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話智慧教育的本質(一)

近幾年,隨著“智慧城市”概念的提出和興起,過去各種搞XXX信息化項目的企業紛紛把自家的解決方案添加了"智慧"二字。實質上大多都是換湯不換藥,盲於逐利的太多,對"智慧"理解的太少。以至於越來越多以公家單位為首的客戶被廠家牽著走、亂撒錢的現象橫生。本該用於解決本質問題的錢,卻被大量的投入到"技術亮點"的競賽中。

近期國家在教育方面投入了大量的財力,特別是在教育信息化方面更是有增無減,這也讓許多廠家聞到了錢的味道,不管之前是做系統集成的,還是賣黑板報或投影儀的,甚至是裝修公司都人手一份智慧教育解決方案。渾水摸魚的越來越多,甚至連從來都沒搞過教育的大廠都想進來拿個大頭。所以,經常能看到新聞,說某地方投資了多少錢建設智慧教育,但其中各項硬件成本佔據了80%以上。

我有許多教育界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學校受到了"智慧教育"的"恩惠",裝了好幾臺新的教育設備,但教師平常都不會去用,甚至很多老師覺得,上了這些所謂的智慧軟件,反而讓自己變得沒智慧了。

國家花了大錢,卻得不到對等或超額的回報,我常在思考問題到底出在哪裡,也發現從項目設計、實施到機制保障都存在大小不一的問題,但歸根結底,我認為還是大家對智慧教育的本質認知的不夠全面和透徹,這裡的大家不僅指出錢的公家單位和廠家,還有整個系統與機制的參與者,比如政策制定者、教師、學生、教務管理者等。

小編我從事信息化行業也將近8年了,對於某些信息化專家稱“智慧教育”就是“教育信息化”的定義並不是很贊同,但我也不是教育專家,無法用專家的視角去闡述問題,但小編學的是電子信息專業,只能把教育和通信來做比較了,因為我發現他們的本質存在太多的相同點了。


正文

教育和通信的本質相同,都是在有限的環境裡進行信息傳輸。發展教育事業和發展通信技術,都是在不斷的突破當前環境限制和提高傳輸效率。

一、有限的環境

從古至今的通信技術並不能保證在任何環境下實現信息傳輸,比如未覆蓋基站信號的山區地段,又或者古代的兩個人不能通過大聲喊叫實現千里傳音等,這都是受到了空間的限制。另外,還受到了時間的限制,比如古代烽火傳信傳個半個月,城池都被攻破了,那麼這個信息就無效了,又比如現代無線電假設以光速傳播,來回接收銀河系外的信息至少要6萬年,6萬年後地球發信號的人都不在了。所以說,衡量通信技術水平關鍵看突破時空環境的限制的程度,現有典型的例證就是5G技術,相比4G,它提升了傳輸帶寬和速率,一定程度上突破了一些時間上的限制。(當然也犧牲了空間能力,因為穿透能力差了些,相比4G需要通過部署更多的基站)

同理,教育環境也受到了時空的限制,比如仍有許多山區現在還沒有條件建學校(雖然在國家的努力下,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好的改善,但並未能完全解決),這是受到了空間限制。再則,每個年級的課程都會在一年內傳授完畢,若不考慮留級的情況,許多人的信息可能還沒接收完整(因為每個人的接收能力不同),所以一年的時間限定讓信息無法完整傳輸,還沒等來得及反饋就已經中止了。這就是時間上的限制。

因此,無論是通信還是教育技術發展,都需要不斷的突破時空的限制,這決定了其普及程度和時效性。

二、低效的傳輸

在通信領域,一次數字信號傳輸過程至少包括編碼、(發送)媒介傳播(接收)、譯碼,教育其實也是一樣的。教師把知識編譯成影音圖文,通過書本、黑板、投影、互聯網等媒介進行傳播,學生根據這些影音圖文轉換成知識。然而現代通信和教育技術水平還是不一樣,通信很好的解決了編碼與譯碼的協議問題,若考慮媒介傳播的干擾和損耗,目前的技術能做到傳輸效率為99.99%。但教育卻做不到,因為至始至終,教師與學生的編解碼協議並沒有統一,就目前的教育學技術,也根本實現不了統一(這可能需要從生物學的角度去研究)。雖然傳播媒介上(書本、黑板、投影等)基本形成了統一,但形式仍然大多是基於視聽2個感官,相比腦波傳輸,不夠直接,需要經過感官系統轉碼,效率自然不是很高。所以現在的教育傳輸效率十分的低效,知識的損耗概率很高。

因此,要從源頭上提高教育效率,就需要從知識的編解碼協議和傳輸媒介入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