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受疫情影响,五一假期也没啥可去的地方,于是就约了国家博物馆的门票,带着孩子去看看国家的瑰宝,老祖宗留下的精华,来一次中华5000年的“穿越”之旅,也别有一番风味。

当然,对我而言,我知道那里有一件最吸引我的国宝——司母戊大方鼎。

国家博物馆坐落在天安门广场东侧,因五一期间和疫情影响,北京一号线天安门东站和天安门西站关站,所以只能在在东单站出站,然后步行1200米到国家博物馆。

路上戒备还是挺严的,需要验证身份证信息和博物馆的门票预约订单,进博物馆前,需要出示健康码,测量体温,刷身份证后进馆,这种类似电子门票的东西非常方便。

进馆后还有最后一道安检,也比较严格,机器检和人工检,过安检后,直接奔古代馆——司母戊大方鼎,我来了。

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来到司母戊大方鼎前,感觉它要比在电视中或者书中看到的更加的宏大和精美,根据资料介绍司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重832.84千克,是目前世界上已发现的最大的青铜器。

俯身看过铭牌后,才发现这个熟悉的“老朋友”改名字了,改成了“后母戊”。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认识这件国宝都是从历史课本上,那时候它叫“司母戊”。为什么要改名呢?我便带着这个疑惑参观完整个古代馆,决定回家后一探究竟。

国宝改名原来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国宝最初命名为“司母戊”,“司”取祭祀的意思,祭祀母亲的鼎。1976年,安阳殷墟妇好墓发掘出另一个鼎——后母辛鼎。对比发现后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商后母戊鼎一致,而历史记载妇好是商王武丁的一个王后,专家由此断定出土后母戊鼎的墓的主人也是武丁之妻。专家认为这两个鼎都是商王祖庚或祖甲为祭祀母亲而作的祭器。

这样,2011年,就将司母戊鼎改成了后母戊鼎。“后”是国王的意思(不是后娘的意思),意思是国王的母亲。国王的母亲戊,意思讲得通,并且甲骨文中的很多字是可以反写的,“司”反过来就是“后”了,这种观点得到更多的专家支持,于是名字便从“司”改成了“后”。


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司母戊方鼎改成后母戊方鼎对吗?它真是商王祭祀母亲而铸造的吗?我的内心中突然冒出这两个疑问,因为我在查阅资料的时候,发现了一些值得商榷和探讨的地方,所以写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当然,我只是一个业余爱好者,并不具备这方面的专业知识,只是探讨而已。

我的观点:青铜鼎叫“司母戊”更合适一些,它肯定不是商王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理由有三点:

第一,它肯定不是祭祀母亲而铸造的

妇好墓出土的“后母辛”鼎,对研究“后母戊”鼎提供了参照。专家推断“戊”(死后的庙号)是商王武丁的其中一个妻子,这一点可信的。

1)后母辛鼎的形制、纹饰和铭文的风格均和商后母戊鼎一致,说明铸造的时期相同;

2)妇好是有明确记载的,为武丁的妻子;

3)在帝乙、帝辛时期的周祭谱中,也明确记载了武丁的三位正妻妣辛、妣癸、妣戊;

以上三点,可以断定司母戊鼎就是武丁妻子戊的陪葬品。

据记载,武丁在位大约59年(前1250年—前1192年),算是一位非常长寿的君王。而他的三位正妻,都死在他前面。也就是说是武丁埋葬他的妻子“戊”和“辛”,是武丁给自己的妻子选了“戊”和“辛”的庙号。而这个时候,他们的儿子还不是国君。那么在青铜鼎上铸的铭文,理解成“国君的母亲”就讲不通了。他们只是武丁的妻子。

另外,如果鼎是武丁的儿子祖庚或祖甲即位后给母亲铸造的,那么为什么鼎是埋葬在墓室里的?从古至今,私人安息后都不允许打开墓室的,单纯为了安防一个祭祀的鼎迁墓?也不大可能。

如果是后代君王祭祀母亲用的,那鼎应该放到“宗祠”里比较合适。而妇好墓中,“后母辛”鼎就在墓室里面。按照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的顺序,看一看到,“戊”是武丁的第一位原配正妻,她死后,妇好才去世的。妇好死后,武丁又立“癸”为正妻。

所以“戊”鼎和“辛”鼎,根本不可能是他们的儿子继承国君后给他们铸造的鼎。只能是武丁为自己的妻子铸造的。

另外一点,妇好死后,武丁为她建造了一座宗庙纪念,叫“母辛宗”,如果“母”理解成“母亲”的话,那岂不是闹大笑话了?

在这个前提下,“后母戊”鼎和“后母辛”鼎,就不能理解成商王纪念自己的母亲的意思了。

那应该怎么理解呢?看第二条理由。

关于“司”、“后”和“母”的理解。

后母戊鼎上刻了三个字——司(后)母戊。除了“戊”的意思非常明确外,对“司”和“母”的解读都存在争议,至今仍然没有形成统一意见。

“戊”和“辛”是庙号,这一点无疑。在商朝时期,君王的妻子要比后代的皇后权力要大,她们掌握着祭祀权,享有封地和军队,可统兵打仗。类似于和君王共同管理国家,死后享有庙号也正常。只是商以后,皇后再也没有人享受过庙号了。

“司”和“母”到底如何理解呢?

