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河故事」展翅金雕鐵掌——李源

作者:王行厚

在清河縣最東端,依大運河漕運而興起的油坊鎮,多年來涵載著蘊厚的運河文化信息,淳樸的油坊運河兒女,以遠闊的包容胸懷,接納著天南地北的商客。如今政府大力挖掘運河文化,規劃大運河文化長廊,已修建“油坊古鎮”牌坊,大運河文化旅遊景觀帶等,再顯油坊古鎮雄姿。清朝時期,武林高手鐵掌李源就誕生於此。


「運河故事」展翅金雕鐵掌——李源


李家老店

沿老大橋北行鹽店下大堤,在油坊村東街十字口東北角處有一舊址,是清朝康熙年間油坊街頗有名氣的客棧,當年雍親王胤禎與八卦掌創始人董海川南巡暗訪就居住此店。其店門樓高大氣派,黑漆大門,兩側門燈高掛,兩扇大門有金字對聯,上首是“孟嘗君子店”,下首“千里客來投”,門口中懸掛黑底金字大匾“李家老店”耀眼醒目,並有杆旗立於房頂,上垂首“英雄把式店”迎風招展,其店主就是威震運河兩岸,名揚天下的三十三俠之一,江湖美稱“展翅金雕鐵掌”——李源。


“自古聖賢多為武”,古鎮油坊因運河而興,運河兩岸習武者也隨商業繁昌應“運”而生,受南北貨船押鏢的影響,運河兩岸湧現出一批習武之人,代表性人物有夕陽掌太平拳邢大禮、王峰,王炳寅、邱東營等。鐵掌李源也是其中之一,他中等身材,濃眉闊眼,鼻正嘴方,性格豪爽,行俠仗義,使一手鹿筋藤蛇“三十六手白猿棒”,祖居油坊鎮,自幼酷愛武術,起初沒有拜正式的門派老師,因結交南來北往的船商押鏢朋友比較多,也學了不少的功夫,但未遇名師,都是鄉間笨藝,以經營旅店為生,在店鋪院內搭有天棚,這就是鐵掌李源四季風雨無阻習武的場所。

李源敗陣於老客

一天,店內來了一撥山西客商住店,為首的是一位十八九歲的紈絝弟子,看見李源正在練武,張口就喊道:“快看啦,掌櫃的練得給狗刨狗打架似的,就是聽不見狗汪汪。”李源聽後心裡很不悅,“哎,老客,您這是什麼話?人敬人,鳥抬林,年輕輕的,不要嘴損嘛”。小夥子答道:“不是我嘴損,你號稱把式店,練不好得把小命搭上”。李源說:“老客的把式一定很不錯啦?”“不敢說好,揍你還是綽綽有餘”李源聽後氣衝腦門,心想:這不是來挑釁練手的嗎?一抱拳“老客貴姓?”“老西貴姓於”李源一聽,這位真不客氣,便問:“府上什麼地方?”“我府上山西太原府太谷縣正南於家莊。”“於老客你看我練得不好,你練得都是捱揍的功夫啊?你也能揍我?”於老客嘲笑著說:“揍你有富餘,一隻手就能打出你的乾飯來。”李源搖搖頭“我可有點不信”“不信不要緊,可以試試”,於老客接著說:“你可以練趟拳,我老人家看看夠不夠揍你的資格,要是夠,老西我就揍你,如果不夠,過兩年老西我再來揍你。”李源聽了更是生氣,點頭說“好吧好吧。”說話間,練了一趟長拳,“啪啪啪”打完以後收住架勢,氣不湧出、面不改色,李源自己心中暗暗得意,心想:這次你個老西還會說什麼?喊道:“於老客你看看夠捱揍的資格嗎?”於老客聽後哈哈大笑“剛剛夠格,你要是真想捱揍啊,那可是閻王面前掛號,判官簿上除名。”李源答道:“沒關係,我跟你學兩招,請!”於老客說:“不成不成,咱倆得立個生死字據,不然你得說我年輕欺負你,我是外地人,強龍難壓地頭蛇。”說罷,寫了字據:“立字據人,李源,祖居本地油坊鎮,開設李家老店,自願與山西於老客比武,難免失手,死傷勿論,絕不準訛人誣賴,空口無憑,立字為據,年、月、日”。兩人按上了手印。來到了天棚下,李源左手晃門面,上右步,右手掌掛風聲,直奔於老客胸前。於老客別看年輕,實際受過高人傳授,他用了一招,叫“崩拳”。用左手反腕一壓,右手拳快如風,正好打向李源的前胸,“嘭”的一聲就打中了。李源就覺得天旋地轉,五臟六腑一翻個兒,“噗”一口鮮血噴出去老遠,“撲通”一聲栽倒在地。夥計們紛紛跑過來把李源扶起喊道“掌櫃的,咱們到衙門告他去。”於老客哈哈大笑“我不怕,我有生死字據。”常說:拳怕少壯,何況還有字據,李源自認說:“罷了、罷了,我無大礙,招呼夥計們,睡覺吧,一夜休息無事”。

