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浪》被刷屏,这才是应该有的营销姿势

昨天是五四青年节,B站的宣传片《后浪》被刷屏,“后浪”一度成为热词,网络上甚至出现了反对的声音,围绕主题、受众等产生了巨大争议。

转发的许多人,之前并不知道B站,之后也不会上B站,甚至转发、观赏的时候并不知道视频的主人,现在依然说不出关于B站的一二三来。

但作为营销人,我依然觉得这是一部成功的广告片,是一个远比“×××,羊羊羊”、“××网,啥都有”一类高音喇叭式的广告来得高明。它让许多人产生了共鸣,也让许多不知道B站的人开始关注B站。从这个意义上说,《后浪》是一支成功的广告。

“出圈”: 一次深度的社会互动

Bilibili又叫B站,和当年A站(AcFun)一样,都是从二次元起家的,以ACG(动画、漫画、游戏 )内容创作与分享为主的视频网站 。逐步成为年轻人的聚集地。经过十余年的发展,构建了一个源源不断产生优质内容的生态系统 。其内容已经逐步演化,和初创时期相比,消费人群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触手已经伸向了更大年龄人群。从品牌的公共关系角度看,B站迫切需要一次与社会的深度互动,以宣示自己的价值观,扩大品牌影响力。2019年的宣传片《干杯》,已经明显的表达了这种意愿,可惜其主题曲对大部分而言依然晦涩难懂,播出平台的选择也不如《后浪》考虑得周全。

淹没在五一长假中五四青年节,老年人已经不感兴趣,00后显然也不关心,只有目前的中年人,受五四精神影响过,有可回忆的青春,最有可能讨论这个话题。

数据显示,不同年龄段人群主要使用的信息与交流平台不同。18到29岁,B站、QQ、小红书、抖音等;30到49岁,微博、微信、爱奇艺、抖音等;50到69岁,微博、微信、电视等。B站选择在《新闻联播》之前首播,意图十分明显。

实际上,从各方反应来看,B站做了这条刷屏级的推广视频,就是为了“破圈”,中年人转发,正是B站的初衷吧。演讲者何冰是60后,演讲的内容,主要针对的也是中年人。Bilbili就是为了让中年人在微信朋友圈这个大池子中刷屏,进而使更多人关注B站,导流到B站。

争议:极具冲击力的品牌保鲜

品牌保鲜是针对品牌老化而言。品牌初创时的人群发生变化,在不断成长,不再关注;而新的人群没有接续,品牌会慢慢老化,走向死亡。所以在我国品牌各领风骚二三年的现象十分常见。

品牌始于产品,成于运动。所谓运动就是通过广告、活动,引发社会的参与,形成对品牌的持续关注。所以广告不怕争议,怕没创意。好的创意可以激发社会的广泛参与,争议会放大广告的效果。

品牌通过符合系统被消费者识别,通过理念系统与消费者共鸣。所以品牌LOGO的更新、包装的升级等,都是品牌保鲜的常用手段;而品牌广告、活动策划更是受到众多品牌的青睐。

数据分析,B站的主要用户以“00后”为主,用户年轻化一直被认为是B站的核心优势之一。从另一个角度看,用户本身也不断成熟,他们接触的动漫也越来越广泛,何况还有海量的信息浸润着他们。在这场新冠疫情中,00后奋战的身影频现,不仅是抗疫的重要力量,而且逐渐进入社会舆论的主流。 B站的用户群也已经扩大到青少年以外,一些年轻的父母,甚至老教授都开始用B站;用户场景也在变,在保持娱乐性的同时,学习已经成为重要的需求,如学习舞蹈、书法、编程、绘画、游戏、手工等等。B站急需一次宣示,表明自己的价值观;急需一系列互动,与不同年龄的受众沟通。

B站的这场广告投放,是从理念层面与受众交流,是品牌保鲜的上乘手法。

结论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品牌让消费者看到不易,让消费者记住更难。品牌要通过核心价值以及衍生的品牌标志、广告等与社会保持持续沟通,在与社会互动中,引发消费者的持续关注,不断扩大品牌受众人群,保持品牌的新鲜度。在这方面,《后浪》具有示范作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