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區域教育發展做好教科研支撐——訪西安市教科所所長解慧明

為區域教育發展做好教科研支撐——訪西安市教科所所長解慧明

解慧明,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 ,理學博士,市人大代表、教科文衛委員。歷任省級標準化高中和示範高中擔任物理教師、年級副組長、教科研主任、副校長、校長。現是陝西省物理學會副理事長,西安市物理學會常務副理事長,陝西省教育考試與評價研究會副會長、西安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學。曾榮獲“新中國成立70年陝西教育溫度人物”,“推動陝西教育發展傑出貢獻人物”, “陝西教育改革典範人物”, 獲得國家級省市級教學能手稱號。 40餘篇科研成果獲得國家省市級各類獎項;公開發表論文30餘篇;主持參與國家級省市級重要課題20餘項;參編出版專著20餘部。

2019年,西安發佈了《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立足放權、賦能、提質,推出一攬子計劃,提振西安公辦教育,努力讓每個孩子享受公平而有質量的教育,不斷提高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西安按下推進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快進鍵後,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緊盯三年行動計劃,圍繞教育改革發展、教師隊伍建設、品質課程建設、課堂教學改革等工作,採取了一系列實實在在的行動,助力西安教育提質發展。今年疫情期間,西安市教科所在市教育局部署下,及時統籌各方資源,推出的“名師同步在線課堂”、 戰“疫”思政微課堂、初高三精品課程等線上教學內容,獲得廣泛好評。我們有幸邀請到西安市教育科學研究所所長解慧明,對西安市教科所的工作和規劃作了詳細介紹。

記者:“服務教師專業成長,指導教師改進教學方式,提高教書育人能力”是教科研機構的重要任務之一。據瞭解,西安市教科所在不斷構建“科研+教研+培訓”三位一體教師素養提升體系,請您介紹一下該體系及其取得的成效。

解慧明:聚焦《西安市基礎教育提升三年行動計劃(2019-2021年)》(以下簡稱三年行動計劃)中“提升師資素質,建設高水平教師隊伍”的要求,構建了“科研+教研+培訓”三位一體教師素養提升體系,這對建設自覺肩負“三傳三塑”時代重任的 “四有”好老師隊伍,起到了重要作用。

在科研提升體系方面,主要圍繞教育改革發展、“名校+”工程、質量評價、教師素養提升、課程課堂改革、中高考改革、學前教育、職教、身心健康、美育、勞動教育等中心工作,切實發揮重大課題服務教育行政決策、規劃課題促進區縣學校教育教學改革和質量提升,小課題激發教師內驅發展促進教師專業成長的作用,著力構建具有西安特色的“三級三類”科研提升體系,即政策研究類項目(重大課題)、實踐指導類項目(規劃課題)和校本研修類項目(小課題)。“規劃課題”每年150 項,“小課題”每年1500 項。

在教研提升體系方面,深化課程改革,推動課堂教學變革,著力優化學生學習方式變革,關注教育教學熱點、優化實施過程,開展系列富有實效的教研活動,每年累計參與教師超兩萬人次。

如組織開展“優化教學方式,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專題研討活動,有效實施“互動式、啟發式、探究式、體驗式”教學方式。組織優秀教案、作業設計、測評試卷、家校互動典型案例評選。開展“名師論壇”活動,發揮名師的示範引領作用。推動統編教材高質量落地。立足課堂教學研究新課標,讓新課標理念引領實踐教學與相關考試。

在培訓提升體系方面,開展了基於教學實際的校本研修培訓、基於教師實踐能力的中學理化生骨幹教師培訓、基於中高考改革的教師能力提升培訓、基於教育理念更新和視野開拓的名師引進培訓、基於核心素養培養的教材培訓、基於面向未來培養人的財經素養教育、STEAM教育、人工智能教育、家庭教育等全方位培訓,發揮“名校”輻射引領,關注 “+校”教師需求,深化“名校+”工程,構建起教師素養提升全方位培訓體系。

記者:課堂改革的號角吹響後,西安市教科所在深化課程課堂教學改革中積極作為,請問市教科所是如何以“八大教育實踐中心”和“八大教科研特色基地”為抓手,來推進課堂教學改革的?

