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攻打南京,朱允炆派出一位女子和朱棣議和

公元1402年,明朝建文四年正月,南京浦口外下起了大雨。燕王朱棣身穿盔甲,騎在馬背上,遙望南京城,他的大軍不日就可攻下這座都城,他將取得“靖難之役”的勝利。

朱棣攻打南京,朱允炆派出一位女子和朱棣議和

朱標在的時候,沒有人敢覬覦他的太子之位。一來有朱元璋罩著,二來他本身就是嫡長子,名正言順,三來朱標自身有能力,讓人心服口服。但是朱允炆就不一樣了,他各方面比不上父親朱標,又是小輩,眾位叔叔肯定不容易對他服氣。

更沒想到的是,朱允炆一上位,就草率決定削藩,這時候又沒有朱元璋罩著他,就很容易激怒叔叔們。果然,燕王朱棣就趁此機會發兵,誓要奪下侄兒的皇位,取而代之。

朱棣攻打南京,朱允炆派出一位女子和朱棣議和

儘管朱棣驍勇善戰,又掌握北平重兵,但要以地方勢力對抗中央,當時還是有很多人不看好他。所以很多藩王即使對朱允炆不滿,也不敢出手幫助朱棣。但沒想到最後就連朱允炆自己,都在幫朱棣。

他草率削藩本來就是錯誤的決定,後來又下令讓李景隆取代耿炳文,甚至下令不準傷害朱棣性命。這一次次愚蠢的決定,讓朱棣一步步向南京城靠攏。當朱棣兵臨南京城的時候,朱允炆才知道事情的嚴重性。

朱棣攻打南京,朱允炆派出一位女子和朱棣議和

南京城內,建文帝朱允炆如坐針氈,他不願意向一個藩王投降,打算拼死相抗。此時,翰林院學士方孝孺建議,派一個人出城和朱棣議和,哪怕割讓一半國土,和朱棣分而治之也可以接受。朱允炆無奈,只得同意,派誰去呢?在方孝孺的建議下,派了一位女子出城,和朱棣談判。

大兵壓境,朱允炆為何會派一位女流之輩和叔叔朱棣談判呢,因為建文帝認為,朱棣見了這位女子後,肯定會念及骨肉親情,撤出南京。這位女子,姓朱,封號是慶陽公主。雖然是“公主”,但她卻不是朱元璋的女兒(或妹妹),也不是建文帝朱允炆的妹妹,她的父親名叫朱重四,是朱元璋大伯的兒子,算起來,慶陽公主是朱元璋的堂侄女。

朱棣攻打南京,朱允炆派出一位女子和朱棣議和

朱元璋家事悽苦,等明朝建立後,朱元璋僅存兩位侄女,分別是慶陽公主和福成公主,後者是朱元璋大哥朱重五的女兒,也就是朱文正的親姐妹。而前者,關係又遠一層,因為朱重四是朱元璋的堂兄,並不是親兄弟。

按理來說,只有皇帝的女兒才能封為公主,但是朱元璋稱帝后,就只有兩個侄女還在世。當時有大臣建議封為郡主,可朱元璋卻說:“朕惟侄女二人,不忍遽加降奪,其稱公主駙馬如故。”

但等朱元璋去世,建文帝繼位,建文帝和這位姑姑沒有太深厚的感情,慶陽公主又被降為慶陽郡主。

朱棣攻打南京,朱允炆派出一位女子和朱棣議和

雖然慶陽公主和朱棣,只是堂姐弟關係,但二人從小親近,關係甚好,朱棣也很敬重這位堂姐,所以議和之事,只有讓她去,才有一線希望。朱允炆希望通過慶陽公主,讓朱棣好歹能放自己一馬。

慶陽公主乘坐四人小轎,來到朱棣陣前。朱棣聽聞堂姐前來,十分欣喜,親自出營門迎接,姐弟倆相見甚歡。當慶陽公主說出自己的來意時,朱棣卻拒絕了這次談判。朱棣表示:“我率大軍而來,並不是為了裂土稱王,而是為了‘清君側’。如今已經到達南京城外,必然是要進城的。”

慶陽公主看到朱棣如此堅決,便告辭回城覆命。臨行前,朱棣突然對公主說:“我勸你回家立即帶著家人搬家,躲到一個安全的地方,我看祖陵就是一個安全之所。到時候刀劍無眼,以免傷到姐姐和家人。”

朱棣攻打南京,朱允炆派出一位女子和朱棣議和

慶陽公主自然明白,在這種情況下,她是無法保住朱允炆的。她也知道朱棣不想傷她性命,所以回去後,她便與家人一同躲到祖陵去了。

慶陽公主無功而返,宣告朱允炆的議和策略徹底失敗。當年六月,朱棣的大軍攻破南京城,朱允炆失蹤,明朝正式改朝換代,進入明太宗時代。

朱棣攻打南京,朱允炆派出一位女子和朱棣議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