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为什么觉得“万里长城万里空”,长城的防御价值没有用吗?

华英雄说历史


看过大型历史剧《康熙王朝》的朋友肯定对康熙巡视长城,无意中发现张廷玉诗句那一幕印象深刻。

这首诗一反常态,没有像历朝历代文人墨客那样歌颂长城的功德,而是站在客观的角度对长城进行思考,一句“百世英雄百世梦,万里长城万里空”直接表明对长城真正的看法。

长城真正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首先要说明的是长城有防御价值,并且在古代抵御游牧民族入侵发挥了一定作用。但很明显,一个朝代能否抵御住游牧民族南下并不是依赖一条看似雄伟的长城,而是看这个朝代这个国家的整体实力。

我们现在看到的长城大部分都是明朝在原先长城的基础上扩建修缮的。明朝初期,永乐大帝可以重镇汉家雄风,跨长城驱千里,痛击阿鲁台。

即使在《明实录》中满篇劣迹的明武宗也能远盾千里,在游牧民族面前耀武扬威。

而叩门天子朱祁镇时期却沦为阶下囚美名其曰“天子被狩”,朱载坖时期鞑靼俺答竟能跨过河套,直逼京师,在外围烧杀抢掠,最后逼迫明朝开放边关贸易,美名其曰“俺答封贡”。

1644年清军入关之前还有五次入关行动,严重的时候竟然直接进入山东,刃藩王,掠物资,俘获大量人口出关。带领这些物资和人口在芦(卢)沟桥上大摇大摆的渡河十天,沿途明军和前来勤王的军队竟然没有一个敢出城阻击一下。

取长城精神,弃长城思维

这些时候长城的作用何在?所以说长城真正能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长城真正发挥的作用不过相当于高速公路上的一条减速带而已。明朝的长城不仅没有抵御住游牧民族的南下,反而把自己的领土疆域牢牢的框定在长城之内,更丧失了开疆扩土的武力精神,只能用一句“天子守国门”自我安慰。

康熙曾经下令清朝后世之君永远不得修长城,其实这和康熙时期下令清朝只减赋永不加赋一样,提前为天下百姓吃了一个定心丸,

把历朝历代受苦受难的苍生从长城这项大工程中解放出来,颇有一番收买人心的味道。

清朝没有必要大修长城

同时,古代大修长城主要是抵御游牧民族的入侵,明朝大修长城是为了抵御蒙古族南下,而皇太子时期蒙古帝国的最后一任大汉就已经臣服清朝,当察哈尔林丹汗的儿子双手奉上传国玉玺时蒙古帝国便永远消失,蒙古各部落已经变成一盘散沙。

常言道,明修长城清修庙,清朝几代人通过满蒙联姻,二者利益已经融为一体,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关系。劳民伤财的大修长城远远没有在避暑山庄和蒙古亲王把酒言欢联络关系来的轻巧。

其实说清朝没有修长城也是不准确的,康熙之后还是对长城进行了些许修缮,只是没有像明朝那样用举国之力就为打造一条防御游牧民族南下的城墙。

长城真正的作用依赖于国家的强弱

可以看出,清朝没有必要重新修缮已经合格的长城,而长城能不能抵御住游牧民族的入侵和长城本身的关系并不大,长城已经发挥自己最大的作用,主要还是看这个朝代的综合国力。

时至今日,长城已经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脊梁,是我们在国际上打出的一张响亮名片,长城代表着古代中国劳动人民的勤劳和捍卫领土的决心,已不再是冷兵器时代的重要防线。


