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原本是智慧與能力的代名詞,現在卻成了“社會底層中學歷較高的人”,隨著大學擴招不斷推進,博士生數量也跟著上升,傳統的導師制向老闆制轉型,卻又在短時間內顯得不倫不類,怪相叢生。面對博士這一頭銜,雖然外界有推崇敬畏者,但也不乏鄙夷譏諷者,有人曾笑言,“博士生”已經開始向“博士工”轉化,成為與“農民工”、“技工”並列的中國經濟社會轉型期三大工種。博士,究竟去哪兒,這個課題可能是所有博士生做過的所有課題中最棘手最令人不安的一個。香銷冷雨簾襟落,提階上,空廊迴風,憶艾郎,前日曾共沐,暖手同遊,夢驚尤在枕邊,孤影嘆單,冷暖心知。
一、經濟壓力
目前,我國博士教育的經費主要包括生活補助、科研經費、獎學金、培訓撥款、研究撥款、出國訪問、教育基金等部分,但數量上嚴重不足,博士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了窮博士。“沒錢,自己抬不起頭來,”29歲的王濤平靜地說,“根本不奢望能在博士期間找對象,如果我19歲,我可以帶女孩吃路邊攤,買廉價的塑料花鬨她開心,可是我已經29歲了,不光女孩不吃這一套,就是自己也沒臉再這麼做。” 國外有的明確規定導師課題經費中1/3要用來培養學生,而我國在政策層面完全把博導的教學和科研分開了。導師要支付學生各種費用,只能去拉很多簡單的直接服務社會的課題,多由博士生完成。博士生水平因而難以提高。
“維持人際交往很吃力”,25歲的劉軍如是說,“每天只能喝喝樓下免費的熱水,一日三餐去食堂吃個簡餐,買書的錢可能都要從自己牙縫裡省,哪天買書了,自己都會不好意思出來吃飯,買個大餅雞蛋湊合一頓就得了。和同學一起出去聚餐儘量不主動買單”。某211院校一名文學系博士在接受採訪時稱,“每個月只有1300元的補助,基本沒有多餘的娛樂活動。”因此,除了給老闆做課題以外,他還悄悄地在外做一份“沒有任何學術含量的兼職”。理工科院系的博士待遇要好一些,尤其是導師的橫向項目比較多的時候,“導師會象徵性地發點錢,”某985院校電機系的一名博士說,“有時候每個月能拿到2000元左右。”經濟壓力不可避免導致博士生不得不將主要精力放在謀求生存上,從而影響其個人長遠發展規劃。而且,當他們看到自己的本科同學有房子有車子有孩子的時候,心裡的不平衡感也自然產生,這是人之常情,”都是學生,既然選擇了學術,還想什麼錢!”然而卻讓當事者備受煎熬。尤其是全脫產女博士,更是“白天愁論文,晚上愁嫁人”。
在“越讀越窮、越窮越讀”的怪圈背後,是博士生們在尷尬質疑中堅守的“風骨”,“錢算什麼,現代人的膚淺功利造就了探明匆忙無趣的生活,他們根本就不明白人生的真諦,”一位北方985高校的博士生說道,“他們活的愚昧淺薄,跟他們交流都沒有什麼共同語言!”這樣多少有些尷尬無力的“劃線聲明”多多少少是每一個選擇讀博的學生內心所秉持的,靈魂的高貴也是他們懸浮“優越感”的來源,然而性格決定社交,能力決定財富,學識決定知識儲備,境界決定人生格局,這四者並沒有誰高誰低,也沒有矛盾的地方,只是人生活的不同層面,單單拿“學問”來壓“財富”,不僅不在一個層面,而且顯得有氣急敗壞的隱含情緒在裡面。
二、科研壓力
發論文幾乎是整個博士生涯中最重要的壓力,而在導師缺乏學術指導,各實驗室科研條件又參差不齊的境況下,何時能出成果,沒人心裡有底。曾有一個月,985高校生物工程專業博士研究生張峰每天在實驗室忙碌到12點才回寢室,直到凌晨兩三點都睡不著,極度焦慮。“已經是博士第五年了,論文一直被導師拖著,現在底下的學弟學妹都以為我是團隊中老師級的人物,然而我卻連畢業的基本要求都沒達到。”
由於文科博士的論文一般要求發表在國內核心期刊上,因此難度小了很多,但卻摻了許多雜質。就讀於華北地區一所大學的文科博士生許嘉即將完成學校規定的3篇論文,但卻要支付一萬多元“版面費”。“論文不是你想中,想中就能中”,思政專業的李強說,“像我們這些無所謂質量高低的文章,只有版式漂亮與否,論文深度真不是甄別的標準,提‘中國夢’了就滿本的‘中國夢’,提‘美麗中國’就滿篇的‘美麗中國’,有深度的東西編輯不需要,只是指望著一味迎合潮流”。
