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如何應對經濟下滑和疫情衝擊?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謀發展


與非典後的一系列“大禮包”相比,香港此次獲得的相關政策支持被認為相對間接,能否把握機會則仍需其在獨特的政經格局下襬脫羈絆實現破題

香港如何應對經濟下滑和疫情衝擊?面向粵港澳大灣區謀發展

11月25日,中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香港立法會發布其任內的第四份《施政報告》。當日晚間,香港市民在街頭觀看與之相關的新聞報道。《財經》記者 焦建/攝


文|《財經》特派香港記者 焦建

編輯|蘇琦


11月25日,中國香港特區行政長官林鄭月娥在香港立法會發布其任內的第四份《施政報告》。


在新冠疫情第四波襲來、經濟形勢仍難言回暖的當下,這張香港將如何穩住局勢的“發展藍圖”以“砥礪前行重新出發”為題目,共計56頁、3萬多字,涉及民生、疫情應對、國民教育等多個領域新政策,亦規劃瞭如何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深化合作的多項措施。

值得提及的背景,是其原定於10月中旬公佈,但當時林鄭月娥以訪京為港爭取惠港措施為由決定押後公佈,並稱“想不想有一份更有內涵的《施政報告》”。香港社會各界隨之期待該報告將怎樣更有“內涵”,相關措施如何“惠港”。


為對此進行呼應,據相關讀過此前版本的人士解讀稱:最終版本的報告首先點明瞭爭取到的惠港政策七大成果,包括鞏固香港國際金融中心、航空樞紐、科技創新中心地位,同時打通大灣區交通經脈,落實“港車北上”、支持優化落馬洲∕皇崗口岸“一地兩檢”等。


細讀報告文本,此份施政報告的重點在於鞏固香港優勢及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兩方面。在解釋背景時,林鄭月娥也坦言:中國內地在嚴控疫情的努力下,經濟已快速反彈。香港特區享有“近水樓臺先得月”的優勢,而粵港澳大灣區正為香港經濟復甦提供了動力。


香港政務司司長張建宗則進一步解讀稱:該報告以大灣區發展為主軸,釐定明確策略發展方向,香港須把握國家進入新發展階段的機遇,充分發揮“一國兩制”優勢,成為國內大循環“參與者”及國際大循環“促成者”。


宏觀而言,該份報告被部分人士解讀為針對不久前公佈的“十四五”規劃建議而進行編寫及修改,今次報告在各方面均主動融入發展大局。但與非典後的一系列“大禮包”相比,香港此次獲得的相關政策支持則可被認為是相對間接,香港為把握機會,則仍需其在獨特的政經格局下襬脫羈絆實現破題。


粵港澳大灣區合作重點


作為重點政策之一,在《施政報告》中,“粵港澳大灣區”被提及了45次,相關的合作項目及政策亦分佈在不同章節,包括支持香港機場管理局投資入股珠海機場、共建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和落馬洲河套區,以至推出“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資助企業聘請兩千名大學畢業生到大灣區工作。


在此之前,受疫情及社會運動等一系列因素影響,不少創科研究人員的離港意願增加。為吸引人才,該報告則提出建議動用20億元推出為期五年的“傑出創科學人計劃”,用以吸納學者或連同其科研團隊,目標引入100位科研人才,預計2021年中正式申請撥款。


與以往的“科技人才入境計劃”相比,此次計劃涵蓋的範圍更大,並非只針對人工智能、生物科技、金融科技等範疇,被認為或可讓香港的創新生態圈發展有更多新可能。


為給這些新人才提供實驗室等場所,作為合作重點,“中央政府支持港深合作建設粵港澳大灣區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兩地政府正共同建設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冀“實現位處‘一河兩岸’的‘一區兩園’。”林鄭月娥稱。


該報告亦對深港合作著墨頗多。林鄭月娥表示:“今年是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週年,香港和深圳這兩座毗鄰城市的關係獨一無二,且歷久常新。從改革開放初期的‘前店後廠’,到今日在科技創新上強強聯手,都是大有可為。”“在訪問深圳期間,亦與深圳市領導同意以‘創新思維、突破界限、資源共享’的精神推動有關的工作。”


事實上,此次提出的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即包括位於落馬洲河套的港深創科園及對岸的深圳園區。而在此前提出的港深創科園規劃中,則共有67座樓宇分兩期發展。


據《財經》記者瞭解:港深創科園目前仍在平整土地階段,預計到2021年第四季度才能交付第一幅地建設,第一批建設涉及8座樓,其中3座包括兩座“溼實驗室”(即生物化學項目)及一座宿舍,會率先於2024年落成,其餘會於2026年至2027年落成。


與之相比,位於深圳福田一方的深圳園區面積較香港的大,且已有現成設施。為實現“創科路上,沒有最快,只有更快”的相關提法,香港方面決定先由香港科技園公司向深圳租用及管理深圳園區部分大樓設施,讓有意開展大灣區業務的港企先落戶深圳。


此外,香港特區政府還將向立法會申請逾320億元發展港深創科園,其中包括於一兩個月內,向工務小組申請130多億元作建設連接的路道、排汙、環保等設施,以及11億元興建消防及救護站;其後會再向財委會申請172億元興建首批8座樓宇,以及8億元營運資金。


但亦有香港的科技創新界相關人士對《財經》記者指出:目前亦有一系列相關問題尚未明確答案,比如將在深圳園區引進何種產業的新公司,哪些公司則會放在香港的園區。此外,相關的配套政策亦需要協商,比如知識產權保護、生物樣本流通等。相關的規劃亦要包含住宅、社區設施、交通、醫療等配套措施。