明月清风阁


我是萨沙,我来回答。


很多人认为长城就是马奇诺防线,完全依靠一道城墙彻底阻拦蒙古骑兵。

其实这是荒谬的。

大漠游牧民族,并不是连马镫都没有北美印第安人,具有一定的攻坚能力。

况且,长城既然号称万里,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总有地方容易被突破。

长城其实只是一个战略上的缓冲,将游牧民族骑兵阻挡在长城一线一段时间,便于中原王朝的兵力集结应对,仅此而已。

这是瓦解游牧骑兵机动力的必要工事,在古代还是很有意义的。

但是,这不是说有了长城面对游牧民族就万无一失了,前提是中原王朝能够集结大量部队,拦阻骑兵军团。

如果中原王朝没这个实力,那么长城的拦阻也没有意义。



至于满清对于蒙古是一个缓慢的征服过程。

蒙古分为鞑靼和瓦剌。

其中鞑靼在东部,分为察哈尔、土默特、科尔沁(含喀喇沁)、鄂尔多斯等部。

鞑靼蒙古在明代,实力已经相当衰弱,对大明不能构成什么威胁。

大家都知道土木堡战役,蒙古人是瓦剌,并非鞑靼。

到满清崛起以后,鞑靼的领袖为察哈尔部的大汗林丹汗,是蒙古最后一任的大汗。

当时鞑靼的力量已经不足以和满清对抗,林丹汗最终被打的裸奔到甘肃后病死。

归属林丹汗的科尔沁部、土默特部、鄂尔多斯部先后投靠满清。林丹汗死后,他的儿子率领察哈尔部残部,也归顺满清,后康熙时期有3000人反叛被镇压。

满清对于鞑靼蒙古的征服,并不仅仅是武力镇压,还有高层的联姻。

皇太极本人在1625年娶了科尔沁部寨桑之次女布木布泰(孝庄文皇后)为妾。

满清和鞑靼蒙古高层联姻非常多,等于是联合蒙古一同对付汉人。

这在以往是不存在的事情。

在大明眼中,蒙古属于鞑靼,这同北魏蔑称柔然为蠕蠕没什么区别。鞑靼在当年明代的书籍中,是一种野蛮无知的民族,同野兽差不多。明代史书多以“人面兽心”来形容,不存在公开的皇族通婚。

而鞑靼既然已经和蛮族高层联姻,原则上就不用武力进入了满清统治高层。

既然如此,鞑靼为什么要和满清对着干呢?他们本来就是利益共同体。



但对付瓦剌则没这么简单。

搞定漠南蒙古以后,还有漠西蒙古瓦剌,以及漠北蒙古喀尔喀。

我们先看看瓦剌,

瓦剌分为四大部:杜尔伯特(绰罗斯氏)、准噶尔(绰罗斯氏)、和硕特(成吉思汗二弟合撒儿之后)、土尔扈特。

准噶尔强大以后,土尔扈特被迫从新疆逃到伏尔加河流域,脱离中国境内。

而噶尔丹和杜尔伯特同满清,一直激战到乾隆时期。

为什么他们最终会失败,其实原因也不复杂。

随着科技的进步,农耕民族越来越强,乾隆初期中国人口已经接近2亿,到末期已经达到3亿。而明代人口顶峰时期,也不超过1亿5000万。


同时,清军准备火器的数量越来越多。在乾隆时期讨伐准噶尔残部的战役中,清军很多部队火器比率很高,100名士兵中就有火器手75人,还准备不少火炮。

而即便是康熙时代,清军也大量装备火炮,作为对付准噶尔的火力支柱。

这些都是明代所不具备的。



其实随着科技的发展,农耕民族必然越来越强,游牧骑兵肯定越来越弱,这是客观历史的规律。


至于漠北蒙古喀尔喀的土谢图汗部、赛音诺颜部、车臣汗部和札萨克图汗部,也起不了什么风浪。

在准噶尔的噶尔丹试图统一蒙古时期,喀尔喀遭到大举进攻。

这四部实力都不强,都被被击溃,被迫南下投靠满清。所以漠北蒙古形式上是归属满清,还是雍正时期的事情,直到清朝末期被沙俄扶持独立。



换句话说,满清搞定蒙古的威胁,是乾隆时期的时期。

而众所周知,满清所谓的“康乾盛世”以后,帝国就开始衰败,最终一蹶不振。

那么,1616年努尔哈赤建立后金政权以后,到乾隆时期的1758年才大体搞定蒙古各部,前后花费了130多年时间,这能叫做轻松吗?


