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否》:盛淑蘭遇人不淑,低嫁還被婆家欺負,流氓無賴的一家

今天在支付寶看到一個辯論活動,關於先買房還是先結婚的問題,這個問題如今也是確實是非常普遍的現實問題。

辯論雙方也是各不相讓,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一方說不買房何以成婚?成婚以後連個自己的住所都沒有,而且以後有了孩子,孩子上學的問題怎麼解決。另一方說,難道不買房就不成婚了?試問有多少人可以做到在婚前單靠自己的力量就能買下房子,非要這樣壓榨老人嗎?婚後一起努力賺錢,一起還房貸不好嗎?

《知否》:盛淑蘭遇人不淑,低嫁還被婆家欺負,流氓無賴的一家

其實,雙方都沒錯。試問,魚和熊掌怎麼兼得?答:養一隻會抓魚的熊咯。也許,沒有房子的愛情是辛苦的,但沒有愛情的房子,它是辛酸的。辛苦過後,仍是可以見到彩虹的,可辛酸過後,還是無盡的辛酸。

如果人可以做到將心比心,那也不會有這樣的劇情了。

我不欺負她,她不得欺負你嗎

《武林外傳》裡,白展堂跟佟湘玉好不容易在一起,白展堂就想賺一百兩銀子給佟湘玉安全感,可安全感並不是錢給的。佟湘玉要得只是感受到白展堂的溫柔,可以偶爾跟她說一下甜言蜜語,像普通情侶之間那樣,無奈白展堂最不擅長這個。

《知否》:盛淑蘭遇人不淑,低嫁還被婆家欺負,流氓無賴的一家

當初佟湘玉不回漢中老家,她本可以回去繼續當她的大小姐,過衣食無憂的省心日子,可是回到漢中就是回到了牢籠再也不快樂,而跟白展堂在一起,她擁有的才是快樂。

佟湘玉是客棧老闆娘,孃家又開鏢局,白展堂呢,雖然之前是盜聖,卻是個偷完又送回去的奇葩,而且已經退出江湖,現在就是個每月二錢銀子的小跑堂。兩人的身份差別確實是有些大,這也難怪他想賺錢。

其實他不止是想給佟湘玉安全感,他還想給自己一個交代,用來證明自己不是個靠女人的小白臉,是值得湘玉託付終身的男子漢。

後面,白展堂的娘白三娘來客棧,為什麼把佟湘玉折騰得半死不活,因為她是怕佟湘玉以後瞧不起自己兒子,所以白三娘就努力當一個惡婆婆,各種找湘玉的麻煩,髒活累活交給湘玉,還給湘玉定下各種不合理的規矩。

目的在於一個,那就是讓你記得別看你有錢,在你老公面前你還是得端茶倒水伺候相公孝順公婆叫你往東你不能往西的乖媳婦。

“我要是不對她狠點,她不得欺負到你頭上去了?”這是白展堂質問他孃的時候,她孃親口說的。可是,佟湘玉對白展堂是真的很好。

惡婆婆加混賬相公,這日子沒法過

《知否》裡,盛家在侑陽老家的姐姐淑蘭,雖不及明蘭家世卻也是當地的大戶人家,淑蘭嫁給了孫秀才。

孫秀才是真的斯文敗類中他佔了兩個字,敗類。原本,姓孫的這小子十二歲中了秀才,按理說是個神童,可惜後來他混到二三十歲還是個秀才,再無長進。

《知否》:盛淑蘭遇人不淑,低嫁還被婆家欺負,流氓無賴的一家

他家裡就一個寡母,靠給人漿洗衣服過日子,後來娶了淑蘭,靠淑蘭孃家的接濟,又是給鋪子,又是給銀子,又是給婆子(僕人),才過上體面的日子。

按理說,孫秀才跟他娘對淑蘭這個兒媳婦應該非常尊重才對,可是這娘倆偏偏是反其道而行之。孫秀才,沾花惹草跟妓院的女子有了孩子。而這個孫秀才他娘,對淑蘭挑三揀四,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對她沒一點好臉。

《知否》:盛淑蘭遇人不淑,低嫁還被婆家欺負,流氓無賴的一家

自詡什麼清流人家,苛待淑蘭,顯得自己多麼清高,不為金錢折腰。可事實上,又離不開淑蘭孃家的接濟,最後二人和離也是孫秀才和他娘得到了淑蘭一半的嫁妝才鬆口答應。

房子,彩禮,嫁妝,現在婚姻跟這些扯上密切的關係。我也曾經聽說過因為彩禮問題,一對有情人愣是被拆散的。

愛情,跟物質沒有關係。婚姻,卻離不開物質。畢竟,我們人非草木,不能擱那兒杵著就自給自足。你想想現實生活中,除了呼吸以外什麼不要錢。

不過,物質有錯嗎?它本身是沒錯的。誰不想過好日子呢?

有錯的是物質男/女,是愛慕虛榮壓榨男/女友錢包,只想同甘不想共苦的人。某綜藝節目上,不就上演了一出男子劈腿女友阿姨的戲碼嗎?女孩問:為什麼跟我分手,跟她在一起?嘉賓:因為她的臉比你的貴。

淑蘭的婆婆不知好歹有些可恨,但最可恨的還是那孫秀才。如果他能像白展堂一樣,心疼自己的媳婦他倆也不可能走到和離的這一步。最可怕的是這種孫秀才這種人,沒有本事不思進取,還窩裡橫的傢伙。

婚姻,歸根究底是兩個人的事。只要彼此相愛,彼此理解,一起努力奮鬥,該有多充實,等老了回想起來,該有多溫暖,這樣的感情該有多珍貴。

這日子也不是往有錢的方向過的,它應該去的是幸福的方向。

《知否》:盛淑蘭遇人不淑,低嫁還被婆家欺負,流氓無賴的一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