交錢發論文已成公開的秘密。博士生對發論文的需求旺盛,而雜誌社也自負盈虧,急需尋求經濟來源,於是便孕育出了搭橋牽線的特殊中介——“校園代理”。有不少博士生在課餘從事此行當,以此賺取生活費。一般而言,國家級核心期刊的一篇論文版面費為三四千元,而代理能從中賺取約10%。為了湊成生意,代理需要在校園張貼廣告,一旦廣為人知,客源便不是問題。而代理所能聯繫的期刊也五花八門,“只要有錢,再難的事都好辦。”一位曾經從事代理的學生說。“這裡面也有一些不公正的因素”,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博三學生透露,“一般致力於學術的並不擅長髮文章,而真正擅長髮文章的有很多對學術實際上並不感興趣。”
三、就業壓力
“就我的這個專業來說,主要的就業方向就是進高校或者科研院所。但現在很多重點高校和科研院所都願意要‘海歸’博士,像我們這樣的土博士很難找到滿意的工作。”鄧飛表示,與本科生、碩士生相比,博士生的就業渠道要更窄一些。“目前,社會科學類博士生最主要的畢業去向是高校、黨校與社科院,”魏成說,“雖然一些企業對博士也有需求,但博士進企業沒什麼優勢,很多時候待遇還不如一名工作了幾年的本科生。“趙航在博一就選擇了去政府機關掛職,為以後的工作打好鋪墊,然而,讓他沒想到的是,儘管已經動用了種種關係,但是當他來機關上班的第一天,他的領導就當著他的面對其他人說:“怎麼叫個博士來,現在這年頭,博士只會產文字垃圾和數據垃圾,博士不如碩士,碩士不如本科。”
日前發佈的《中國博士質量報告》指出,我國博士就業渠道較窄,高校及科研機構成為博士畢業後的主要去處。據統計,有43.9%的博士生選擇進入高等院校進行教學和科研工作,加上科研院所10.8%和“博士後”2.9%接近60%的博士生在畢業後繼續從事科研與教學工作。近年,擁有高學歷的博士畢業生越來越多地進入各級政府和國家機關,超過5.2%的博士畢業生參與到社會管理和建設的各個方面。此外,出國繼續深造人數也佔到了相當的比例,達到了畢業生總人數的2.9%。
博士生就業壓力既來自於僱主群體對博士群體的偏見,也來自於博士群體內部的對外界的排斥。在僱主群體看來,博士生是呆板、木訥、羸弱、傲嬌的代名詞,選擇他們一是會受到更多的質疑,二是會產出更低的效益;而在博士群體自我看來,如果博士畢業後從事純維持性的勞動工作,如進入企業、進入基層公務員隊伍等是對他們和他們所代表的知識儲備的一種羞辱。近年來,在越來越大的就業壓力下,大多數博士生都選擇了越來越低微的職位,“現在高校的職位都已經快飽和了,一本、二本甚至三本院校的教職都被985高校的內地博士佔據”王躍說,“現在只要能有個工作就好,有個街道的差事就不錯了,好多同學甚至都選擇去中學當了老師。”
四、社交壓力
“整天除了做飯就是睡懶覺!”李璐本碩博連讀後,已經很難找到學術研究的動力了。“讀了3年的博士,做了3年的飯,沒去過食堂,還樂此不彼”,這是何軍身邊一些女博士生的真實寫照。李璐介紹,女博士生更生活化一些,但是無論如何,這些被稱為“第三性”的未婚女博士生都是孤獨苦悶的。她們本想在自己的專業領域有所成就,而現實卻讓她們感到無奈無助。男博士生們則大多以看電影、電視劇來消磨時間。張弛說,有時候兩三個同學一起通宵看電視劇,“只是跟本科生相比,很少有玩遊戲的而已”。張弛說,博士生群體是大學裡最苦悶的一族。人文社會學科的博士生大多沒有導師安排的課題做,平時又很難得到導師的指導,大部分時間都感覺很閒。
對於年齡普遍超過25歲的博士生而言,最大的賭博莫過於今日的付出與明日的收穫是否成正比,“博士”也往往成了“搏仕”。由於所在的大學並不在211之列,很多博士補助標準仍停留在上世紀水準。於今日的消費水平而言,杯水車薪。由於近年來新增的博士學位授予單位大多集中在非211省屬地方高校,因此,“收入不及低保戶”的博士也越來越多。“同學聚會時,最囊中羞澀的必定是還在讀博的,久而久之,我開始逃避這種聚會。”有博士在論壇上說,社交壓力由此產生。
無論是校園內還是校園外,博士生群體都是最沉默寡言的群體,一方面,囿於年齡和自傲,博士生內心深處不屑於與自己志不同道不合的低學歷群體交流,另一方面,囿於經濟壓力與就業壓力,過分的自尊又讓博士生在內心深處羞於與其他人進行交流,再一方面,囿於科研壓力,尚存理想主義與治學主義的博士生群體也沒有過多的時間與平臺滿足社交的需求。久而久之,書面化的口語交流方式、執拗的價值觀與行為準則、嚴肅的面部表情、僵硬的接話途徑使得博士生越來越難融入社會,融入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