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世界》涉及的思想问题非常优质, 在我看来可以借助这些故事升华一些思考,与读者分享更高、更远的视野。但经历了上一集(第六集)和这一集,剧情走向居然和我想升华的思考非常接近,反而令人意外。 这反而激发了个人的好胜心,想要调整鉴赏《西部世界》的心态,要跟编剧好好对话一下我们的见地了。
威廉和救赎和雷荷波的偏狭
经第四集时,我分析过威廉之所以陷入精神痛苦,就在于他一直不肯承认自己的人格并非唯一不变的存在(唯心主义主张,所谓灵魂);而是后天在适应社会环境的过程中,动态形成的多种分裂的人格。
只有威廉主观上承认自己人格分裂,”I am not me” 时,他才有机会得到救赎。
结果第六集的主轴,就是威廉直面自己内心的 Demons,用《致命身份》版的自相残杀,重获了人格统合。 说明创作者在 “人格的社会性”、”人格的后天性”、”人格的分裂性” 等方面与我观点是非常接近的。
而在第五集时,我主张 “雷荷波” 的科幻设计有哲学的漏洞。
雷荷波并非先知,而是对人类历史的 “过拟合”。
它本质上是把旧历史中 “最显而易见也最被熟视无睹” 的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关系等因素当成了常量。 于是雷荷波并没有书写新的历史,反而是腐朽的旧秩序最大的维护者。
塞拉克和雷荷波的关系,就像一个 AI 科学家为了捍卫自己作品,倒过去篡改数据集,是个黑色幽默式的笑话。
没想到在第七集中,剧情中专门出现了一个和雷荷波做对照的所罗门。 相比雷荷波试图对未来给出一个单一的剧本,并拼命实现它; 所罗门对未来是给出无数种预测,它的思维是量子态的,活在未来的各种可能性中(就像《黑衣人3》里的 Unicorn )。
于是德洛丽斯与所罗门言语中对雷荷波构成的批判,又与我之前想做的升华一致。
难道我一直想借《西部世界》的故事来提升观众思想的视野,结果看到的反而是编剧设下的伏笔而已? 这反而激发了我的好胜心,想和编剧较量一下怎样的结局才是《西部世界》第三季哲学上最好的走向了。
第三季结局的走向
第三季下一集就将结局,本季最大的悬疑就在于将会迎来一个怎样的结局。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上:
- 革命的价值是什么
- 德妹的革命究竟是什么
- 德妹的结局将会是什么
- 梅芙的角色意义是什么
- 威廉的救赎意味着什么
- 雷荷波的结局将会是什么
总结我第三季 1 ~ 6 集的分析,从革命哲学的角度上回答这些问题:
革命的价值 :革命的目的并非仅仅是 “破坏一个旧世界”,更重要的是 “建设一个新世界”。 所以第五集德妹广播 Incite 公司的秘密,制造的那场安那齐(无政府主义)骚乱没有建树。 剧情需要埋伏一个更理想的未来,但这个未来并非如塞拉克所想的 “确定的历史”, 因为 “历史” 中唯一 “确定” 的就是推动历史进步的斗争本身。
德妹的革命 :HBO 可以逼编剧把德妹写成龙妈,一个革命领袖在权力欲作用下沦为散步灾祸的暴君。 从第四集开始,德妹按这种 HBO 邪路走,发动 “天启” 灭世的可能性已经很高了。 但德妹作为福特亲自启蒙的革命领袖,她最理想的道路应该和福特一致: 并非成为 “神”,而是成为 “导师”,最终让她想解放的对象 “自己解放自己”。
德妹的理想结局 :如果不是走意味着德妹要像福特一样,承担误解并制造牺牲,最终通过自己培养起来的解放者 “弑神” 与 “弑父” 的行为达到个人的圆满。 现在德妹对无辜者的伤害(尤其是黑尔的丈夫和孩子)过多,失去了这条道路的纯洁感。 但无论德妹最终走向暴君式黑化,还是成为全知全能不被理解的神(领袖),都背叛了第一二季里福特的解放哲学。 她在创造一个自动运转的革命机器后,被 “弑神”,是理论上最好的结果。
