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這個原則適合企業的經營嗎?

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面,這是對抗風險的一個經典觀念,對於投資也許合適,但是這適合企業的經營嗎?

不要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這個原則適合企業的經營嗎?

還有一個小板凳的說法來比喻企業的經營,三條腿代表公司經營的三項業務,四條腿代表公司經營的四項業務,顯然是四條腿的板凳比三條腿的板凳更穩固,那就更別提兩條腿和一條腿的了。問題是,用這個來比喻企業的經營恰當嗎?

很多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就開始併購一些項目或企業,讓企業的經營多元化,希望得到1+1>2的效果。那麼實際情況如何呢?我們可以從我們前輩那裡看到答案。在美國,一些知名的大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後,便開始收購其他業務或企業來實現多元化發展,結果不僅沒有實現1+1>2的業績,還在六年後把當初收購的業務虧本賣給了別人。這些企業大部分都是經歷六年的多元化後退出了收購的業務,被稱之為六年之癢,通過六年時間證明了多元化之路的失敗。

也許會有人提出個別企業通過多元化取得了成功,對於這個問題怎麼看呢?

這就像買彩票一樣。其實,買彩票是一種失敗的做法,因為多數人買彩票都以賠錢收場。即使是失敗的做法,還是有人會中獎成為贏家。只是,這樣的成功是偶然還是必然呢?是否每次都能成功呢?這個成功的路徑是否可持續呢?過去的成功不能保證未來也能成功,短暫的成功不能保證長期的成功,尤其當你採取失敗做法的時候。從美國那些大企業發展歷程來看,多元化發展必然是不可取的失敗做法。

你以為只有大企業才會多元化發展嗎?

多元化並非大公司專利,小公司也經常成為這種思維

方式的犧牲品。很多小公司取得一項成功後,就信心爆棚開始嘗試其他方向的業務,感覺能抓住很多機會取得成功。事實上,其他業務不僅分散了企業的精力和資源,最後還是以失敗告終,甚至影響到之前取得成功的業務。

往往取得成功的是那些聚焦程度最高的企業,而失敗的多是聚焦程度比較低的企業。因此,營銷聚焦應該成為企業決策層的指導原則。但是,既然聚焦這麼重要,那為什麼很多企業都不重視呢?有句話說的好,“最難得一見的東西有時就近在眼前”,越是眼前的東西越容易被人所忽視。

從目前的現狀來看,很多企業都走在跟聚焦漸行漸遠的路上。如何讓企業保持聚焦,這將是我為之奮鬥的目標。

我是斧鉞

每天在這跟大家聊點營銷那些事兒,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

如果你有不同的想法,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