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戰時期,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如何發電

抗戰的時候,日本軍隊建立“碉堡”,用於軍事防禦。其實,那不叫碉堡,叫做炮樓。是由轉頭、混凝土和木料建成的,主要用於防彈,開射擊孔還能進行攻擊。這樣的炮樓在當時的抗日戰爭很有優勢,因為我軍沒有炮,所以很有作用。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如何發電

那個時候,日本沒有人力來建設炮樓,就拉我們的老百姓去建設,手段狠毒。但是問題在於,炮樓建成了,抗戰時期,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怎麼發電?日本老兵含淚道出真相。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如何發電

當時,日本的電源很少。1937年,爆發戰爭,當時我們東三省等地的電力並不充足,很多地方都沒用的上電。

另外,我軍經常對日本軍隊的電路線進行破壞,所以他們很難從城市引導電力到炮樓。到了晚上,日軍自用的都是煤油燈。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如何發電

還有一方面,1937年,淞滬會戰後,上海淪陷。浦東電氣股份有限公司創始人童世亨不願意和日軍同流合汙,因此不給他們供電,選擇停止了在城市的送電。

1938年9月,日軍想搶走電機組,遭到了強烈反抗,武穴光明電燈公司經歷陳雲山以及另外的三名技術人員為了阻止日軍行為而犧牲。

日軍的供電被我國的電力工作人員阻攔了。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如何發電

因此,他們用這樣的方式來得到電力。靠近城市的炮樓,日軍就自己接電。遠離城市的炮樓,日軍自帶發電機。

由於發電機需要燃油,但是戰事吃緊,他們的資源已經十分不足,到了後來,很多炮樓都沒有辦法通過發電機發電了。從那以後,日軍就要靠蠟燭和煤油燈來點亮炮樓內部。

抗戰時期,日本炮樓上的探照燈如何發電

到了後面,日軍連建設炮樓的材料都沒了,直接用磚木來建炮樓。沒了水泥加固炮樓,沒了電力,我軍擊潰日軍炮樓更加容易了。

日本老兵說,炮樓是豆腐渣工程,別說都能用手指在牆壁上戳出洞。在供電上,連探照燈都沒有,只不過是用蠟燭照明而已。

1945年,日本投降,被趕出中國大地。日軍留下的炮樓,依然留在這裡,卻再也不會有他們的足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