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付出才是真愛

有一位牧師,妻子患了慢性抑鬱症,兩個兒子大學輟學在家,整天無所事事。牧師極盡全力照顧妻兒,幫助他們解決各種問題:收拾房間、打掃衛生,幫兒子買新車、替他們支付保險費,週末陪妻子去聽自己討厭的歌劇等。直到他心力交瘁,去看心理醫生。

牧師說因為他很愛妻兒,不能不管他們,更不願讓他們失望。然而,越俎代庖地去照顧有能力照顧自己的人,只會使對方產生更大的依賴性,這就是對愛的“濫用”。

因此,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愛孩子不是為了滿足自己需要的一味付出,真正的愛是促進孩子的心智成熟。

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付出才是真愛


01 一味地為孩子付出背後的背後,是害怕失去

牧師看似愛妻子愛兒子,為他們做了很多超過自己意願的事,而實際上他是害怕失去自己心目中的理想形象。小時候他的父親經常酗酒,還沾花惹草,不顧家人的感受,這讓他深惡痛絕。他發誓要做和父親不一樣的人,希望自己成為一個好丈夫、好父親。

然而,家人卻因此對他非常依賴,變得脆弱不堪。在治療中,心理醫生了解到,他總是叫妻子“我的小貓咪”,叫兩個成年的兒子“我的小寶貝”。他對家人的愛超過了理性範圍,堅決避免成為父親那樣的人導致他喪失了愛的彈性,走向另一個極端。

在我們身邊,現在“啃老族”已經成了很多人熟知的問題,不少大學畢業的學生宅在家裡。好的工作找不到,不好的工作不肯做,就這樣在家待得越久,越難融入社會。

曾經上過熱搜的上海48歲海歸碩士大衛,本科畢業後奔赴加拿大求學,並順利取得碩士學位。然而,擁有良好的教育背景的大衛,回國後並沒有出去工作,而是白天睡覺,晚上上網打遊戲。他的生活來源是82歲患有尿毒症母親的退休金,母親狀告他不承擔撫養義務,而他仍然過著心安理得的啃老生活。

據日本《朝日新聞》消息,截至2013年,日本有57萬戶“啃老族”家庭,其中,子女年齡在40歲左右的有38萬戶,是子女年齡50歲左右的家庭數的2倍。“啃老族”家庭的數量比1995年增加了3倍。

那些“啃老族”的父母,就像那位牧師一樣盡心盡力照顧孩子的一切,到頭來卻讓孩子失去了自立能力。正如大衛的母親丁阿婆在接受採訪時說:“我樣樣包辦,他樣樣現成,依賴慣了,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

美國傑出的心理醫生M-斯科特-派克說:愛,是為了促進自我和他人心智成熟,而具有的一種自我完善的意願。

丁阿婆的樣樣包辦,背後也是害怕失去,害怕失去自己是個“好媽媽”的角色,盡心盡力地為孩子操勞,生怕孩子的一點差錯都是因為自己的不作為造成的。

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付出才是真愛


02 家長一味地付出剝奪了孩子獨立的能力


從這種意義上來看,牧師和丁阿婆的付出顯然不是愛,他們沒有促進孩子反而是剝奪了孩子的獨立性。

人的尊嚴來源於人格的獨立。 ——瑪麗亞 · 蒙臺梭利


當心理醫生問那位牧師,整天為妻兒操勞不覺得辛苦嗎?牧師說,當然辛苦,可是他愛他們不能不管他們,讓他們失望。牧師沒有意識到,要讓家人獲得健康,就必須讓他們學會自我照顧。

後來,在心理醫生的指導下,牧師不再凡事盡心,不再幫兒子收拾,也不替他們交保險費,而是讓他們自己負責。也不再陪妻子去城裡看歌劇,而是讓她自己開車去。他開始扮演起“壞父親”“壞丈夫”的角色,不再有求必應。妻子和兒子開始時為他的變化非常不滿,但是不久後有了轉變:一個兒子回大學繼續讀書,一個兒子找到了工作,還自己在外租了房子。妻子也感受到了獨立的好處,他們的心靈都獲得了成長。

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付出才是真愛


03讓孩子在不同階段會做他力所能及的事

牧師和丁阿婆不恰當的愛,讓我們看到,讓孩子在每個階段,力所能及地做他能做的事情有多重要。當我們為孩子付出時,需要思考下我們是在促進孩子的心智發展嗎?還是剝奪了孩子成長和獨立的機會?

