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一鸣惊人背后的故事 细思有味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背后的故事

作者:灌木 (原创作品,剽窃自重)

成语一鸣惊人背后的故事 细思有味

(这幅图,送给百家号剽窃的孙子们。)

成语大家已经耳熟能详,不再赘述。直接上表对比一下故事来源。说明:出处可能还有更多,这里只列举我接触到的三个。

成语出处对比

出处

主人公及时代

谏臣

作者及时代

故事背景

隐语(劝言)

隐语(对答)

主人公振奋后采取措施及时间、效果

《韩非子·喻老》

楚庄王 春秋

右司马(伍举)

韩非子 战国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

有鸟止南方之阜,三年不翅,不飞不鸣,默然无声,此为何名?

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子释之,不谷知之矣。

处半年(时间),乃自听政,所废者十,所起者九,诛大臣五,举处士六(措施),而邦大治。举兵诛齐,败之徐州,胜晋于河雍,合诸侯于宋,遂霸天下(效果)。

《吕氏春秋·审应览》

荆(楚)庄王 春秋

成公贾

吕不韦 先秦

荆庄王立三年,不听而好讔(隐)。

有鸟止於南方之阜,三年不动不飞不鸣,是何鸟也?

有鸟止於南方之阜,其三年不动,将以定志意也;其不飞,将以长羽翼也;其不鸣,将以览民则也。是鸟虽无飞,飞将冲天;虽无鸣,鸣将骇人。贾出矣,不谷知之矣。

明日朝(时间),所进者五人,所退者十人(措施)。群臣大说,荆国之众相贺也。......成公贾之讔喻乎荆王,而荆国以霸(效果)。

《史记·滑稽列传》

齐威王 战国

淳于髡

司马迁 西汉

齐威王之时,喜隐,好为淫乐长夜之饮,沉湎不治,委政卿大夫。百官荒乱,诸侯并侵,国且危亡,在于旦暮,左右莫敢谏,淳于髡说之以隐。

国中有大鸟,止王之庭,三年不飞又不鸣,王知此鸟何也?

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于是(时间)乃朝诸县令长七十二人,赏一人,诛一人,奋兵而出(措施)。诸侯震惊,皆还齐侵地。威行三十六年(效果)。

思考:

1、故事主人公到底是谁?

A、从故事出现时间上,优先考虑前者,也就是春秋时期的楚庄王。

B、从逻辑上,有说法是楚庄王和齐威王两个人身上都发生了同样的事情。实际上齐威王和淳于髡也不太可靠。齐威王八年,楚加兵于齐,齐派淳于髡请救于赵,淳于髡多要礼物以完成使命。如此齐楚关系算不上好,齐威王是否愿意使用曾经楚王的典故来显示自己的英明呢?

2、谏臣是谁?

春秋战国时代,故事多有相悖。主人公有变之可能,其他人物在流传过程中发生改变的可能性更大。待考,或无需考。

3、《吕氏春秋》成书时曾经提出"一字千金"之说,鼓励纠错。而吕氏和韩非明显的冲突也应该有人知晓,何故无人驳?

A、吕氏欺世,名为鼓励纠错,实则无人敢言。

B、韩非有误,吕不韦是对的。

C、当时也已经没人能确认。

4、从成语本身看,司马迁的故事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说法更为流行。大V的不一定对,但是大V的影响力却是现实的。

灌木云:前有楚庄王后有齐威王,"一鸣惊人",常隐也。然君子固有不发尚需点醒,而常人则往往终于懈怠。被发不若自发。而以君子为不发者,其不识人也。有君子等被发者,其思迟也,或非真君子。

(灌木 2018-05-25)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