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中,如果清军以弓箭为主要武器能打赢英军吗?

喜阴不喜光


不能,满清统治的实质已经决定不能。

满清就是少数满清贵族奴隶整个汉人族群的统治,八旗是皇帝的奴才,而整个汉人群体实质是八旗贵族的奴隶,即使在统治过程中粉饰的再好,也无法改变这个实质。这样也决定了在满清的统治过程中是不可能将绝大多数力量用于对抗外敌,它必须时时刻刻严防汉族势力崛起。更何况到了1840年,曾经的八旗早已经堕落的马不能骑、箭不能射,而在三藩之乱之中大放光彩的绿营也早已丧失斗志。满清更是不可能发动群众抵抗英军,因为生怕武装起来的汉人调转枪头打他们自己(实际上后来的辛亥革命也证明了这点)。

满清军队无论使用什么武器,都无法改变没有斗志的事实,无论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是第二次,甚至后来的甲午战争、八国联军侵华等均已经证明了这点。每一次清军的溃败并不是在对射阶段,而是当这些外国军队端起刺刀开始冲锋时,不敢肉搏的清军就会溃散而去。要知道同期的祖鲁战争中,就是那些穿着兽皮的原始人还曾全歼英军,甚至在后来的阿富汗中,数万英军更是全军覆没。可以说在满清的愚昧统治下,老百姓不敢发动,军队毫无战斗力,官员更是奉行少说话多磕头,这样的一个政府,这样政府下的军队是不可能打赢近现代组织下的英军的。

其实看看沙特联军的表现就能知道,即使有飞机坦克,不照样败给手拿步枪的胡塞武装吗?


历史堆中的胖子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要看是第一次鸦片战争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这个不能一概而论。

总体来说,第二次鸦片战争时代,武器技术又有很大提升,出现了更为先进的野炮,可以发射先进的榴弹,而不是之前的实心弹。

著名的八里桥战役中,僧格林沁采用骑兵冲击,结果:骑兵到达联军1000 余米处,联军开炮发射,炮弹纷纷在人群中爆炸,炮弹内上百枚钢珠四射,半径 30 米内的清军中弹纷纷倒地,损失近半。

由此,洋人步兵战术开始侧重于火炮,而不是火枪作战。

而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洋人真正存在巨大优势的就是火炮。

洋人火炮的射程、精度、射速都有不小的优势,导致海战基本全胜,打固定炮台也是占尽上风。

然而,因为当时洋人的火炮性能较差,洋人仍然高度依赖步枪战术。

第一次鸦片战争期间,洋人的火枪仍然是伯克式前装滑膛燧发枪,只有少量士兵装备比较先进的布伦士威克式前装滑膛击发枪。

根据双方战术的分析,陆战如果抛去火炮的差距,清军敢于拼命,依靠人数的绝对优势依靠弓箭和冷兵器,还是完全可以同英军决战的。

这是因为,英军火枪的火力很弱,虽强于清军的火绳枪,但相对弓箭并没有压倒性优势。

虽然燧发枪的射程较远,但装弹繁琐,射速太慢,精度不高,又不能才恶劣天气比如大雨天使用。

自然,如果是弓箭手和燧发枪手数量相同,一对一,弓箭手自然要完蛋。

但清军的兵力有绝对优势,只要愿意打,研究出相应的战术,还是可以决战的。

话说回来,当时英国人也不是天下无敌,在很多殖民地都被当地土著打的稀里哗啦,因为武器毕竟还不是那么好。

但清军步兵基本遇到英国人,就撒丫子跑了,也就谈不上武器好坏。

不过,到了第二次鸦片战争,情况就不同了。

当时英法联军都装备了先进的线膛枪,精度有很大提高,有效射程也从200米扩大到300米。

由此,步兵的杀伤效率有着本质的提升,不再是只能依靠排枪杀人了。

此时,清军射程只有70米的弓箭和100米的火绳枪,就很难对抗了。

在 1856 年克里米亚战争中,英法联军使用的线膛枪与沙俄部队装备的滑膛枪对峙,英法联军在 300 米处开枪时,俄国军队不得不顶着枪林弹雨跑到离敌军阵地 200 米处才能组成阵型射击,伤亡惨重。

由于武器存在代差,如果对方再有一定的数量,比如数千人,上万人,依靠老旧的武器军队,即便人数有几倍优势,也未必能够获得什么进展。

所以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双方伤亡往往非常悬殊。

八里桥,清军伤亡1200人,而法军死亡3人,受伤17人,英军死亡2人,受伤29人。

打个比方,这就像《投名状》里面舒城之战,土匪用人命去拼对方的火枪优势。这种打法,绝大部分军队是做不到的,因为根本没有士兵会这样去送死。


萨沙


当然不可能。热兵器取代冷兵器是军事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火枪必然取代弓箭,顺之则昌,逆之则亡。英国历史上也曾经有非常优秀的弓箭手部队——威尔士长弓手,在英法百年战争初期重创了法国重骑兵。然而这并未能阻止火枪以更远的射程、更大的威力、更高的生产效率和更快的掌握速度逐渐将其取代。

英国和中国一样曾经有优秀的弓箭手部队,但最终被火枪取代

用弓箭打败火器的例子不是没有,最典型的就是明清战争时期,由于当时明王朝的军事系统已经极度腐败,军工生产部门不能为军队提供保证质量的火器,威力低下且容易炸膛;军队素质低下,经常在射程外发射,不但徒劳无功还给了敌人近战的机会。正是在这种特殊的条件下,后金弓箭手才可以配合其他兵种(注意不可能是纯粹的弓箭手部队),一次又一次地击败装备了大量火枪的明军。



但是一旦这些特殊条件不存在了,弓箭手压制火器部队就不可能了。例如浑河之战中,面对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明军浙江兵,后金军就遭到火器大量杀伤,最后是靠绝对的兵力优势,以重装甲兵多次突击,才终于在浙江兵耗尽火药后将其歼灭。



但是鸦片战争时期,火器比明清战争时期发生了质的飞跃。其实当时清军在多次战争中也充分认识到了火器威力,部队火器装备率远远超过弓箭,只是火器质量和作战方式都远远落后于英军,才遭到了惨败。如果换成弓箭,只会输的更惨,毕竟这又不是横店模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