解慧明:八大實踐中心和八大教科研特色基地,我們依然是瞄準三年行動計劃進行完善設立的,旨在促使學生“五育”發展。

“八大教育實踐中心”包括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監測中心、財經素養教育協同創新中心、STEAM 教育協同創新中心、課程發展研究中心、人工智能教育課程研究中心、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研究中心(包括德育課程、心理健康教育、勞動教育、生涯規劃教育等)、家庭教育課程研究中心、思維型教學研究中心。

“八大教科研特色基地”包括西安中小學教育質量綜合評價市級樣本實驗基地397所、西安普通高中新課標新高考學科教研基地175所、西安中小學品質課程實驗基地116所、西安中小學人工智能課程實驗基地77所、西安市STEAM教育實驗基地62所,完善設立綜合實踐活動課程實驗學校、家庭教育示範學校、思維型教學實驗學校。

特別是西安市課程發展研究中心,以學校課程變革促進教師教育教學方法變革,從而達到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2019年,課程中心共舉辦“聚焦審辨式閱讀,提升學生思維品質”“聚焦腦科學,孵化國家級教學成果”等12期“西安好課堂 品質課程分享”系列活動,有學科範圍廣、形式新、質量高的特點。西安市被授予“全國品質課程實驗區”榮譽稱號,19所學校成為“全國品質課程實驗學校”。我們努力將一線學校成熟的經驗,轉化為成果,形成西安經驗,樹立西安品牌。

記者:近年來,西安市學校課程建設在全國產生了很好的效果,這和市教科所深入開展的“西安好課堂”展示活動息息相關,在您看來,什麼樣的課堂才是“好課堂”?對“西安好課堂”這一品牌活動有何進一步的規劃和設想?

解慧明:教育教學的核心是課程,課程的核心是課堂。西安好課堂基於這個出發點,著重從有六個特質入手:一是西安好課堂凸顯“五育”理念的內在要求;二是體現啟發式、互動式、體驗式、探究式、分享式的教學方式;三是好課堂由師生共同打造,一起參與,享受過程;四是西安好課堂,向每一節課要質量;五是西安好課堂是知識的大搖籃,更是啟發師生思維的練兵場;六是西安好課堂遵循教育發展規律和學生身心成長規律,基於個體化差異,因材施教。

目前西安好課堂相繼實施了一些列品質課程分享、名校優課鄉村行系列常態活動。緊緊圍繞育人的根本問題,聚焦課程改革,聚焦育人方式改革,不斷思考總結好課堂的標準,逐步形成西安好課堂的獨特思考和見解。

記者:辦好家門口的學校,是提升人民對教育滿意度的關鍵,也是義務教育均衡發展的體現。今年1月9日,西安市教科所舉辦了教科研助力百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質量提升研討會,還發布了“141”工作方案,請您對該方案作以介紹。

解慧明:這次研討會,西安市共300多位校長、各區縣教科研負責人、市教科所相關領導及教研員參加,搭建起了百所學校校長工作交流平臺,為西安市百所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質量提升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

“141”工作方案即“1評價”、“4提升”、“1總結”。“1評價”即質量提升評價;“4提升”即隊伍提升、課程提升、教科研提升、家校共育提升;“1總結”即總結大會,使教科研助力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質量提升落到實處。

百所學校質量提升“141”工作方案是服務西安市義務教育質量提升大局、關注教育熱點難點問題的重要舉措,方案以“1評價”為引領、以“4提升”為抓手、以“1總結”為激勵,整合教育專家、名校、名校長,名師開展師德師風、德育、課程建設、教研、教學、信息化等方面的培訓和提升,教科所將研製《西安市公辦義務教育學校辦學質量提升評價標準和評價辦法》,以評價激發學校內生動力,引領學校內涵發展,加快提升學校辦學質量。

