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醴陵有故事」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再生,再到國瓷

「醴陵有故事」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再生,再到國瓷

醴陵釉下五彩瓷杯

釉下五彩瓷問世

公元1905年,清政府官員熊希齡(後任民國總理),胸懷實業救國之志,上奏慈禧太后御批10萬兩庫銀,會同醴籍舉人文俊鐸,廣納中外陶瓷英才,在醴陵立學堂、設公司、建官窯,使醴陵瓷業漸成規模,聲譽鵲起。並於1908年創造發明了舉世聞名的釉下五彩瓷。

這一當今最獨特的細瓷生產工藝,採用“三燒”的方法,即第一次用800℃~900℃的溫度將泥坯燒成素坯;然後用陶瓷顏料在素坯上作畫,畫畢後上釉(故稱釉下),爾後入窯用1380℃~1400℃高溫進行第二次燒製;出窯後對其進行校型、潔面,再次入窯用高溫煉出。其成品耐磨損,耐酸鹼,不褪色,不含鉛、鎘等對人體有害的微量元素,實屬環保、健康瓷。

釉下五彩工藝,突破釉下單彩的傳統技藝,運用紅、綠、藍、黃、黑五種原色料(故謂五彩),調配出豐富多彩的陶瓷繪畫色料,講究淡雅用色的表現手法採用雙勾分水的獨特技法,燒製而成的工藝瓷,其釉面晶瑩潤澤、釉胎白裡泛青,近乎寫真的效果,水靈通透、清新雅麗,給人以身心愉悅之感。

釉下五彩瓷問世後,從1909年到1915年間,先後在國內外賽會上獲諸多大獎。


「醴陵有故事」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再生,再到國瓷

1915年,獲美國舊金山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世博會)金獎

釉下五彩瓷的再生

新中國建立前後,醴陵瓷業日漸沒落,釉下五彩瓷工藝瀕臨失傳。政府決心重振醴陵瓷業,搶救和恢復發展釉下五彩瓷。湖南陶瓷研究所的技術員林家湖對釉下五彩瓷一片痴情,但對其關鍵技藝知之甚少。從1951年開始,他走工廠、下車間,尋訪原湖南瓷業學堂的陶瓷藝人。經過幾年的周折,終於找到並請出了唯一懂得釉下五彩技藝的吳壽祺,此時、吳已年近古稀。1955年吳壽祺被調到醴陵陶瓷研究所後,他將瀕臨失傳的釉下五彩瓷技藝毫無保留地傳授給年輕藝徒。自己又在繼承傳統的基礎上銳意創新,解決了釉下五彩瓷燒製週期長的難題,特別是在處理坯釉燒製和色料技術方面改革創新,作出了獨特貢獻。


「醴陵有故事」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再生,再到國瓷


當時的湖南陶研所,已是人才雲集,群賢畢至。彙集了吳壽祺、林家湖、鄧文科、丁華漢、徐協和、唐漢初、湯清海等大批釉下五彩瓷技藝人員,還培養出了支實力雄厚的陶藝新生力量。醴陵釉下五彩瓷,終於“退盡黃沙始到金”,重放出奪目的光輝!處在醴陵瓷業科研前沿的湖南陶研所,為後來以紅官窯為標誌的國瓷”生產儲備了充分的人才和技術。

紅官窯.國瓷


新中國成立後,瀕臨失傳的醴陵釉下五彩技藝在搶救中恢復了生命的活力。1958年4月,湖南陶研所接到為中央首長試製一批茶杯的任務,所長李維善組織彩繪工程師們在兩個月內拿出6種造型,先後4次送湖南省委鑑定。6月20日,省委電告,毛主席對醴陵生產的茶杯很滿意。這時,人們才知道是為毛主席做茶杯。後來,為紀念毛主席領導中國人民取得的偉大勝利,這種茶杯被命名為“勝利杯”。據李維善回憶,此後醴陵群力瓷廠多次為毛主席燒製生活用瓷:1971年為毛主席生產菸灰缸和餐具;1972年為中南海定製包括毛主席使用的生活用瓷1195件;1973年為毛主席試製帶蓋魚盤和淺底三大碗計140件;1974年最後為毛主席生產了一套以四季花瓷碗為代表的生活用瓷(後稱“毛瓷”)。據統計,醴陵共為毛主席生產生活用瓷1555件。


「醴陵有故事」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再生,再到國瓷


1974年,毛澤東最後一次回到家鄉湖南。湖南省委提議由醴陵燒製一批專供毛主席使用的瓷器,表達家鄉人民對毛主席的敬愛,同時也作為毛主席81歲生日的賀禮。醴陵接到這一任務後,成立了以李人中為首的彩繪設計小組,經過反覆研究,精心構思,設計並燒製出了紅月季、紅芙蓉、紅秋菊、紅臘梅四種花卉紋飾,分別代表了春夏秋冬的四季花瓷碗。春天的月季象徵紅紅火火,夏天的芙蓉寓意吉祥富貴,秋天的菊花蘊含健康長壽,冬天的梅花意為冰雪高潔。整套瓷器得到了毛主席的鐘愛。後來,世人將毛主席的生活用瓷稱之為“毛瓷”。


「醴陵有故事」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再生,再到國瓷


“毛瓷”的製造,把醴陵釉下五彩瓷的魅力發揮到了極致按照國家文物鑑賞專家李宴知的說法“毛瓷,代表了當時制瓷業的最高水平”。

毛瓷不僅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而且具有很高的收藏價值。1974年,一隻雙面五彩的四季花瓷碗價格是1.40元。到1997年,四季花瓷碗再次神秘面世,在拍賣會上經過一番激烈角逐,瓷碗最終以8.8萬元的價格成交。短短23年,單件瓷碗價格上的漲幅竟然超過了6萬多倍。一套毛主席生前使用過的瓷器,底價28萬元,最終被一位神秘買家以178萬元的高價買入。一時間一場紅色收藏熱席捲中國。


「醴陵有故事」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再生,再到國瓷



2001年,原國光集團成功再造毛瓷,並限量發行2001套。新版毛瓷做工精美,是中國各大博物館和收藏家爭相珍藏的對象,成為中國新時代瓷器百花園中的一朵奇葩。21世紀初,在胡天霏等專家的不懈努力下,破解了燒製高溫大紅色釉瓷器的難題,研製出極富中國文化內涵的高溫大紅瓷,被命名為“中國紅醴陵不僅為毛主席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生產了生活用瓷,還憑藉其晶瑩潤澤、環保健康的獨特技藝,為中南海、人民大會堂、天安門城樓、釣魚臺國賓館生產國家陳設瓷和國家宴會瓷,為鄧小平、江澤民、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生產對外交往的國家禮品瓷。故醴陵窯和醴陵瓷被分別稱為當代“紅官窯”和“國瓷”。


「醴陵有故事」之醴陵釉下五彩瓷的問世,再生,再到國瓷


200年,醴陵瓷器成功申報為國家地理標誌產品;2008年,醴陵釉下五彩燒製技藝被列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11年,醴陵被中國輕工業聯合會、中國陶瓷工業協會聯合授予“中國陶瓷歷史文化名城”稱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