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关于“司”。

甲骨文中的“司”如上图,这个字是象形字和会意字组合而成的。一边是一个法杖,下面一个口,意思是拿着法杖念念有词的人——祭司。在商朝“司”的意思就是祭司,这个职业一般都是有王后担任的,是一个非常崇高被人尊重的身份,地位很高(给国家搞封建迷信的人,地位能低吗?)。

另外,甲骨文是象形文字,很多都可以正反写。比如“人”字,由于侧面不分左右,面朝左右都可以。

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同理,“司”字也可以反过来写,那就是我们现在的“后”字了。但无论正反写,都是“司”字,而不是“后”字。

我们现在所说的“后”字,是简化字体,繁体字写成“後”。根据1956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的《汉字简化方案》,制定出了一个《简化字总表》,简化而来的。

在这之前,“后”字根本不存在。甲骨文中的“后”字,当然只能念成“司”。

我们再来看“後”字的意思。

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左侧双立人旁,下面一个“人”,上面一个高高的装饰品,是不是很像皇帝头上戴的东西?

右侧上面两个出头的圆,下面一个“戈”,象征着掌握别人生杀予夺的权力。

这两点综合起来,最初“後”字的意思就是指的君王。

根据中国帝王表,夏王称后,商王称帝,到了周朝才统一称王。周朝才出现了“王后”的说法,皇帝的妻子开始称“后”。

所以,在商朝甲骨文中出现的“后”字,都是写成上面图中的甲骨文字体的“後”字。根本不可能写成我们简体的“后”字。

后母戊鼎和后母辛鼎上的“司”字,只能念“司”,而不能念“后”。

我们再说说“母”的理解,然后“司母戊”三个字综合起来理解,就更有说服力了。

关于“母”。

无论是“后母戊”鼎还是“后母辛”鼎,专家们都把“母”理解成字面的母亲。结合“后”是君王的意思,“后母戊”理解成君王母亲戊而铸造的鼎就顺理成章了。

既然我们上面否定了是商王给母亲铸造的,而是武丁给妻子铸造的;又说“司”不能理解成“后”,那么“母”也就不能理解成母亲了,不然整个意思就无法解释的通。

“母”的字面意思是母亲,但它还有其它的解读。

“母”是一个姓,也可以代表一个族。商之前的夏王朝君王姓姒,而“母”姓正好起源于“姒”姓。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测,武丁的两位妻子,是不是都是来自同一个叫“母”或者姓“母”的部落?完全有这种可能。

“母”也是地名,在《风俗通》记载:“胡母,姓,本陈胡公之后,齐宣王母弟,别封母乡虽然齐宣王在武丁时期的1000多年之后,但至少说明“母”是可以作为地名的。我们可以做一个推测,武丁的两位妻子,是不是都是来自同一个叫“母”的地方?完全有这种可能。

“母”无论作为姓、部落还是地方,都是对“戊”和“辛”身份的一个介绍。这可以解释的通。

司母戊鼎改成后母戊鼎,国家博物馆可能犯了一个错误

妇好的后母辛鼎

“司母戊”综合起来理解是什么意思?

上面我们单个字解读了“司”、“母”和“辛”的意思,那么综合起来看,“司母戊”是什么意思呢?

“司”代表职业,祭司,商王的妻子。

“母”是姓或者种族,代表身份;

“戊”是庙号,代表死后的称呼;

连起来就可以理解成:商王的妻子“母戊”。“母戊”是连起来的,指一个人。就像说唐太宗,我们知道是李世民。如果说“太宗”,那就不仅仅值李世民了,还有可能是宋太宗,辽太宗。“母”的意思与唐太宗的“唐”的作用类似。和庙号放到一起,就为了明确指定这个人。

这样理解的话,武丁为妻子妇好建造的“母辛宗”就很好理解了,是母辛的宗庙。这样是不是比理解成商王武丁为母亲建造的宗庙好多了?

司母戊鼎,也就可以理解成商王妻子母戊的鼎,是不是也要比理解成商王为母亲戊铸造的鼎更简单,更合理?

总结

本人通过三个方面的论证,说明司母戊改成后母戊是不妥的,司母戊鼎解读成商王祖庚或祖甲为母亲铸造的也是不对的。因为一些显而易见的事实解释不清楚。

1.武丁还没死,他的儿子可以以商王的名义为母铸鼎?

2.后代商王为母亲铸造的鼎,为什么放在墓室里?

3.武丁为妇好建造的宗庙,为什么叫“母辛宗”?

4.简化字的“后”字,为什么出现在商代的青铜鼎上?

本人通过对“司”、“后”和“母”字的解读,给了一个个人认为的合理解释。当然这个解释自知也存在瑕疵,最大的问题就是缺少史料或者考古的例证。但这不妨碍我的观点成立,因为把“司”改成“后”,也只是专家们认为更合理一点,也没有铁证。况且,我本人的解读,自认为更合理一些。

当然,既然官方已经做出修改,我会尊重这个事实,改称司母戊鼎和后母辛鼎。只不过我希望有朝一日,有多更的殷商文物出土,能够给出一个明确的答案,再将“后”改成“司”。

权当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