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文 / 微君儿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今天中午和同事聊起了关于孩子犯错后总是狡辩这件事情,“我真是气得头都大了,每次犯错后总是不承认,好不容易抓住把柄逼得他承认,他就嘚吧嘚地说出一大堆理由,怎么这么能说呢!”同事气呼呼地吐槽3岁的儿子,旁人纷纷安慰:“没关系,小嘴这么能说,起码以后长大到社会不会吃亏呀!”可是,真的是这样吗?

自从当了父母开始,我们关注孩子的点滴成长,发誓要将孩子培养成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好孩子,我们战战兢兢,一有风吹草动就如临大敌,因此,当我们发现孩子喜欢狡辩之后,我们恨不得让他立刻纠正这个坏习惯。其实,我们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们应该做的是静下心来思考孩子狡辩的原因,而后对症下药。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孩子为什么犯错后爱狡辩?我们从孩子自身和父母教育两方面来分析。

<code>01 孩子自身的原因/<code>

①狡辩是孩子的自我防御意识。

面对父母来势汹汹的责问,处于弱势的孩子本能地就会选择逃避,并触发自我防御意识。

心理学认为,孩子狡辩是一种被动的自我防御行为。

父母表现得越严厉,责问地越深切,孩子的逃避就强烈,而狡辩就是孩子逃避的武器,想通过狡辩来逃避责任和未知/已知的惩罚。

以己度人,我们小时候都因为害怕父母的责骂,把摔碎碗的责任推到哥哥姐姐或猫狗身上。所以,面对孩子狡辩,大可不必表现得如临大敌、过于严厉。

②狡辩是因为孩子抱有侥幸心理。

人人都有侥幸心理,孩子更不例外,我们经常在网络上看到这样的视频,小孩犯错之后迅速掩盖犯错现场,然后期待不被大人发现,这就是侥幸心理的表现。

侥幸心理是人的本能意识,通常情况下只是一种潜意识,不足以支配人的行为活动,但是当一个人自控能力不强,这种潜意识得到孕育膨胀,就会引发冲动。

由于大脑发育程度的原因,孩子的自控能力很弱,所以就会经常性的因为侥幸心理而狡辩,一旦他通过狡辩逃避惩罚之后,他就会继续强化这种侥幸心理,继续这种狡辩行为。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code>02 父母教育的原因/<code>

“性相近,习相远”,每个孩子生来就是一张白纸,在这纸上画下最初、最浓墨重彩一笔的是父母,孩子犯错喜欢狡辩,看似是孩子的原因,实际是父母的原因。

①父母生活中喜欢狡辩的错误示范。

孩子什么都不懂,他最开始的成长和习惯都是通过模仿习得,父母等家庭成员成为他最多的模仿对象。以我自己为例,我母亲在犯错误之后有一点狡辩的坏习惯,你去询问她,她首先就是不承认,虽然我不赞同这个习惯,但或许是因为家庭教育的影响,我的性格里也潜藏了狡辩的习惯因子,导致犯错后,面对老公的质问,我第一反应就是否认,虽然在第二次确认中我会秉不住承认。

②对孩子的错误过于严厉。

孩子为什么犯错之后会选择狡辩,还不是因为怕被责骂和处罚,试想一下,如果孩子第一次打翻饭碗,一个妈妈温和地说:“没关系,宝贝,下次上桌的时候慢一点,仔细一点,幸好没烫到手呢!”另一位妈妈则是气得大吼:“每次都这么不小心,你眼睛长后脑勺上吗,去面壁十分钟才允许上桌。”那下次孩子再次不小心打翻饭碗,在妈妈没看到的情况下可想而知孩子的应对,后者肯定会因为害怕惩罚选择狡辩。

③对于孩子的狡辩暗自赞赏。

就如开头故事中,同事们“长大不吃亏”的安慰,有的家长,尤其是爷爷奶奶辈家长认为孩子狡辩是口才好、聪明伶俐的表现,即使不好当面夸赞,也会暗自表达:“瞧你这小嘴能说的。”“哟呵,你还挺有主意。”不要以为孩子小就什么都不懂,孩子能敏感地察觉到你的赞赏,这样就会助长他狡辩的气焰。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如果孩子养成喜欢狡辩的习惯,对于其日后发展是十分不利的。

  • 一是遇事就喜欢狡辩,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永远也学不会反思,而成功往往属于那些“吾日三省吾身”的人;
  • 二是犯错就逃避责任,缺乏担当,一个没有责任心和担当的人,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都不可能取得大成就;
  • 三是基于自我的狡辩,往往会养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习惯,忽视他人,不利于人际交往,也难以有交心的知己。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那遇到孩子犯错喜欢狡辩,我们当家长的应该怎么办呢?

还是那句老话,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code>01 尊重孩子的表达。/<code>

每个孩子喜欢狡辩的原因是不一样的,但一样的是他的表达需要得到家长的尊重。

每个人都希望被尊重,孩子也是如此。我们做家长的抱着“我是为你好”的初心,对孩子苦口婆心地讲着我们三观中认为正确的事情,在孩子有不同想法的时候,我们会粗暴地以“你还小你懂什么”,来拒绝接受他们的表达,甚至有的时候会认为这是一种狡辩。

亚科卡曾说:很多人以为小孩子讲的话都是无稽之谈。但是我以为,假设现在听取孩子所关心的事,将来当他到十几岁后也能分担父母所操心的事。

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和自己的一套表达方法,如果我们能够对孩子的每一次表达予以尊重,耐心倾听(即使我们第一反应是这是狡辩),而后提供恰当的反馈和意见,那孩子很难养成狡辩的习惯。

就算为了孩子长大后能尊重我们的“秋裤叮嘱”,我们现在也要多听听他们的表达,打牢关系。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code>02 统一家庭成员教育理念。/<code>

如上文中所述,很多家庭老人因为溺爱等原因,并不认为孩子狡辩有什么不好,在父母谆谆教诲的时候,在旁边加倒油,来一句:“我觉得宝贝这样挺好的。“别听你妈瞎说,能说会道是好事。”这时候,孩子的思维就会混乱,一个说好一个说不好,究竟该听谁的,教育就会大打折扣。

所以,在应对孩子狡辩这件事上,一定要事先统一家庭成员的教育意见,不要唱反调。

<code>03 温和地纠正,赞扬进步。/<code>

教育孩子切忌火急火燎,家长要温和、耐心地对孩子的错误予以纠正,告诉他每个人都会犯错,犯错并不可怕,要敢于承认,这样才是诚实、有担当的好孩子。

在孩子下次犯错不选择狡辩的时候,要及时予以赞扬,如:“宝贝不仅是个诚实的孩子,还是一个知错能改的好孩子,虽然上次做错了,但这次就大胆承认了,有进步,真勇敢。”

狡辩被教育,不狡辩被赞扬,一对比,孩子肯定选择不狡辩。

孩子犯错后总是爱狡辩怎么办?尊重他!

我是微君儿,和你分享育儿小知识和经验,如果喜欢的我的文章请关注我,欢迎把我的文章分享给更多人,谢谢!文字乃作者原创,欢迎个人转发,若有自媒体转载需求,请后台私信鄙人;图片来源于网络,若存在侵权,敬请告知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