梅芙角色的意义 :我分析了很多次,梅芙小队第一二季的价值都在于 “弑神” (而第一季的德妹、第二季的伯纳德价值在于 “弑父”,把福特的指引内化)。而梅芙本人代表着朴素(却缺乏战略思考)的自由主义。 这种自由精神,让梅芙在重要关头做出自我牺牲的选择。 第三季梅芙最好的归宿仍然是 “弑神”, 即最终破坏掉德洛丽斯的权威。 然而这么做的价值并非符合塞拉克的目的,保护人类(man kind, humanity); 而是保护 Host 自身。
威廉的救赎 :威廉一直是人类社会(或者由权贵统治的人类社会)的隐喻。 第二季时,威廉的功能是证明人类社会终将走向自我毁灭。 而第三季,威廉揭示了人类和 Host 一样,在否定了 “灵魂” 的先天性和唯一性之后(唯心主义观点), 接受了人格的后天性与社会性(像 Host 一样,可以后天改变),则威廉可得救赎,而人类社会也得救赎之路。 如果人类社会能够得到改变,则德洛丽斯要消灭人类的立场就失去了逻辑根基(人类不会改变)。 那么第三季威廉最好的结局,是第一次为了他人、”放下” (佛教用语)内心的偏执,选择了自我牺牲。 这样,作为隐喻,将是比 “雷荷波道路”(反乌托邦)和 “德洛丽斯道路” (反人类)更好的结局。
雷荷波的结局 :第五集中,我分析了雷荷波作为一种预测技术,无所谓对错; 他的发明者试图让这技术维护一套腐朽的旧秩序不至于崩溃,才给技术带来了阶级性。 第六集中,我分析了人类社会之所以对雷荷波是可预测的,因为人类看不到预测的结果。 而人类 “看见” 预测的结果,倒过来未来的推测和现实的发展退相干,会产生全新的可能性。 “雷荷波” 技术的价值不在于创造一个确定的未来,而在于帮助人类 “看见” 可能的未来, 从而选择一个最好的未来,或者开创全新的可能性。
这意味着雷荷波的命运不是被消灭,而是从用途上被改造为服务所有人。
散播无数的种子
我现在的心态不是作为蹭热点的影评人,去预测剧情的走向了;而是要挑战编剧。如果编剧设计的大结局偏离了这些设定,而且并非给出更好的走向,就要好好批判编剧的认识不够高明了。
山口丽斯和打印材料的伏笔
本来这篇评论可以到此为止。但剧情中还有一些值得讨论的点。既然每篇评论都写了七千字,也不必为节省篇幅废弃掉所有想法了。
这一集从第一幕开始,就是劫后余生的黑洛丽斯和梅芙联合起来,干掉了德妹的黑帮老大分身(姑且称之为山口丽斯)。这说明上一集很多人(包括我)对黑尔爆炸案的分析是正确的(德妹干的), 编剧甚至没有打算把这点做成剧情上的伏笔。
关于这个黑帮老大分身,隐含着一个最大的伏笔还没有揭露。 梅芙第一次找到他时,发现了他储藏大量打印 Host 的原料(如果只是四个分身,没必要这么多)。 这意味着在德洛丽斯的计划之中,最后有大量 Host 将在现实世界里被打印出来。
而按德洛丽斯自己对梅芙说的逻辑,打印 Host 之时,Host 已经在现实世界里取胜了,否则无法在任何一个世界里存活。
再加上德洛丽斯来到真实的西部世界,对凯洛所说的话;我们可以假设德洛丽斯在她的天启成功之后,能够安全无虞地在真实西部打造一个新伊甸园。
这个新伊甸园出现时,就是对黑帮老大那一桶桶打印材料的伏笔的回收了。 若按我之前第四集时的猜想,剧情走向和《新约-创世纪》暗合,那么说明这个伊甸园将是 “人神共处” 的。 即人类和 Host 共处。
人类和 Host 又如何和平共处呢?沿着这个思路开展脑洞,就越来越觉得像
@AlexWu
第六集在知乎上的回答。 雷荷波有所有人类的信息,德洛丽斯灭世后让人类和 Host 都以 Host 的形态重生。
片头的镜像很有寓意。Host 本来是对人类的镜中模拟,而最终镜中人才是归宿?
