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間收藏家龐帆順:“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樣幣鑑賞

中國的收藏界風起雲湧,很多藏品大幅升值,而其中升值最快的、升值幅度最大的品種之一便是錢幣,而古錢幣收藏大軍也不斷壯大。有業內人員認為, 古錢幣市場已經紅火了十幾年,未來總的趨勢是不會發生轉變的。特別是在互聯網商務發展之後,對古錢幣收藏、交易都有很大的推動作用。

我國近代機制金幣則始於清朝晚期,早在光緒中葉時,清廷中既有些官員倡議我國行使金幣,光緒三十年(1904年)戶部為籌款以鑄金幣,特向朝廷提出具體的實施辦法,並由天津造幣總廠於光緒三十二年(1906年)正式試鑄了金幣,該幣面中間有楷書“大清金幣”四字,上端有“光緒丙午年造”,下端有“庫平一兩”字樣,背面蟠龍,四周繞以雲紋,光邊,次年造幣廠又試鑄了“光緒丁未年造”的金幣,除正面的鑄造年份不同,背面的龍圖、雲紋、線圈也異,現發現丁未大清銀幣有兩種版別,並且均為齒紋邊。 “大清金幣”雖以試鑄成品,但總因我國藏金有限,最終未能實施流通,今存世甚少,彌足珍貴。


民間收藏家龐帆順:“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樣幣鑑賞


民間收藏家龐帆順:“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樣幣鑑賞


民間收藏家龐帆順:“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樣幣鑑賞


民間收藏家龐帆順先生收藏的這枚“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庫平一兩”樣幣,正背兩面分別鑄銘文及圖案。正面鑄有雙線外郭,內圈有聯珠紋。頂邊鑄右讀楷體“光緒丙午年造”六字,底邊右讀為“庫平一兩”。珠圈內部上下右左對讀“大清金幣”字樣。背面鑄有正面五爪金蟠龍一條,祥瑞雲朵圍繞周圍,外部兩條,外側為細線條,內側有一聯珠紋圈。大清金幣由於背面圖案為一條蟠龍,故俗稱“龍洋”。整幣設計古樸而不失高貴,簡潔又不失別緻,落落大方,精緻優美,十分漂亮,是一枚具有收藏價值很高的精品金幣,因鑄造發行量較小,又屬於貴金屬幣,愈加顯得珍惜罕見,市場價格居高不下,並仍具有升值潛力,是收藏者難以尋覓的佳品。2017年10月29日,曾以2200萬元的高價落槌。光緒丙午年造大清金幣,一直以來都是大收藏家夢寐以求的,劉益謙曾說,對於這種極具收藏價值的藏品,收集到便是緣分,福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