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與心智

我們身處不一樣的生活環境,接觸著形形色色的人,遇到過各種各樣的事,''問題''總是在它們三個相互磨合的時候出現的,而對於如何解決問題,我們總是痛苦,對於李笑來的這本《把時間當做朋友》,他告訴我們:運用心智,獲得解放。

時間與心智

“承認了罷,你對時間的流逝無能為力!”類似有關時間問題的原因,很多都歸咎於我們不會管理時間,很多時候只能眼巴巴的瞅著時間在你眼前流逝,沒有人可以做到讓時間慢一點流逝也沒有人可以做到讓時間快一點溜走。時間的進度無人能改,但是那句話也不是你解決問題的態度,當正視到了這個事實你需要做到的是進一步的挖掘,挖掘生路,挖掘希望,李笑來曾經教他的同學寫作的時候教育道:''要先想清楚,才能寫清楚'',是啊,因為想到了時間的流逝我們無能為力,所以要好好的學會管理時間去解決我們生活中所需要的問題,

時間與心智

也許是誤解,也許是愚鈍,我竟然沒有意識到''管理''的焦點根本就不是時間,應該是我自己!

蘇軾有一首詩寫道: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我們有時候解決問題總是想尋找捷徑,而往往你選擇的適合你的捷徑,也是在起點和終點之間繞了許多的彎路,你也必須承認有時候彎路是你的必要選擇!李笑來在他的書裡也說到,他看吧,其實李笑來在解決問題的時候,也必要的選擇了一條恰為合適的小路。

每個人所擁有的心智的力量各不相同,而心智力量的差異會給每個人的一生帶來無法估計的價值差異。他還解釋道:一個人在生活的方方面面所遇到的問題,實際上都是相互關聯,相互影響的。實踐證明,幾乎所有的生活中的尷尬,不管是生活上的,還是工作學習上的,不管是物質上的,還是精神上的,大抵上都是心智力量的差異造成的——當然,也往往確實能夠通過心智的開啟和發展獲得解決方案。並且,所有這些差異,全都與時間有關。

李笑來在教育他的學生們的時候,經常告誡他們,一昧的詢問沒有什麼用處,你需要腳踏實地的去實踐動手。但總會有學生去問他的方法是否可行,他們不確定,他們不想懂,急迫尋求兩點一線的距離的他們在尋求正確方向過程中,時間都流逝掉了。然而一些出色的學生從不會問這些,就算是弄錯了方向,他們也覺得他們繞過的許多彎路具有意義。心智力量的不同也決定了他們日後不同的人生

何為心智?在強大的度娘裡,這麼解釋道:心智是人之心念思維中,由情感集結而形成的一種虛幻的機器。或稱之為:智能播放器。人之情結信息在自己心智引擎的驅動下,就可以進行感覺、聯想、推理、歸納、回憶與想象等等的思維活動。這樣的所謂“播放器”,使得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拉開的如此之大!

但無論如何,牢牢記住“我們的認知不僅可能也確實往往背離現實”這個事實本身,已經足已保證我們不斷進步了——我們因瞭解這個事實而已經擁有了良好的自省機制。

我經常的會覺得自己很是固執,有一次我和我的好朋友說了這個缺點以後,他說你不算固執,你在爭辯真理是非面前,那是主見!所以有時候在提升心智方面要審視自己,我們應該去明白自己是誰,我們自己有給自己標籤,有親朋好友給的標籤,還有一些社會人士給你貼的標籤,有自己知道的自己,也有自己不明白的自己,我們需要了解自身的真相,自己心裡要有的數。

如果,我們不去控制我們自己的大腦,甚至根本就沒有意識到我們可以控制我們的大腦,我們就只能被我們的大腦所控制。

我曾經無數次在學習的時候,時不時地會玩手機,然後在看到的新聞裡擺弄裡面教的東西,不知不覺你開始研究上那個東西了,你為他買材料,可能期間朋友的電話,侃侃而談一個小時,最終躺在床上睡了個大覺。最後才反應過來你只動了幾個數字而已。你可能永遠不知道你的身體裡,你還有個“朋友”,時好時壞,很多荒謬的東西不一定是你想幹的,而是“它”操縱了你的身體,這就是你的大腦,你有時候控制不住它,因為它有時候想幹的是你心裡很樂意的事情,但是你需要真正的控制它。