而清末首先是外蒙古独立出去,随后内蒙古也摇摇欲坠,独立势力,也就是满清时代的内蒙古王宫不断闹事。抗战期间,他们甚至成立了伪内蒙古国,直接将内蒙古独立出去大半。

如果抗战最终中国没有胜利,内蒙古也丢掉了。

这些都是满清留下的坑。


萨沙


“万里长城万里空”是康熙巡视长城时,看到的张廷玉写在长城上的诗,其中的一句“万里长城万里空,百世英雄百世梦”说明了一个王朝的兴亡不是一座城墙能抵挡得住的,很认可张廷玉的看法。



长城真的那么有用吗?

长城字秦始皇劳民伤财修建以来,在抵御北方游牧部落的入侵是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也从来没有挡住他们的铁蹄,经常的南下抢掠中原百姓的财物,汉朝时期不得不采取和亲的方式来避免匈奴的入侵。


唐朝时期,突厥一直骚扰边境,北宋被契丹压制,南宋更是灭于蒙古的铁骑之下,明朝又花费巨资修长城, 也不免被鞑靼侵略,由此可见,万里长城万里空,还真是这么回事。



历朝历代的灭亡都是自身的原因造成的,而非靠一座长城

从秦朝至清朝,那些被外族占领的朝代,都是其自身的腐败造成的,像魏晋南北朝时期的“五胡乱华”,就是由西晋的“八王之乱”内部互相残杀,使得关外的胡人势力趁机而入,导致北方的中原地区被胡人瓜分,中国历史进入最黑暗的时期。


北宋时期,保守派与改革派斗来都去,你方唱罢我登台,最后把自己作死,后来又中了金人的奸计,联合起来灭了辽国,从而使得金国没有了对手,一国独大,最后反过来吃掉了北宋,也为后来的元朝充当了掘墓人。



明朝末年同样如此,东林党人与阉党斗得你死我活,从而造成国内矛盾尖锐,民不聊生,受压迫的人民只得起来斗争,就爆发了李自成的农民起义,明朝在里外夹击下兵败如山倒,很快就被李自成消灭了。


但李自成毕竟目光短浅,远不是满清的对手,又很快的被消灭,自此长城内外都是满清的地盘了。


民心国力才是永不倒的铜墙铁壁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都把长城作为一睹城墙,认为城墙修的结实就可以高枕无忧了,殊不知长城就是摆在那里的一条长长的关隘,没有飞不过去的鸟,再厚的城墙也有被攻破的时候。



但比长城更有价值的是民心和国力,最坚固的城墙其实是人心,只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只有自身的强大,长城才能变成摧不跨的铜墙铁壁,不战而屈人之兵是最好的防御,屈人之兵靠的是强大的国防实力,而不是长城。


康熙作为清王朝的统治者,前半生一直在打仗,也打了很多的胜仗,他觉得用武力可以征服天下,可是后来,天下基本太平了,而新的问题却层出不穷,吏治腐败、国库亏空,朝堂上官员们结党营私,皇子们争权夺位,把他搞得焦头烂额,自顾不暇。


修理长城,那得用大把的钱去砸,势必劳民伤财,加重老百姓的负担,而关外的满、蒙以及西北的甘肃、青海、新疆都在他的管辖之下,长城已由边墙变为内墙,已无实质性的防御意义了,也就没必要花巨资去做那得不偿失的事情了。



康熙对于治国理政有了新的认识,维护国家统一不是靠一座长城就一劳永逸了,靠的是民心,得民心者得天下,没有了国力民心这道钢铁长城,那真就是“万里长城万里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