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編按語】“江口沉銀”遺址考古發掘目前共開展了三期,分別是2017年、2018年和2019年。
電子科技大學科研團隊自第一期考古發掘時就積極參與,持續跟進、深化研究,並不斷擴大探測範圍,繪製了更加完善的3D“藏寶圖”,發揮了電子信息技術的優勢,為水下考古探測作出了重要貢獻。本期回顧介紹一下2018年電子科技大學“黑科技”掃描“江口沉銀”遺址10萬平方米,發現岷江古河道的故事,以饗讀者。繼2017年電子科技大學科研團隊首次助力“江口沉銀”水下考古探測之後,2018年,該團隊再次出征,助力“江口沉銀”遺址第二期考古發掘。他們探測了超過10萬平方米,探測面積是第一期考古探測面積的數十倍。更為重要的是,他們通過分析”3D藏寶圖”,確認了岷江古河道的具體位置。
12000餘件文物出水。2018年4月20日,四川江口明末戰場遺址(江口沉銀遺址)2017-2018年度水下考古取得重大成果:
——首次出水明代蜀王金寶。據明史記載,皇子封親王,授金冊金寶。世子承襲王位,止授金冊,傳用金寶,也就是說每個藩王府只有唯一一枚金寶,因此較金冊顯得更為稀少和珍貴。本次發掘出水的這枚金寶雖然殘損,但可清楚辨識出印面的篆書“蜀”字,當來自蜀藩王府。
——首次挖出“三眼火銃”以及刀矛箭鏃等大量兵器,確認了江口為明代古戰場遺址;發現鐵篙和大量船釘,為沉船的存在提供了實物證據和重要線索;多枚大西政權銀錠出水,銘刻有雙流縣、灌縣、溫江縣、德陽縣、漢州縣(今廣漢縣)、綿竹縣等多個四川地名。
在本次發掘中,電子科技大學信息地學特色研究中心科研團隊(以下簡稱“探測團隊”)再次運用電子信息技術手段,為尋找“沉銀有利儲集區”做出了應有的貢獻,也為從總體上摸清江口沉銀遺址分佈範圍,確定古河道的準確位置並掌握了文物分佈規律奠定了基礎。
給江口做“CT”,探測超過10萬平米
助力“江口沉銀”水下考古的探測團隊,由電子科技大學資源與環境學院牽頭,與中國地質調查局成都地質調查中心、地球勘探與信息技術教育部重點實驗室、四川省核工業地質局282地質隊、重慶南江地質隊、四川省冶金水文隊、四川省地礦局106地質隊、勞雷工業有限公司、四川省冶金605地質隊、成都中海達衛星導航技術有限公司,共計10家地學領域的知名單位聯合組隊
,形成了強大的科研力量。該團隊採用水上電阻率成像法、兩棲地質雷達、高精度磁法、頻率域電磁法等綜合探測技術,對超過10萬平方米的探測區域進行了掃描成像,探測了古河道的位置,並綜合河床基岩起伏狀況進行分析,為“沉銀有利儲集區”的劃定提供了有力證據。
探測團隊在2017年“江口沉銀”一期考古工作中就積極參與,在江口沉銀遺址區開展了“CT”掃描試驗。在本次二期考古中,探測團隊進一步採用綜合探測方案,避免了單一技術手段在信息層面缺乏印證的缺陷,進一步提高了“3D藏寶圖”的精確度。團隊還開展了多源數據的綜合解譯與建模工作,使探測成果的可靠性有了極大提升。
團隊還改進了探測方法、研發探測裝備,研製了“水陸兩棲雷達”,實現了大規模漂纜式電阻率三維探測與成像,保證了水下探測的良好效果。“這次考古發掘的成果,為我們的方法提供了佐證,也對我們的理論模型進行了驗證。我們的理論判斷是基本準確的!”團隊技術負責人周軍博士說。
趕在汛期來臨之前,完成探測任務
2017年12月6日,周軍就帶領團隊駐紮江口鎮,展開大範圍的探測工作。本次探測的面積是2017年初的一期考古探測試驗面積的數十倍。僅在發掘區南段的一處測區就超過了2萬平方米。
團隊在該區域內沿著河流的方向,按照5米的線距設置了水上電阻率法測線18條;在垂直河道的方向,按照12米線距,設置兩棲電阻率成像和地質雷達探測剖面9條,較好地完成了對水下地層結構的探測任務。
“水下金屬文物的運動和富集規律與河道基岩的結構特徵有關,通常說來河流彎道中的‘凸岸’是有利於物質堆積的區段。”周軍說,“我們可以利用電阻率成像法等探測手段獲取河床基岩的三維結構模型,而模型中基岩構成的‘凸岸’區域就是我們要關注的重點。目前已經完成的水上電阻率探測剖面接近90條,這為我們判定岷江河道中哪些地方更有利於文物富集提供了最為重要的科學證據。”
在汛期來臨之前,團隊在府南河口與岷江大橋下游的工作區塊開展了大量試驗工作,並對接實際發掘情況對基岩結構、電磁感應異常的地方進行驗證。同時,在垂直河道的方向上設置若干條測線,以拓展“3D藏寶圖”所容納的區域範圍,並且進一步為“河床基岩結構模型”提供更多的細節特徵。
加強對整個遺址的保護、避免盜挖盜掘也是一項重要工作。而從總體上了解沉銀遺址的範圍,為規劃未來的發掘工作,尤其是為確定保護區域的具體邊界提供了科學依據,從而將使下一步的文物發掘和保護更有針對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