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啊,認識你自己-淺談思維模型對行為決策的影響

就社會的大多數人而言,大部分人的思維模型都是固定的。因此,固定思維模型的人(就如同設定好程序的機器一樣),對某些特定任何事物都會有固定的想法和意見—稱之為"成見",並

會根據成見形成固定的應對方法和策略—稱之為"思維慣性"。

舉例說明:公司要派某某人去辦某件事,大家提到某人,首先會在頭腦中閃現一個影子,這個人是個實踐型的人、理論型的人(動嘴)、性格強硬的、性格溫和的,然後在頭腦中馬上給個判斷,這個人辦這件事行不行。 如果是去開除一個小人物,那隻需要一個性格強硬的人去就可以了;如果是去處理一個大人物,那麼更多的需要的是溫和、智慧、靈活的處理模式的人。這種就是典型的"成見"定義,"慣性"判斷決策。

再舉例說明:A對B的思維模型定義是"理論型"、"辦事不易成功、失敗多",那麼無論B與A討論任何問題、共同處理任何時間,A都會在頭腦中不斷閃現這些既定的"假定條件"-理論、失敗多等等,然後依據此判斷如何進行討論、如何共事。實際上,基於上面的假設條件,所有的結論都是"B你說的都不對,是理論""B你是個loser你說的方法沒價值",所以結果就是,討論不能形成共識、不能共事。

但現實社會和人生的規律是,世界是會變化的,人是會變化的,尤其是善於學習熱愛學習的人能夠不斷迭代自己,如同能夠不斷完善改進自己的"人工AI",你之前看到的他和過一段時間後認識的他,實際上已經不是一個人了。但你還用過去的老眼光看待他,這就會造成巨大的思維認知誤差,如果是朋友還好,大多不過是相處不那麼融洽了;如果是敵人,那將陷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因為你面對的是一個不斷進化的終結者,而你還待在原地。

而歷史上,很多聰明人也是利用這人的思維模式缺陷,如孫臏利用龐涓對孫臏的固有認知,使用的增兵減灶的策略,最終將龐涓送入萬劫不復的境地。

如果是朋友,A想破解B的成見,則需要耗費太多的能量和辦法,因為人的成見一旦形成,基本上很難改變。要麼拉開距離,然後用實踐的結果(巨大的反差)改變思維成見。要麼用群體的認知改變對B的認知,但需要一大堆的CDEF存在,但核心的是卻少不了實踐的結果(巨大的反差)。

綜上所述,固定的思維認知是人的思維常態,假定-判斷-決定-行動是人的固有思維模式,認識到這些,也就基本認識到一個人。從某些人做事的行為、對某些人的看法,可以倒推回一個人的思維認知和思維模式,從而深刻認識一個人(諸葛亮就是這麼做的)。而固定思維模式的缺陷可以被對手利用,這是清醒的人都需要注意的。不斷學習進化思維,破除固有思維模式,保持清醒、靈活的自我認知,才是一個明智的人。

當前中美市場的表現也可以從群體的認知上來判斷

一、2020年初2、3月份的時候,美國市場大跌,中國市場也跟著大跌,這其中有固有的思維認知模式問題,就是美國是世界經濟的中心(主力),美國經濟(股市)不好中國經濟(股市)也好不了。

二、但是隨著中國疫情控制的結果展現,又經過2020年二季度、三季度的數據,相信現在的國慶中秋黃金週過去後的數據出來後,不斷出現的、一個又一個的數據和事實會逐漸改變大眾群體的固定思維認知模型。

最終群體的認知會根據一個又一個的事實,調整為"美國經濟不行,不等於中國經濟不行""美國疫情控制不好,所以經濟恢復不了""中國疫情目前為止控制很好,經濟恢復很好是理所當然""中國不再是十年二十年前的中國,現在中國不僅僅是全球的製造工廠、而且也是全球最大消費市場,自己製造的產品大部分是可以實現自我消化的內循環的,而疫情削弱的世界經濟,更需要中國的製造產品和供應"。

中國市場投資群體認知的改變,會導致行為習慣的改變,最終改變決策模型。中國的資本市場大概率走出自己的行情,反映經濟的基本面,好的行業好的公司會繼續量增價漲,形成牛股,明星公司。

而中國資本市場表現會進一步影響國際投資者的思維認知決策模型,他們會改變他們的思維決策模式,通過加大對香港市場的投資、通過滬港通深港通機制,投資中國大陸的資本市場,從而形成歷史性的轉折。從中長期3-5年看,全球資本投資中國資本市場的資金的規模,無論從絕對值還是總佔比上來講,都將出現大幅度的增長。

而這一切,就是思維認知領域在21世紀20年代在世界最成功的實踐。

人啊,認識你自己-淺談思維模型對行為決策的影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