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因具备这三点,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因具备这三点,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奔走繁忙的生活中,我们经常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是多言善表、喜怒露面,一类是默不作声、喜怒不惊。我们常常关注活泼异常的人,却往往忽略了躲在角落的”默不作声“者。

当一个人变得安静,他的心就像是沉入深海之底,无论海面掀起多大的风浪,海底的水流依旧无法预测。

这个世上最可怕的不是那些一览无余的明面者,恰恰是面无波澜的隐藏者。他们可怕的地方不在于他们暗地里做了什么,而是你完全摸不透他的心到底在如何估算着这个世界。

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

默不作声的人,他们心思缜密,脸色未曾改变却谋略已涌上心头。对于一件事情,他们总是思索再三,发现可行后便悄然跟进,低调于人前。

可以这么说,这个社会成功的人大多是默不作声的发家致富者。

他们身上有这三点特征,决定了“君子藏器于身,待时而动”的性格。只为了等到时机成熟的那一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因具备这三点,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隐忍低调,暗中周旋

在《宫锁珠帘》中有这么一句台词:” 内心背负太多责任,小不忍则乱大谋,宫廷险恶,锋芒?我不是没有,只是要步步为营,否则步步惊心。“

回顾古代宫廷勾心斗角的剧情,我们发现,处处显露于人前的骄横者往往容易遭人暗算,甚至尸骨无存。

而那些善于隐藏自己性格,默不作声的人,常常活到最后,甚至荣登高位。不是因为他们胆怯无能,恰恰是因为”后悔一步,便是前进两步“。

越王勾践兵败后明面上“默不作声”,可暗中操练兵马,最终“三千越夹可吞吴”。司马懿身居曹魏大营明面上“默不作声”,可暗中培养自己的势力,最终“三国尽归司马氏”。

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因具备这三点,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能力上,他们谋虑无双,甚至异于常人。在性格上,他们懂得适时退让,保全自我的同时暗中蓄力,等待时机的来临。

可默不作声的隐忍很难,难在我们原本的人性上。许多人想“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所以经常会显摆自己的才干,炫耀自己的能力。

在职场上,这是大忌,也是命门之地。没有一个老板喜欢到处炫耀的员工,也没有一个同事喜欢才压众人的同级者。

现阶段,为何大学毕业的年轻人会处处碰壁?可以得出这么一个结果,那便是他们不懂得学会“隐忍”。

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因具备这三点,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心思缜密,审时度势

白岩松曾说:“年岁渐长,已经有权保持沉默。跟何况,众声喧哗的时代,我用嘴活着,也活在别人嘴里。”

现实的我们,不仅仅活在别人的嘴里,更活在别人的心里。而这里的“心”并不是喜欢的意思,而是“不忘”之意。

我有一个朋友,辗转多地终于进了一个公司。他刚开始到公司工作的时候还是一个新丁,没有经受社会磨砺的他心高气傲,同事对他的态度也是指指点点。

有一天,他发现自己工资被克扣了,多方打听才得知同事给他穿小鞋,甚至一度在背后攻击他。

痛定思痛之后,他用一晚上的时间扭转了自己的态度。从一个高调的青年人变成低调无声的苦干者,他的同事也渐渐放过了他。

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因具备这三点,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面对上司发下来的奖金,他不仅没有全额接受,而是把功劳都算在每个同事身上,用小恩小惠换来了安稳的工作时光。虽然那段过程很苦,可他依旧熬了过来。

不久的将来,当排挤他的同事依旧在底层时,他靠着自己的能力爬上了高管的位置,摆脱了昨日的束缚。

可以这么说,没有人天生喜欢默不作声。相反,由于他们在实力弱小的时候受过伤,所以不得不暂时选择“闭嘴”。

一个默不作声的人,可怕之处在于你看到了他给予你的表面恩惠,却猜不出他深层次的目的。他们以此为跳板,只为了朝一日如鱼得水,鱼跃龙门。

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因具备这三点,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为人专注,自律自坚

默不作声的人,他们仿佛远离了凡尘俗世,看起来与世无争。可现实是,他们比任何人都更擅长争斗。

他们争斗的底气来自于暗中积攒的实力。有人曾经做过这么一个对比,那些低调沉默者,往往成就更大,而这些成就来源于他们的特有品质——自律自坚。

晚清名臣李鸿章特别敬佩他的老师曾国藩,敬佩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曾国藩坚持写日记写了一辈子。

《淮南子》:“见一叶落而知岁之将暮,睹瓶中之冰而知天下之寒。”

你是怎样的人,从小事便能体现出来。而默不作声的人,最好的体现便是他们每日的作息习惯甚于常人,能忍常人之不能忍。

那些“默不作声”的人,因具备这三点,往往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他们在低调的选择中,坚守自己的一方天地。无论何时,只要是未成功之前,他们宁可在冷板凳上坚守,也不愿处于高光之下。

玉石只有经过长时间打磨才能初见光泽,宝剑经历了万火淬炼才锋芒异常,这段磨砺的时光叫专注,这段不服输的日子叫坚持。

回望人生的历程,我们终究会走向那段默不作声的时光。不管是因为看透世间繁华也好,还是经历生活困苦也罢。别把默不作声当做是一种懦弱,它就像是一颗种子,只要你坚持浇水播种,终究有一天会长成参天大树。

愿你能成就非凡,也能学会默不作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