額髮放,店面營業額的 25% 作為薪酬表,扣除員工已經發放的工資,剩餘為員工獎勵部分。

上班人員採取自願報名原則,優先選擇上一年度上班積極主動的優秀員工,其次選擇家庭困難,沒有其他收入來源的員工。

公司店長、廚師長制定靈活的用人策略,在總收入不變的情況下,提高人效,達到三個人幹五個人的活,發四個人工資的結果。

員工的工資可以按天發放,幹一天活拿一天工資,即時激勵,讓員工每天都有進賬。

待市場全面恢復正常後,公司可實施新的激勵方案。

復工後,營業額下降,試試這個“薪酬包”激勵機制

店面開張,少虧即是賺,企業算大賬不算小賬,不和員工斤斤計較,不能虧待員工。保住優秀員工就是保住企業東山再起的資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