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把孔子的語錄叫《論語》,《論語》是什麼意思?

笑看人生202712927


說到〈論語〉,我們不得不提到孔子。

1、孔子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是我國古代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他的思想核心是"仁",即是仁愛。就是我們曾批判的“仁義道德“。

2、孔子是我國曆史上私學的首創者。孔子有七十二弟子。〈論語〉這部書,主要是孔子的弟子和再傳弟子。根據孔子若干篇章整理的集合體,這些篇章排列也沒有什麼道理。主要是記錄下孔子說得有名的話。

3、〈論語〉是先秦諸子散文的早期著作,是語錄體散文。語言:繼承。到今天孔子的儒家思想,對世界都有重大的影響。孔子學院遍佈世界很多國家。〈論語〉就是對孔子的語言的記錄。

注:孔子圖片來自頭條詩友。




福韻緣


《論語》是記錄孔子與弟子言論問答語錄,也是先秦諸子散文中一部最早的語錄體專集。

我個人認為叫《論語》,看名思義不外乎是孔夫子的思想見地,就論字之意,當言孔夫的言語循其理,得其宜,才能謂之為論。這一點從《文心雕龍》論說中可見一斑,論者,彌倫群言而研精一理者也!


《論語》記錄了孔夫子一生言論思想,文字簡約含蓄,言簡意賅,頗具形象又蘊含誓理,涉及各個層面,倍受摧崇,對後世產生了巨大而深遠的影響。

宋代開國宰相趙普曾言我以半部《論語》治天下。時歷千載,及至今日,他的“有教無類,因材施教,觸類旁通,舉一反三,學思相合,溫故知新,不恥下問,不憤不啟,不俳不發”教學思想,依然不失思想光芒,積極的意義。


曉之以理,授之與道,交友處世,君子小人,天地心靈,…………娓娓道來,盡善盡美,直擊心靈,開卷得益,不失為陶冶心胸,理家興幫,治國平天下,學而治用,一部難得好書!


淨心修道


論語不是孔子一個人的作品,是他和弟子們的共同言論。在殺青前定調時都是互相爭論後才定調,哪句怎麼說對,怎麼說不對,都經過爭論,所以叫“論語”。書的名也不一定當時就定的。(我的意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