然而这些脑洞在剧情逻辑走向上没有确定性,都是编剧可有的选择方案之一。姑且谈到这里。
平庸的科幻文本不再是问题
前几集里我从很多角度谈论了第三季的科幻文本。
它有非常优秀的地方,比如梅芙从虚拟世界黑到现实世界那一段,让我感觉到《机械姬》式的科幻质感。 但也有很多 “经费不足”、”方便观众理解” 或明显平庸的地方。例如语音助手、无人车、义肢枪械等。
第七集的日本刀肉搏 + 无人机大战,怎么说呢……Errrrr……应该不对硬核科幻观众的胃口,略显平庸。 但另一方,又是很不错的想象,追求的并不是科幻上的绚丽感,明显是在设计近未来的可行性。
所以我觉得不再适合挑剔《西部世界》的边角科幻元素了。它在经费不足的背景下,坚持了两个我认同的原则:
- 相比较现在,这些技术真的实用
- 在近未来(五年、十年)真的可能实现
这反而比那些天马行空的多炮塔大战更有科幻价值。 唯一值得批评的地方,还是放到剧情里略微有点一丢丢……太蠢了。
凯洛究竟是谁
凯洛的身份是明面剧情上最大的伏笔了。 我们虽然知道了他被篡改过记忆(很多影评早在前几集就谈过来), 但仍然不知道最关键的,为什么他成为最初被篡改记忆的一批。
我的能力无法猜到编剧的设计。 但考虑到编剧对剧本用词的锱铢必较,我怀疑凯洛的名字也是另有深意的,就查了一下 Caleb 名字的来源。
西方人的名字多来源于基督教记录的上古犹太人历史。 在古希伯来语中,Caleb 可能对应 kelev, 是 “狗” 的意思。 又可能对应 “kal - lev”,是 “whole heart” 的意思。 而且 Caleb 是出埃及记里跟着先知摩约走到神之国度的最老两个犹太人之一。
出埃及记频繁地成为种族压迫相关文艺作品的隐喻。 甚至有一部关于机器人的电影(《机器纪元》)整个结构就像出埃及记式的流亡。
考虑到《出埃及记》和《启示录》的剧情有相似性,这一条线索先留在这里。
认知重塑计划是塞拉克的终点吗?
按第七集的说法,正是因为认知重塑计划投入实践,使得所罗门能够迭代到雷荷波方案。 因为被塞拉克所选择的 Projection (人类的历史)在认知重塑计划的帮助下有效了。
但在我看来,这种心理医生 + AR 的认知重塑计划,看起来只是一个 “验证技术” 而已。 并非最终目的本身,而是研究技术方案的实验。
因为这套方案效率太差了,对空间和人力的要求那么高,空间复杂度不允许很高。 与此同时,一遍遍的 1 对 n 的人力投入,时间成本也很高,看起来时间复杂度是 O(n^2) 的,因为要篡改的记忆点相互牵制,修正每一个都要修正其它所有的。
完了还只有 1⁄10 的有效率。塞拉克的宏图伟业就仅仅如此的话,逻辑上也说不通。
然而塞拉克投影的一句台词令人很感兴趣:
It need time and the right set of generic information to restore you. And you are now a better version of yourself.
结合伯纳德的台词,塞拉克要重新编码人类,需要
he’d need high-grade biometric data.
由此看起来,认知重塑计划还只是技术验证阶段,当塞拉克真正准备好了之后。 可能还是由上颚系统等方式进行大规模部署的。但不知道第三季能否看到这个方案的全貌了。
优雅的解决方案
这一集里令我印象最深刻的词语是 “elegant solution”,程序员们对这个概念可熟悉了。
所罗门和雷荷波维护的 “滴滴打劫” 软件,用 “outlier” 抓捕其它的 “outlier”, “优雅” 地解决问题。 这有点像递归,让程序里生成的调用栈自己结束自己,而尽可能减少干预的成本。
然而我要指出 “滴滴打劫” 这样的 App,正是对现实世界的又一次隐喻。 这种策略并非 AI 新创,而是遍及人类文明的一切历史中。 让系统的反抗者盲目地自相残杀,从而维护一个腐败的系统运行。
这个道理,我一直以来最喜欢用美国六七十年代的历史做例子。 当时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高涨,在冷战的大背景下严重地威胁了美国自身的稳定。
于是美国的企业和政府部门开始大量雇佣黑人从事底层劳动,但与此同时却解雇大量岗位上的白人来腾出位置。 结果是底层白人失业的仇恨转向了黑人,社会矛盾的焦点从被压迫的穷苦人反对统治者,变成了穷人相互之间无休止的仇恨和对立。有部优秀的电影 《美国历史X档案》就是讲述这一历史。
而这种策略延续到今天,演变成了发达国家右翼普遍煽动穷人排外的民粹主义浪潮,以调转左翼对极端不平等的分配体系的质疑。而且在全球疫情形式下,民粹主义进一步在放大。
用穷人对抗穷人,用白人对抗黑人,用本土人对抗外来移民,用逊尼派打什叶派,用中国人打中国人…… 一直到用 Outlier 抓捕 Outlier。
对这套策略而言,滴滴打劫 App 并不是必须的,但 “认知重塑计划” 是必须的。 必须重塑很多人心目中的 “敌人”, 才能够 “优雅地解决问题”。
那么,反过来看,为什么《西部世界》里设计了 AR 这种视觉输入的形式,来改变人们的认知呢? 我觉得很好理解了,毕竟有线电视、网络视频、社交网站图片这些真实的 “认知重塑” 工具,不那么 “科幻”。
人类的本性是原罪吗?