李源二次學藝

術無先後,達者為師。李源雖然比武敗北,但鑑於於老客是年輕人,礙於面子,也不好意思再追究什麼。也算吃了個啞巴虧,誰讓自己武功稀鬆平常了呢?原來這位山西年輕人名叫於秀,由於長得俊俏,人送外號“小蓮花”。家住山西太原府太谷縣南於家莊,父母早亡,自幼跟隨伯父習武,伯父乃武林當代大俠於成,姓於字洞海,江湖人稱“西方俠長臂崑崙飄髯叟”,自幼受異人傳授,十八趟通臂拳,二十四式形拳。在當地,是一跺腳四角晃的有名的大財主。李源是個有心人,輸拳受羞,心中不服,更激發起了練武深造的決心,得尋找個整個八經的門派,於是把油坊把式店的生意安排給夥計和妻子,自己收拾一番,直奔山西太谷縣於家莊,喬裝打扮,來到於府,幹起了長工,憑藉自己的身手和幹活不惜力的身體,時間不長就與於府於洞海老爺子熟交。

一天深夜,兩人把酒問盞,醉意朦朧,暢談期間李源便把在清河縣油坊鎮與其侄於秀比武之事說了出來,於老爺子聽後說道:“孩子,叫你受委屈了,子不教父之過,老夫錯也,你如喜歡習武,我可收你做個入室弟子,只要肯下苦功,一定在江湖武林圈內有立足之地”,李源趕緊行禮敬拜,不日,舉行了正式拜師儀式,學藝八年,口傳心授,學會了三十六路白猿掌,三十六路白猿棍,行意拳,一粒混元大氣,內含鐵砂掌絕功。功夫上乘後,李源含淚叩別於成老師,老師諄諄教導說:“侄兒於秀的為人我知道,你回去後依然可以開店,於秀押鏢做生意還會去油坊住你的店,他還會找你比武,你可酌情替我教訓他,但不能使我於家絕後。”說罷,師徒灑淚惜別。

時間不久,於秀保鏢去山東又路過油坊鎮,住在了李家把式店,兩人寒暄幾句,於秀又要切磋比試,李源也不多說:“請吧!”,於秀又調侃說:“等一等,李掌櫃,你還沒立字據呢。”李源一想,還沒忘當年的事哪,“好吧。”倆人又立了字據,互相簽字畫押、按了手印,於秀年輕氣盛,左手晃著門面,右手掛著風聲,對著李源的面部衝了上來,李源胸有成竹,不緊不慢,氣沉丹田,稍微往左一滑步、一閃身,右手穿掌,來了個“繡女穿梭”,順著於秀的右臂外,往前直插,隨著右手一擄,左手照著於秀的前胸“啪”,這一掌打的於秀“噔噔噔”倒退四五步遠,“撲通”就躺在了地下,“哇”的一聲口吐鮮血。李源的夥計們趕緊把他扶了起來,在天棚裡遛了好幾圈,於秀好半天才喘過氣來,可面色蒼白,說話有氣無力:“好哇李掌櫃,在你這住店,把我打的吐了血,還是用俺家的掌法打得我,你這是怎麼回事,明天我要到衙門告你去。”李源把他扶進屋,讓他吃了治內傷的獨門藥,笑著說:“師弟,休要怪我,我這是替我師傅教育你,這是於老爺子讓我打得你。”於秀還不服氣:“誰是你師弟,少套近乎。”李源這才把赴於家莊二次學藝的經過說了個清清楚楚。說罷,安排夥計讓於秀在店內休療養傷,自己替於秀去山東押了一趟鏢,回頭又買了禮物,送於秀回山西老家見過師傅於洞海。

返回清河油坊鎮後,李源因武結識了董海川,二人義結兄弟,跟隨胤禛王爺過山東、下江南、打擂臺、追真兇、尋國寶,暗訪民情,為國分憂,尤其是在杭州擂臺連勝六陣,名揚四海。在龍虎觀大戰“大力神佛”通天,以鐵砂掌對鐵砂掌,大戰150個回合,不分勝負。後中計被殺。闖蕩江湖多年,結交了不少的俠義賓朋,江湖人士為懷念老英雄,送李源一賀號“展翅金雕鐵掌李”。據傳,李源護胤禛有功,雍正登基後欽批“李家老店”為“英雄把式店”。

隨著時間推移,社會經濟發展和運輸方式改變,運河滾滾流水景象已一去不復返,四方豪傑紛紛離去,昔日的鐵掌李,已沒有後人提及,但他的俠客精神,永遠留在了人們的記憶長河中。每當我漫步在新修的柏油大堤之上,遙想幾近遺忘的一代英豪,他那匡扶正義、勇於擔當的俠士精神,永遠激勵著油坊一代又一代運河兒女,“敢創偉業,事爭一流”,緊跟時代步伐,共創美好明天。

鐵掌李源是杜撰?生活中有無其人?據油坊村李氏老人介紹,李家祖上確有此人,李源父輩李祥,兒子金獅子頭李勇、銀獅子頭李寬都是武林高手,但這支脈所傳無人。由於缺乏詳盡的碟譜記載和史研資料,李源的故事還有待進一步挖掘考證。

有詩為證:

揮掌碎石人皆驚,

鐵掌李源揚大名,

日後威震運河岸,

全仗渾身硬氣功。

講述人:新街村,王成厚(72歲)

參考資料:《雍正劍俠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