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國名,存在於西元前8世紀-前146年,東西地中海要衝

迦太基滅亡。公元前147年,迦太基城被羅馬軍夷為廢墟。

公元前三世紀七十年代,羅馬對外擴張,成為迦太基的勁敵,爆發了古代史上著名的三次“布匿戰爭”。

迦太基(Carthage)的建城時間比羅馬要早,據認為曾有居民七十萬人,佔地三百一十五公頃(3.15平方千米)。


現代學者一般採用公元前 814年建城之說。


腓尼基城邦-泰爾的移民橫渡地中海建立了迦太基,藉以作為大量販賣奴隸及海上貿易的中轉站。


傳說西元前814年,腓尼基人泰爾(Tyer)王國的狄多(Dido)公主因其兄庇格瑪裡翁在國王死後,排斥公主而獨攬大權。


為免遭迫害,狄多帶著財寶與僕人飄洋過海,在突尼斯灣登陸。


向柏柏人部落首領馬西塔尼求借一張牛皮之地棲身,得到應允;


她便把一張牛皮切成一根根細條,然後把細牛皮連在一起,在緊靠海邊的山丘上圍起一塊地皮,建起了迦太基城。


故而迦太基的衛城又叫柏薩意為“一張牛皮”。


迦太基主要是貴族寡頭式掌權,其中商業奴隸主與農業奴隸主這兩個統治階級間則往往有利害衝突。


最高行政官員有兩名,稱為蘇菲特,每年選舉產生,但選民限於富有的迦太基人,不過這兩位蘇菲特沒有兵權。


迦太基與羅馬一樣,設有元老院,由 300人組成。


元老院擁有立法權和決策權,成員任期終身。


並設有公民大會,但權力有限。


設有百人會議,共有成員 104人,負責監察和作出審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