讓孩子學會做他力所能及的事需要從小抓起。比如吃飯,每次回老家時,總會看到巷子裡大街上追著一歲多孩子餵飯的家長。

有一次我聽到兩位老太太聊天,一個說到孩子不肯吃飯,另一個說:“哎呀,我們家的孫子,我餵飯喂到三年級,現在的孩子真是不好帶呀!”老人滿腔的不滿,卻從未想過自己過度的付出,在剝奪著孩子自己吃飯的能力,反過來抱怨孩子難帶。

關於孩子吃飯的問題,我曾經和我媽深入探討過,茗茗小時候她追著餵過,被我和先生制止了。我媽說她看著孩子沒有吃完她期望的量,她心裡會很不舒服。還說以前帶我侄子時,早上如果小侄子能喝一小碗稀飯,她一天都很開心,如果吃兩口就上幼兒園了,她那一天心裡都不是滋味。我說她把孩子吃飯當成自己的事了,當成任務了。

老人們不願面對自己的不舒服,便拼命往孩子嘴裡塞,不管孩子喜不喜歡,需不需要,餓不餓。或許他們這一輩經歷過饑荒年代,兒時刻骨銘心的痛讓他們無法忍受孩子沒吃飽(她們認為的沒吃飽)。可是,卻不知道那是屬於她們自己的,讓孩子為自己吃飯的事負責,大人需要放手。

其實孩子八九個月時,就開始對碗筷感興趣,喂他們吃飯時他們開始過來搶碗搶勺子,很多家長會躲過孩子的手往嘴裡送飯菜。在孩子想自己吃飯時,大人剝奪了他們的權利。

這時,卻是培養孩子自己吃飯的黃金時期,因為他有了自己動手的意願。這時可以給他一個小碗,一個小勺,在他的碗裡放一點飯菜,讓他自己挖。開始時很難把飯菜送到嘴裡,吃飯主要還是靠大人喂。慢慢地孩子送到嘴裡的時候越來越多,當他吃到自己的飯菜時,感到特別有成就感,積極肯定他,他就會做得更好。

茗茗和小寶都是這樣過來的,一歲多基本可以自己吃飯了,有時會自己吃一部分喂一部分。這個階段千萬別打擊孩子,當你嫌他搞得到處都是,送不到嘴裡時阻止他不要自己吃時,他的熱情和興趣就被扼殺了,後面再訓練吃飯就比較難。

家長對孩子的付出需要有覺知,促進孩子心智成熟的付出才是真愛


孩子為自己做主的過程,也是心智變得成熟的過程。孩子能夠自己走路,自己吃飯,自己穿衣服,這些都讓孩子感到自己有能力,因為獨立而變得更加自信。

關於家務方面,我和我媽的觀念一樣,你可以不做,但要會做,在我需要幫忙時可以上手。

記得高中時有個同學,她說把飯菜從鍋裡盛到碗裡都很費勁,因為她媽媽從來不讓她做。高三時媽媽還不讓她洗衣服,她就對媽媽說:“我上大學了你也跟我去洗衣服嗎?”她媽媽這才放手。

總結一下:

愛得過分,還不如不愛;該拒絕時卻一味給予,不是仁慈而是傷害。

當我們為孩子付出時,我們需要帶著覺知,我們的付出給孩子帶來的是更加獨立嗎?會促進孩子心智發展嗎?還是僅僅因為我們內心害怕失去的恐懼。


作者:劉栩旗, 一位走在學習、成長、踐行和分享路上的二寶媽, 國家二級心理諮詢師, CPET父母效能訓練導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