值得提及的,是報告也指出:港深兩地正在將研究在位於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採取“一地兩檢”。而當位於深圳的新皇崗口岸採用“一地兩檢”安排後,香港落馬洲管制站逾20公頃的土地將會“功成身退”,釋放作其他用途。


目前的公開消息顯示:香港方面傾向於將有關土地改劃作科技創新用途,或會用作配合落馬洲河套地區的“港深創新及科技園”發展。然而,有關土地鄰近溼地及魚塘,所以只能作中低密度發展,高度限制於10層高以下。


與非典後的一系列“大禮包”相比,香港此次獲得的相關政策支持則可被認為是相對間接,香港為把握機會,則仍需其在獨特的政經格局下襬脫羈絆實現破題。


“之前深圳一直提供不少優惠政策,但香港創新企業真正進入內地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相關的園區如能提供中介或者緩衝的角色,則未來可期。”前述人士指出,“最不希望的,就是再打著科技創新的幌子圈地做科技人才的生活配套,最終重蹈以往成為房地產項目的覆轍。”


惠港政策如何落實?


據香港特區政府最新公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三季度,當地經濟同比實質收縮3.5%,相較二季度收縮9%已呈現緩和;三季度經濟環比實質增長2.8%,結束了連續五個季度收縮的情況。香港今年前三季度經濟負增長7.2%。特區政府對全年的經濟預測亦由原來的負增長6%至8%,修訂為負增長6.1%。


新冠疫情加上因去年下半年各種因素對商業活動的影響,香港經濟急速下滑,失業率持續上升,各行各業備受打擊。在經濟仍難言景氣的背景下,除科技創新等領域,如何關照民生及經濟的其他領域,亦是該施政報告備受矚目的焦點領域。


在應對疫情方面,林鄭月娥表示:中央支持並要求香港以“外防輸入,內防反彈”為目標,在疫情可控下通過“健康碼”,逐步恢復通關。而內地亦會向香港提供疫苗,有需要時候預留內地製造的疫苗供港。


在經濟層面,林鄭月娥透露:中央繼續支持香港鞏固和提升國際金融中心地位,除了會加快落實在大灣區的“跨境理財通”,訪京期間中共中央同意按新上市制度在香港上市未有盈利的生物科技公司和內地科創板股票,在符合特定條件下納入“互聯互通”的選股範圍。


為幫助在內地設廠生產出口貨品的港商,轉投拓展內銷市場。報告提出香港貿發局將聯同廣東省及有關商會推出一站式“GoGBA”平臺,為港商提供全方位支援,涵蓋大灣區市場與政策資訊、諮詢服務和培訓,以及企業推廣、拓展與對接服務。


為真正發揮香港的國際經驗和專業優勢,香港特區政府也正在與國務院相關部門協商合辦高層圓桌會議,探索優化現代企業管治及加強科研應用等工作,相互協作以提升“走出去”的競爭力;並於未來一年開展“內地企業夥伴交流及對接計劃”,安排內地企業跟香港專業服務界別交流對接,促成合作,並深化雙方的能力建設,提升項目的國際化、市場化和專業水平化。


在民生等其他領域,林鄭月娥則指出:中央支持在今年年底前全面落實早前經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原則上通過的24項政策措施,近期將出臺在港珠澳大橋實施“港車北上”的便利等。


事實上,隨著粵港人員往來越來越密切,大批香港市民在大灣區內定居和生活,醫療需求日益增加。為此,香港將盡快經廣東省審批先行落實,在香港大學深圳醫院試行使用已在香港註冊的藥物和香港公立醫院使用的醫療儀器安排,並適時延伸政策至更多指定醫療機構、藥物及醫療儀器。同時,容許在香港已註冊的傳統外用中成藥產品,可通過簡化的審批流程,在大灣區註冊及銷售。


為解決當地住房問題,報告則在相關政策中提出將為輪候公屋三年或以上的基層家庭,變相提供租金津貼,以及資助非政府機構租用一些酒店和賓館單位,作為過渡房屋。


為拉動經濟,香港在疫情期間的基礎設施建設及修繕則正在加速。香港特區政府會繼續投資基建,預計未來數年平均每年將超過1000億港元,並致力令工程項目可以儘快開展。為了在短期內可推出更多可創造就業的地區民生工程,林鄭月娥建議立法會批准把由整體撥款資助的每項小型工程開支上限,由目前的3000萬港元提升至5000萬港元。


整體而言,有香港媒體將這些措施解讀為“溼碎”,意指新意其實不多。例如將海洋公園重整與活化珍寶海鮮舫等結合起來,包裝成“躍動港島南”計劃,然而海洋公園前景未明,要將南區打造成為消閒玩樂區,容易流於紙上談兵;至於200元交通津貼、預留20億元支持電子學習等,也只是現有措施的一些延長和優化。


至於政策並未涵蓋各界期待的“全民派錢大禮包”政策,則應與民生困難沒法在短期內紓解有關。此外,在過去的三輪“防疫抗疫基金”當中,香港特區政府已經派出了大概3000多億的資金,林鄭月娥對此直言,“實難以持續增加開支”,意即政府已沒太多彈藥出招,大家要準備過一段緊日子。


新出臺的這200多項措施如何具體落實,如何像其封面的藍色所寓意的那樣為香港帶來藍天和希望,目前仍是見仁見智,有待於在實踐中檢驗成效。


本文為“香港經濟求穩”系列報道之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