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中國成為繼美、德、日之後第4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她留學5載,歸國後毅然投身彩色膠捲研究,並放棄出國進修機會,擔起國家級項目的攻關使命;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讓我國感光材料製造技術第一次走出國門,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德國、日本之後第四個能自行研製、生產彩色膠捲的國家。她是我國著名的感光材料專家、首批中國工程院院士、

天津大學教授鄒競

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中國成為繼美、德、日之後第4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鄒競,中國工程院院士、感光材料專家,天津大學化工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樂凱膠片集團公司教授級高級工程師、樂凱研究院首席專家。曾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二等獎各一項,化工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二項,獲1996年度何梁何利基金科學與技術進步獎。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稱號,全國化工"有重大貢獻的優秀專家"稱號,並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

無悔的選擇

1936年2月,鄒競出生於上海,祖籍浙江平湖。1954年,鄒競高中畢業,參加全國統一高考時,她在高考志願表上全部填寫了化學和化工院系。高考揭榜,她被錄取為留蘇預備生。1955年夏天,鄒競赴蘇聯列寧格勒電影工程學院。

在蘇聯時,鄒競攻讀的是在當時國內尚屬空白的電影膠片製造及洗印加工專業。五年後,她以優異的成績畢業歸國,獲工藝工程師。而當她獲悉中國正在河北保定建設一座電影膠片廠時,毅然決定到保定工作。

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中國成為繼美、德、日之後第4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無止的攀登

當時工廠正面臨蘇聯撤走專家,停止供應關鍵設備,以及三年自然災害給職工生活帶來種種困難的考驗。鄒競進廠後被分配到剛組建的特種感光材料研究室從事軍工膠片的研究,她接受的第一項任務就是負責特種紅外軍工膠片的研製。急國防軍工之所急,在一無資料,二無設備的狀況下,那年,年僅24歲的鄒競帶著兩個18歲的青工開始了高、精、尖特種紅外膠片的研製。

當時的科研條件特別簡陋,工作也格外艱苦,冬天像冰窖,夏天就似蒸籠。就是在如此惡劣的條件下,鄒競帶領她的科研團隊迎難而上,在1965年之前成功研製出了紅外膠片,接著她相繼開發成功供公安偵察用的BHH-1型750紅外航空膠片和軍用BQHH-1型全色紅外航空膠片,憑自己的力量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填補了國內空白。1965年,鄒競通過化工部組織的部級鑑定,並獲國家科委科研成果登記,而當時,她僅29歲。

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中國成為繼美、德、日之後第4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無私的奉獻

1978年,改革開放的春風吹遍華夏大地,科學的春天來到。這一年,國家科委通過化工部向廠裡下達了"六五"國家科技攻關項目:"高溫快速加工彩色電影負片和民用彩色膠捲研製"任務。當時,出國進修的機會也擺在鄒競面前,最後她還是決定放棄這個機會,留下來和同事們一起擔起"六五"項目的攻關使命。

當時,中國市場作為國外膠片廠商角逐的沙場,每年僅進口彩卷國家就要花掉1億美元的外匯。"像我們這樣一個擁有十幾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絕不能長期依賴進口彩卷。我一直堅信,中國人既然能自力更生研製出原子彈、氫彈,也一定能依靠自己的力量,研製生產出能與世界名牌相媲美的彩色膠捲。"鄒競對此信心十足。

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中國成為繼美、德、日之後第4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她花了7年時間研製成我國新一代高溫快速加工5212型彩色電影負片。

其中,5212型彩色電影負片於1986年獲化工部科技進步二等獎,並向原民主德國沃爾芬膠片廠進行全套技術轉讓,換回了民主德國高密度計算機磁帶的成套技術,這是中國感光材料製造技術第一次走出國門。此後,鄒競和同事們翻閱上千本書籍,百餘篇文獻,經過無數次試驗,在1986年研製出樂凱(100)日光型彩色膠捲(Ⅱ),實現了國產彩卷零的突破,1988年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

無限的突破

鄒競的研製步伐並沒有停止,從1986年第一代樂凱Ⅱ型彩卷問世,到1993年第三代樂凱GBR100彩卷投產,鄒競和她的科研團隊以平均三年更新一代的速度,接連開發了三代樂凱彩卷,從而使中國成為繼美國、德國、日本之後第四個能自行研製、生產彩色膠捲的國家。

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中國成為繼美、德、日之後第4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1990年,在萬眾矚目的第11屆北京亞運會上,《人民日報》、《科技日報》、《體育之聲報》的記者首次將第二代樂凱彩卷用於新聞採訪攝影並獲得成功,也是國內新聞界首次用國產彩卷拍攝大型國際體育比賽活動。1994年鄒競當之無愧地成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更讓鄒競自豪的是,由美國、墨西哥、瑞典、俄羅斯、加拿大、英國等七國的十位世界級攝影大師組成的一個全部使用樂凱膠捲拍攝的作品展,在中國乃至世界引起轟動。

進入21世紀,鄒競與她的科研團隊又成功研發出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太陽能電池組件背膜和透明導電膜,並已投入產業化生產。2010年,年近古稀的鄒競在其人生道路上又做出了一次選擇,她應天津大學之邀,擔任天津大學化學工藝學科博士生導師,開展納米銀方面的科研和人才培養工作。鄒競表示,在今後的歲月裡,她將把自己的主要精力放在對博士研究生的培養與傳承上。

她打破國外技術封鎖,使中國成為繼美、德、日之後第4個擁有這項技術的國家

這位在"彩色王國"不斷求索的可親可敬的老人,抱著單純的熱忱,將畢生事業獻給了祖國,縱使風霜雨雪,也從未放棄。

獲取更多精彩內容,歡迎關注"天津大學招生辦"頭條號!

(本文部分圖文素材來自天津大學官網、網絡綜合整理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