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錢

大清國,各級官員的俸祿發放就是銀子和祿米。銀子好理解,但是祿米很多人就會有所困惑了。其實作為農業大國,我國曆史上的糧食產量並不高。大多時候,還是靠天吃飯。對於古代的人們來說,米就是硬通貨。

於是銀子和大米就成為了歷朝歷代官員俸祿的主要發放方式之一。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錢

雖有變化,也大抵如此。由於兩者的硬通性,所以在很多關於財、物折算的文章裡,銀子往往與大米互換計算,最終得出數據。

吳思在《隱蔽的秩序》裡就是以現大米價格和歷史某時期一石米的市場價來做對比的。這種方式如果米價不同,兌算出來的結果往往也會有很大差距。因為清朝米價經常發生過很大波動。

《閱世編》中記載:“乾隆十三年,春,雨雹,傷豆麥,自春徂秋,米價騰貴,每石三兩五錢。乾隆十七年,大稔,鬥米不足百錢。乾隆二十年,歲大饉,石米五兩,人食糠秕。乾隆二十一年,歲饉,石米五兩。乾隆四十四年,石米六兩。”

就以相近的乾隆十七年和乾隆二十年的米價來計算。一兩銀子折換成人民幣也是不同的。李曉巧在《由明清米價看康乾盛世》一文裡寫道:明代的一石相當於現在的184斤。全文均以此數。

我們也就以每石184斤來折算,米價以平均數3元/斤為基礎,乾隆十七年的鬥米不足百錢(以百錢為數,石米一兩)算來,一兩銀子相當於現在552元。

再以乾隆二十年石米五兩,一兩銀子竟然跌到110元。同樣的銀子在豐年和瑾年是不同的。這也就是說僅僅用米價來折算銀子,必須要估算到通貨膨脹的影響。

貨幣之間的兌換都有波動,何況錢、物之間。只有找一個相對穩定的點加以相兌,才會減小大的波動。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錢

在清朝的歷史上工錢和租金都是相對穩定的。在工錢方面,《中國通史》記載: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河南唐河縣的呂魁元給當地鄭天祿家做長工,工錢為一年2500文,2.5兩銀子。

到了1880年(光緒六年)2月,美國駐清國領事館關於清朝薪酬的一份報告:長工一年可掙3-4美元。1880年,1兩銀子摺合1.12美元。也就是說2.7兩到3.6兩。

用乾隆年間的折算銀和長工一年的工錢來算。豐年一個長工收入是1380元,瑾年只有275元。顯然,這點折算的錢拿到現在來說,根本就無法生活。銀子還是那些銀子,只是我們用米價來折算的時候發生了變化。

再看看地租,據乾隆《安遠縣誌》記載,佃農如果種植糧食,需用糧食收穫量的一半交租,這是實物租;在乾隆、嘉慶年間還有三成左右的貨幣租,貨幣租南方的稻穀產區是每畝四錢到七錢的租金(良田差田租價不一)。這也就是說,在農事方面佃農所付和長工所收是相對穩定的。

實物互算會受通貨膨脹影響,但是以土地為參照物,租金做對比,就會減少影響。以現在的江北噸糧縣桓臺為例,其租金為每畝700斤麥子,現麥子價格在1.2元/斤,折幣840元。

另一組數據東北畝水田的租金在800至1000元之間,相差不大。南方的租金也不會低於此數,後面就以800元進行核算。

土地雖然恆定,但租金的貨幣卻變了,可租金的收取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吻合市場的。以乾隆時期四到七錢良田和差田的平均數五錢五和現在800元的租金對等計算,一兩銀子則合1455元。

相比於以往較為流行的一兩銀200元左右,這數還是很高的,但是從市場和低級官員的俸祿來看,1:1455這個比率還是比較合理的。

古代一兩銀子約等於現在多少錢

以鄭板橋的書畫潤格來做一下市場參照。“大幅六兩,中幅四兩……”。清代錢詠《履園叢話》載:本朝順治初,良田不過二三兩。康熙年間,長至四五兩不等。雍正年間,仍復順治初價值。至乾隆初年。六兩可不算是小數了。

再以元倪瓚的山水參照大約是120兩,折價17.5萬元;王維的《江山雪霽卷》被畢潤飛以1300兩買走,折價189萬元。

從書畫市場的折價來看一兩銀子1455元也不算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