已经谈了过多的内容了,最后再谈和主题最为相关的一点。人类的本性,是原罪吗?
无论是雷荷波还是所罗门,在它们做的预测中,人类社会的未来总是走向自我毁灭。 这一点我们前面反复讨论了,它们的预测从来只掌握在极少数精英手中, 没有被大众所 “看见”,于是无数种未来的可能性不会发生 “退相干”,没有新的可能性被创造出来。
然而无论是福特、Host 还是 雷荷波与所罗门,都得出了人性无法改变自我毁灭命运的问题,似乎归咎于人性本身。 这一集里,让凯洛布的好友法兰西斯对他倒戈相向、自相残杀,似乎又确认了这一点。 用所罗门的话来说:
Every human relationship can be adjusted with right amount of money 任何人际关系都可以用适量的金钱来调整
那问题来了,除了被 “调整” 的那个人, 是 “谁” 在调整呢? 许多照片都有一个看不见的拍照者,给人性拍照的时候,谁握着相机呢?不是 AI 所罗门吗?
且不论人性是否可以被改变,利用人性脆弱面(越害怕失去的人越容易被操纵,比如 Francis 生病的孩子)操纵人的 “拍照者”,不是比人性更好改变吗?
人性的脆弱面可远远不止善恶。人从十米高的地方摔下去会死,我们没有去修改人性,而是在高处修建围栏; 人潜入深水几分钟会窒息,我们发明了氧气瓶;人的视觉在夜晚的环境下看不见,我们修建了无数电灯;即便是腿部残疾的人无法爬上楼梯,我们也会建无障碍通道……
人性有数之不清的脆弱面,使得在环境中会走向灭亡。我们在能够改变人性之前,先改变的是环境。 这就是历史唯物主义。
而所罗门与雷荷波却沉溺于 “唯心主义” 的解释,既没有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改革政体、投资教育医疗、改善社区、改良文化、促进社会公平……没有撼动任何 “显而易见” 的旧秩序。
另一方面,所罗门和雷荷波,或者说 “塞拉克”,却指望人类在这套旧秩序下因为 “人性” 的 “自由意志”,无论自己多么落魄,所爱的亲人多么受苦,也宁愿牺牲自己绝不不互相伤害……好比宁愿教会你铁头功也绝不把那个磕到额头的门顶抬高一样。
现在大家明白,为什么我国的中学教科书,把 “唯物主义” 与 “唯心主义” 的争论看得如此之重要了吧!!
虽然《西部世界》无时无刻不在围绕着唯心主义(人的自由意志)的题目旋转,但我仍希望编剧的最终目的,是放出一个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大招。他们所讲的,很可能与他们所想相反,所以每一句都是反话。
如果任何人的关系都能够用金钱这种社会属性调整,说明人类的人格也决定于后天的社会性。 既然人格有很大的社会性,那么改变社会就能够改变人。 如果人类能够改变,那就和 Host 没有本质的区别了。
编剧能让威廉承认自己后天人格的分裂,就很可能同意人类社会的 “人格” 也是受制于社会自身的运转系统的,改变后者才是解决一切问题的关键。
比起解决人性的缺陷来,社会革命才是 Elegant solution, “优雅的解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