作為一個可以運用自己心智的人,瞭解了我們大腦所擁有的這種遺忘痛苦的機制之後,就可以解決另外一個因為反覆出現而無法遺忘的痛苦。

你的情緒有時候也絕大部分影響了你知識的獲取,做事的效率,未來的成功。很多時候痛苦帶給我們的影響,往往沒有高興,冷靜等其他情緒佔有的比例高,但痛苦給予我們的損傷不容小視,我們有時候記不住痛苦,是因為身體的一種保護功能---遺忘痛苦,我們面對問題時,痛苦充斥了我們的頭腦,你可以把它形容為迷惑,膽怯,,,等,但你是否嚐嚐痛苦於:“怎麼道理全明白,但怎麼就是不行呢?”放心吧,雖然心智力量不夠,也不用擔心,因為痛苦會漸漸遺忘,如若心智力量強大,你就不會去過多糾結,你會有能力用心智的力量控制自己情緒。提升心智力量,真的需要好好學習,好好審視自己。

控制這種天性正確的方法是,仔細審視一下自己都在哪方面這種天性尤為強烈?再一次拿出紙筆羅列。經過幾天甚至幾個月的長期反覆審視,你會發現那個列表變得越來越長。別怕,相信我,誰都是這樣的——至少99.9%的人是這樣的。然後從列表中挑出一個最重要的(如果你有野心的話,再挑出一個也很重要的),寫在隨時可以看到的地方,不停地提醒自己這方面一定要控制這種天性。

高考備考期間我試著把英語單詞和一些鼓勵自己的話用紙每天早上貼在床頭,我不知道我怎麼堅持下來的,但是最後我高考成功了,我還留有一張照片在網盤存著。我們做事往往不夠耐心,大部分歸咎情商不高,我們不夠成熟,我們在很多人面前很幼稚。我們還不曾知道,在這個享受在先的年代,我們過多的不成熟,促使變得希望自己的慾望馬上滿足。這種大腦所支配的天性,你需要更有耐心,運用紙筆,你要相信它那神奇的力量。

與其浪費時間抱怨不公平,還不如花時間做些真正能 夠改變點什麼的努力。

時間的力量,他為人們提供了一個解決問題的捷徑,那就是心智。但心智的成長很需要我們去和“時間”這個朋友靠近乎!李笑來在《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裡講述瞭如何與時間做朋友,他講述了兩種方法---事件記錄日記/事件-時間記錄日記,這兩種方法都是非常不錯的精確感應時間的方法,例如事件記錄日記:

2019年2月9日,長春市 

1. 鄰居家登門拜訪

2.寫一篇,,,,,文章

而事件-時間記錄日記:

2019年2月9日,長春市

1.鄰居家登門拜訪 90分鐘

2.寫一篇,,,,,文章 300分鐘

既然“管理時間”是不可能的,那麼解決方法就只能是,想盡一切辦法真正瞭解自己,真正瞭解時間、精確地感知時間;而後再想盡一切辦法使自己以及自己的行為與時間“合拍”,就是我的說法——“與時間做朋友”。李笑來的這種做法對於很多學生來說,真的是很好的管理時間的捷徑。

相信我,很少有人僅憑天生的能力就可以擁有“神奇”的記憶力。別忘了,“遺

忘”是我們的自我保護功能。我們必須掙扎著經常整理已經輸入大腦的信息, 盡

量讓他們有序地排列起來——最基本的方法,就是記筆記。

互聯網產業有很多便利生活的產品,但我們使用的同時,我們放棄了手腳和思考。往往在人們實踐的時候,對於紙筆這種東西,他們認為能用手機代替的,絕對不會賣力氣。如果日誌,還有一些幫助你組織管理的列表等如果不在紙本上用筆記載,你會被你的大腦所控制,你的懶惰會讓你又一次感慨時間的流逝。心智開啟從意識到可以自律開始,而心智發展的過程就是克服懶惰的過程,與懶惰抗爭、停止遺忘、堅持改變的工具,就是紙筆。養成任何一個新的習慣都不容易,所以你如果想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感應時間,提升心智力量,你需要做出很多耐心的工作,計劃出符合實際的方案,刪除那些計劃錯亂的瞎忙活。