記者:疫情是對教育系統的一次大的考驗,西安市教科所在這次“停課不停學(教)”中發揮了積極而重要的作用,請您對這一階段的工作和經驗作以總結。

解慧明:疫情防控期間,我們充分領會國家和省市“停課不停學”的精神,通過“互聯網+”等信息技術,構建起了網絡化、數字化、智能化、個性化的教育體系,實現了開放、共享、平等、可持續的教育格局。形成了戰疫情“一二三四五六”工作新樣態——即構建一個思政教育大格局;聚焦初三高三畢業班師生兩大群體;立足“三全”即全學段、全學科、全領域,協同教科研機構、名校、名校長、名師四支隊伍,統籌電視和網絡資源、統籌課程學習和戰疫專題教育、統籌線上學習特點和學生實際需要、統籌用好本地資源和國家平臺、統籌發揮骨幹教師和全體教師作用、統籌積極推進和規範實施。工作呈現出網格管理、名師在線、全段覆蓋、特色鮮明、質量高優五大特點。

在上好戰“疫”思政微課堂中,10節戰“疫”思政微課堂緊緊抓住“講什麼”“誰來講”“怎麼講”的關鍵環節,將抗疫中湧現的先進人物、典型事蹟作為教育案例融入思政課線上微課堂,將愛國主義教育、理想信念教育、生命教育、科學教育等融入思政課線上微課堂,將線上“思政微課堂”同線下“社會大課堂”相結合,引領居家學生在戰“疫”中,致敬逆行英雄,涵養道德操守,培育科學精神,感受中國力量和民族智慧。

針對特殊時期初高三學生和家長出現的焦慮情緒,我們在全市遴選專家名師,圍繞常見考點和熱點,進行總結複習課程的講解,形成一批初三、高三畢業班線上“精品課程”,有效指導並幫助畢業班學生居家學習,受到廣泛好評。

“名師同步在線課堂”上線當天,通過西安市優質教育資源平臺及其公眾微信號和西安教育電視臺公眾微信號瀏覽人次達1895.9808萬人次,觀看人數達214.3221萬人,取得了巨大的社會效應。

記者:在您看來,目前教科研工作還存在哪些問題,需要進一步做好哪些工作才能更好地助力未來教育?

解慧明:面對未來教育,我認為要做好這幾點:一是科學開展質量監測評價。構建“國家監測評價+西安特色監測評價”的體系,堅持發展性評價與結果性評價相結合、正面引導與問題導向相結合、政府主導與社會、家長參與相結合,加強對縣域教育質量、學校辦學質量、學生髮展質量的監測評價,定期發佈監測報告,接受社會監督和評價。並將監測評價結果納入對區縣、開發區、學校的考核中。二是深化課程課堂教學變革,推進教師育人方式改革。三是開展教育宏觀政策和發展戰略研究,為市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教育決策服務。四是圍繞中央關心、社會關注、人民關切的教育熱點難點問題開展深入研究,推動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取得新突破。

未來,我們將繼續緊跟新時代發展步伐,聚焦三年行動計劃,立足“研究、服務、引領、指導”宗旨,發揮“評價、科研、教研、培訓”職能,緊緊圍繞西安教育改革發展和教育質量全面提升需求,針對全市教育發展改革重大理論和現實問題,針對教育教學中的熱點難點問題開展理論研究和實踐創新。

記者:謝謝您接受採訪,祝西安市教育越來越好


陝西教育報刊社記者 馮麗 胡晉瑜

編輯:王波

《陝西教育》(綜合)是陝西省教育廳主管,陝西教育報刊社主辦的綜合性教育類月刊。欄目設置見置頂文章,發表不收取任何費用,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