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有顏寧,後有徐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又離開?

人才在國家之間的競爭中尤為重要,如果哪一個國家能夠吸引到大量的人才為之效力,那麼這個國家必然是蒸蒸日上的。

最好的例子就是美國,美國憑藉世界第一發達國家的地位,吸引了無數人才來美國進行科研、文化、經濟的各個領域做出貢獻,從而讓美國更加的強大,這是一個良性循環。

前有顏寧,後有徐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又離開?

中國對於人才的扶持培養力度也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而且中國的人口數量也眾多,但是現在中國的人才流失問題卻很嚴重。

有許多國內重點大學培養出來的人才,比如清華大學的顏寧、北京大學的許晨陽,這些人才最終都選擇了定居國外。而國內現在一些尖端科研領域也出現了青黃不接的情況,著實讓人憂心啊。

有人曾經做過統計,一九七零年到目前為止,有超過八成的留學生是有回國發展的意願的,這個數據看似令人高興。但是事實上,隨著時間推移願意回國的人數比例不斷在下降,超八成這個數據也是早期回國人數多撐出來的。

前有顏寧,後有徐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又離開?

甚至有數據顯示,在18年的前往美國留學的博士中,百分之八十都決定不回國留在美國,到底是什麼原因造成了這種現象,也許我們可以通過顏寧與徐晨陽的例子得知一些始末。

顏寧和徐晨陽的經歷很相似,都是同齡人中的佼佼者,分別考上了清華大學和北京大學,學成畢業後前往美國深造。

在美國他們兩人憑藉自身的努力也依然是熠熠生輝,收穫了不少科研領域大的獎項。顏寧和徐晨陽並不是一開始就決定留在美國,兩人也有回國的經歷,分別選擇返回自己的母校任職繼續科研。

但最後兩人還是接受了國外知名大學的邀請,並決定留在國外。我們或許不應該再去對他們的行為進行苛責,而是應該好好思考一下國內留不住這些人才的原因。

前有顏寧,後有徐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又離開?

我個人覺得可以從國內和國外兩個方面來進行分析:

· 國內

理性的說,國內的科研環境相比於國外一些發達國家是較為浮躁一些,是不是會出現一些學術造假、抄襲的新聞,像前幾年鬧得沸沸揚揚的翟天臨就是個很的例子。

而且國內對於這些學術造假、抄襲,並沒有很好地制定法律去追責,導致這種學術不良成本太低。同時雖然我國投入的科研經費巨大,但分配不均勻,一些年輕的科研人員、學者往往分到的資金很少,難以支撐科研。

· 國外

國外和國內相比最有優勢的一點應該是高福利制度,雖然國內也在抓緊建設了,但這畢竟需要一定時間。

在國外就不會出現按資歷分配資金的情況,只要你有實力你就可以獲得資金支持科研,或許這也是許多較年輕的人才喜歡留在美國這種發達國家的原因吧。

而且說到生活成本,國內房價居高不下,比國外要高出很多。還有其他一些吃穿行方面,發達國憑藉其多發展很多年的資本,相比於國內都更有優勢。

前有顏寧,後有徐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又離開?

分析完原因,我想說雖然中國現在人才流失問題還很嚴重,但是我相信隨著中國的發展一定會變得越來越好留住更多的人才。今年我們也可以發現國內的變化,例如對於學術造假、抄襲抓的更嚴了。

希望國內也可以培養出更多科研人才來,讓我們的祖國更加強大,廣大家長也要注重從小培養孩子的一些科研方面的能力,比如說開拓思維、創造性思維等等。

培養這些能力其實可以從讓孩子學習一些興趣愛好做起,比如學習美術對培養創造性思維就很好。因為孩子在畫畫的時候,可以在紙上隨心的調配色彩,畫出自己心中所想。

前有顏寧,後有徐晨陽,為何人才回國又離開?

在這裡也推薦一個學習美術入門比較好的網課,叫做小熊美術AI課。這個課程內容是針對3-8歲孩子研發的,比較能激發孩子對美術的興趣。而且結合了AI技術的同時也配備了專業老師,讓孩子入門美術無憂。

最後希望將來能有更多的人才留在祖國效力,大家對於國內人才流失的問題有什麼想法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