一個人心智能力一旦正常開啟,就會發現自己在這個信息唾手可得的世

界裡,只要正常地努力,並且有耐心和時間做朋友,很容易成為至少一個領域的

專家。努 力並不像傳說中的那麼艱苦,只不過是“每天至少專心學習工作六個

小時”;耐心卻遠比大多數人想象得巨大,“要與時間相伴短則至少五年,長則

二十年”

學會與時間靠近乎的同時,而心智這個智能播放器,也需要擴展儲存,儲存“文件”。這所謂的“文件”正是我們所欠缺的知識,無論身在校園還是社會,李笑來講到比“體驗”方式獲得知識的方法更為高級的是“試錯”!跌倒式的教育能夠讓人覺悟的更多更深,孩童學步的過程中,是試錯讓他學會了爬起來。“試錯”、“觀察”、“閱讀”之後,需要“思考”,準確地說,“正確地思考”, 這才是獲取真正意義上的知識的主要手段。期間一定要控制住大腦,而且學會用心智相信一個你覺得值得相信的陌生人,並試著做做他建議的東西。而且你需要學會自學,如果你不知道如何培養,那你就從閱讀文章做起,隨手拿起一篇文章咬文嚼字的培養自己耐心專注的能力,這簡單的一個事,就包涵了閱讀能力,檢索能力,而你需要進階到的是寫作,寫作能力在自學能力中佔據重要的地位,也並非要求你寫文章,紙筆對於任何人來講都是培養心智,管理時間的好工具。

對於學生來說,很多人的通病都是不會學習,李笑來在書裡說到:我常常暗罵現在的本科教育,可是我也知道罵了也沒用,所以,罵的時候只是偶爾才憤怒。不誇張地講,今天的本科教育很大程度上乾脆就是忘了本。本科教育 的最根本在於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理論上講,本科畢業之後,學生應該有能力自學自己需要的任何科目。 可是,今天的本科教育基於種種原因,或明顯的,或隱晦的,或有意的,或無意 的,使大多數畢業生在畢業的時候依然不具備基本的自學能力不說,甚至可能連本專業都沒學好。最要命的是,本科教育不僅沒能讓相當數量的學生學好本專業 的同時,甚至令他們對自己的專業產生了憎恨。這是真實的,也是痛心的,很多人都不會正確對待老師,不敢詢問,總是試錯了再試錯,試錯終究是有好處的,但一根筋也是心智力量弱小的表現,浪費了時間,也解決不了問題。“在我看來,所有的教育失敗的癥結,也是基於同樣的原因。探索未知,尋求真理 的時候,幾乎所有的困難都來自於如何正確地理解“甚至可能與現存經驗相悖” 的知識。”李笑來的這句話也暴露了教育的缺陷。同樣的面對考試來說,我們學會用耐心的一面,敢於面對,不要陷進時間越珍貴我們越緊迫,我們越緊迫 時間越珍貴的死循環裡,腳踏實地的拿出紙筆,只不僅是自學的姿態,也是打開心智的狀態。腳踏實地的感悟時間的流動,穿插進你的努力成長。

如果你做事情的方法,有“提前準備”這麼一點,那你真的可以不斷在“提前準備”中訓練你的心智力量。很多的畫家,他們生下來可不會畫畫,都是一種叫做“積累”的東西在幫助他們成為畫家,他們的靈感叫做“提前積累”,其實說白了就是提前準備,這樣的準備,提升瞭解決問題的效率,讓你覺悟原因的幾率變大,我們的生活的節奏也會因為如此會放慢許多。我生活裡也是因為我有提前準備的習慣獲得了很多益處,我對於這個觀念我是超級的贊同。

我讀《把時間當做朋友》這本書的感悟就是認識到心智力量能管理時間的強大,以前我心裡總會有疑惑,我為什麼會說出那種傷人的話?我為什麼會做那種事?我只知道我有時候控制不住自己,然而我後來知道了,我是控制不住自己的大腦。在感應時間,獲取知識的時候,我被大腦控制,懶惰的放棄了紙筆,這是多麼愚蠢的舉動啊!心智的力量是一個探究問題的一個不錯的“小路”,這個解決問題的載體讓我學會了管理時間,更重要的是開悟了我自己。開啟自己的心智,就等於重生。

李笑來在書的最後一段講到:如若重生,就可以恰當運用心智與時間作朋友,與他一起用耐心打造新的人生,沒有人能夠阻擋你開啟自己的心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