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到这三点,增加你的团队管理能力

大家好,我叫荔枝,目前是呼和浩特锐喆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人事行政经理。从2017年7月入职至今

在此之前,我在一家互联网公司担任销售经理,说起来,我已经有4年多的管理经验了。这4年,多半是在磕磕碰碰中积累管理经验的过程。

在参加了插座学院创始人何川老师亲自授课的——《团队管理训练营》的过程中,我很高兴地印证了自己之前的一些正确尝试。

但更多还是清醒地意识到,只靠管理经验工作,迟早会限制我和团队的发展。

就拿经常加班,却不受得不到领导的合理评价这件事来说,如果不学管理常识,我可能会百思不得其解,从而心生怨气。但在上完管理课后,我找到了更快走出认知误区的方法,也更加明白了如何才能把团队带上更高台阶。

在这次学习管理的过程中,何老师有几句话对我启发非常大,在这里一起分享给你,希望对你有所启发。

目标最重要的作用

是让你明确当下应该做什么

何老师在开年高薪职场人10堂课的第一讲——《如何制定个人的年度目标》之后,留给我们一个作业,让每个人定一下自己2020年的年度目标。

以前,我觉得老师留作业都是形式,但当天晚上我还是抽出一个小时,做了4个种类12个目标的梳理。

没想到,我很快有了新的体会:当你真正静下来思考、仔细梳理个人目标的时候你会发现,如果没有这个流程,你真的不知道这一年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就像何川老师说的,目标最重要的作用,不是告诉你将来能获得什么,而是让你明白当下应该做什么。还要记住一点,比制定目标更重要的,是制定完成目标的计划,以及寻找实现目标的资源。

所以,列好了年度目标,我又把它进行了分解,哪些是每天要做的,哪些是每周要做的,哪些是月度来完成的……

到现在为止,已经是我执行计划的第四周了,虽然有一些计划不一定会达成,但是我发现,只要往目标的方向去走,就会有收获。

比如我有一个运动计划,分解后一周要锻炼一个半小时,除了第1周,其实每一周都没有全部达成,但我后来看数据的时候,发现在列这个目标之前,我是一点运动都没做的。

现在至少每周都会有一定的运动量,身体和精神状态对比以前真的好很多。

推理到工作中也是一样,绩效首先源于清晰的目标。所以说哪怕时间很紧凑,我也会把团队目标规划做好,把现在月度的、周度的工作依次分解到每一天的工作当中。

而且,根据何老师的建议,为了帮助员工做好自我管理,把他们的实际投入和实际产出做到最大程度的统一,我们还调整了以前的工作日报。

把记录每个时段做了什么事的形式,变成已完成工作、未完成工作、未完成原因的填空题,这样一来,沟通反馈的效率便比之前高出许多。

明确目标的优先级

是业绩产出的前提

以前,我们支持部门每天都像在“救火”,虽然很忙,也会经常加班,但其实这些事情最后是不是都有意义,或者最后对于推动企业的大目标是不是有用,是没有办法考证的。

我记得在课上何老师曾经问过,管理者最重要的一件事什么?当时我有点懵,因为这是我以前没有想过的概念。

但何老师的一句话让我明白,一个好的管理者,是无论在什么时候,都能分得清哪一件事情对自己最重要的。这是第一点,之后才是思考让哪些人去做,以及如何做。

给目标做一个优先级排列,明确必须完成的目标,才有可能让下属在执行的时候更有针对性,保证下限,争取上限。

而作为下属,我的视角也随之发生了转换。

我也在反思说,以前我们做的这些努力,有哪一些是跟领导的要求重合的,有哪些是我自己觉得企业需要,但实际上对于领导来说,并不十分关心的事情。

因为何老师说过:领导的目标要求,和你的努力之间重合的部分,才是真正的成果。如果没有明确这一点,做得再多也很难得到上级的合理评价。

所以,我现在每一周、每个月都去跟领导沟通一下当下的目标,确认目标的优先级,然后再一步步落实。

比如说,我们以前只是做招聘,但现在会有针对性的做一些类似“3年人才引进计划”的项目,这也使得我们部门更受重视,在整个企业中的作用更加突出。

给员工一个价值感十足的理由

是提高执行力的保障

相信很多管理者跟我一样,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

给下属布置一个任务,却发现他们没有多大积极性,执行力也不高。这时难免会有点“上火”,尤其是管理新手,更有可能会把问题上升到人品的高度,最后把上下级关系弄得很僵。

但是,你有没有考虑过,你在下达任务时是否忽略了什么?

跟何老师学完管理之后,我总结出了一条重要规律:

在让员工做某件事之前,首先要给员工一个为什么做这件事的理由。要让他知道,做这件事情有什么样的意义。

这一点,我在上完课之后的第一时间,就应用到实战中去了。

我找到负责招聘和负责培训的负责人,跟他们讲,为什么我们要严格去筛选来应聘的人,并分层级做培训?其实就是为了能把他们培养成为公司的骨干员工。

如果现在因为缺人,急匆匆地选了一个不合适的人,他迟早会被淘汰,那未来企业这几年的投资,以及我们在他身上投注的所有心血就都白费了。

所以站在这个角度上,去跟他们沟通这件事对于企业未来发展的意义,他们才能真正意识到工作的真正价值在哪里,也才能减少抱怨,更好地保证组织成效不断往上走。

总结来说,学完何老师的课之后我感觉,何老师将教科书里的所有实用性的方法论都讲出来了。在管理的场景里面,你是该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应该先干什么事,他都会给你一个明确可操作的答案。

说实话,一开始我跟何老师学习的时候,是把自己放空的一个状态,不带有什么问题,也没有特别多的目的性,就想去单纯地听一听。也正因为保持这种空杯心态,只要觉得某个方法件是可操作的,我就立马去做了。

因为既然这些管理常识老师已经亲身试验过了,并且能够讲得这么系统、全面又通俗,真的非常难得。

所以我会在我的工作里去应用,这样才会真正感觉到这件事情是对的,但是如果没有应用的话,可能两三天就忘记了。

所以,我现在是完全的信任何老师,并且完全有信心通过这4个月的学习,能够系统地掌握管理的知识或技能。

以上,就是我想跟你分享的几点学习管理课的心得。

以我的经验来看,在没有学过管理常识的人看来,有些道理看看就会,听听就懂,但是,真正实践起来还真没那么容易,最好是找到有结果的人带你,才有可能快速突破瓶颈

我是荔枝,希望这些可以帮助到你们,感兴趣的可以点关注我们一起学习进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