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隱娘,她是刺客更是俠士!她代表了晚唐百姓的懲惡止戰之願!

#千古俠客夢#

前言

晚唐時期,於晚唐名將、靜海軍節度使高駢帳下任掌書記的裴鉶曾著有《傳奇》三卷。《傳奇》三卷多記有晚唐時期的奇人軼事,其中一篇《聶隱娘》頗為離奇。

正是由於《聶隱娘》的離奇、神秘,因而為現代人所痴迷。而偏愛傳奇故事的香港影視界更是將其搬上了熒幕,將這名晚唐奇女子的事蹟以現代人的理解演繹在人們眼前。作為其中的佼佼者,導演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更是增加了一些個人對晚唐時期時局與人物愛恨情仇的解讀。這份解讀雖是一家之言但卻不乏一定道理。或許聶隱孃的故事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晚唐人們對於藩鎮割據的厭惡及止戰和平的願景!

聶隱娘,她是刺客更是俠士!她代表了晚唐百姓的懲惡止戰之願!

聶隱娘居照1

一、魏博鎮,晚唐桀驁不馴的河北三藩鎮之一,它是藩鎮割據的典型代表!

安史之亂是唐朝從其鼎盛巔峰轉向衰弱的起點,它亦是藩鎮割據的開始。此言何解?叛亂的范陽、平盧及河東三個節度使中除河東節度使轄區為唐收復外,其餘兩鎮實際掌控在投降的安史三將(即范陽節度使李懷仙、魏博節度使田承嗣、成德節度使李寶臣)及其部將手中。

藩鎮的割據意味著中央政府的管轄根本無力觸及藩鎮的轄區,這就意味著中央政府的一系列利國利民的改革舉措無法在藩鎮轄區內推行。藩鎮轄區內的民生、稅收等等問題完全掌握在擁有軍隊的鎮將手中,這種局面對藩鎮轄區內的百姓是極其不利的。主要藩鎮有需要,那麼必定會搜刮百姓所有以滿足一己之私,而百姓則全無實力對抗強大的藩鎮軍隊。武力就是權威就是權力,可以說在一定程度上藩鎮轄區內的百姓極難享有公平公正的待遇,而且還要承擔藩鎮發起的戰爭所造成的一切損失!

聶隱娘,她是刺客更是俠士!她代表了晚唐百姓的懲惡止戰之願!

安史之亂

百姓苦藩鎮苦矣,奈何無力抗衡而只能承受,故寄望於能夠出現俠士英雄可扭轉乾坤!

二、時代的侷限性讓百姓既寄望俠士英雄又期待秉公執法的藩鎮節度使!

百姓的寄望令聶隱娘這個小說人物誕生了!聶隱娘,生於著名的河北三鎮之一的魏博鎮,是魏博節度使手下大將聶鋒的女兒。在其年幼為一道姑帶走並訓練數年成為一名擁有道法且行俠仗義的刺客。當然這一小說的原創設定在電影中稍作調整,去除了道法這一頗具神秘色彩的能力,使得故事更貼近現實。當然同時為了更凸顯故事的曲折性還將小說中無背景設定的道姑刻畫成了李唐宗室公主的身份。然而不論何種設定,歷史的大背景是逃脫不掉的,那就是藩鎮割據混戰同時又壓榨黎明百姓!

然而可悲的是封建社會下,嚴苛的等級制度及藩鎮強大的武力令普羅大眾喪失了反抗的精神,他們反而能夠期望出現一位仁慈的節度使能夠稍微體恤百姓從而不那麼苛刻。在聶隱孃的故事裡,陳許節度使劉昌裔就是這樣一位。他依然是一位節度使,割據一方享受唯我獨大的尊榮,但他卻比起本是叛軍出身的魏博節度使更為體恤百姓一點。因此憑藉著他的“人格魅力”,聶隱娘願棄魏博節度使而投劉昌裔。所以與其說聶隱娘主動“棄暗投明”還不如視為百姓期望有那麼一位能夠體恤百姓的節度使!

聶隱娘,她是刺客更是俠士!她代表了晚唐百姓的懲惡止戰之願!

魏博軍

三、劉昌裔逃不過節度使的宿命而聶隱娘唯有歸隱來回應!

不論是魏博的魏帥還是陳許的劉帥,他們本質上是古代門閥制度下的高門顯貴。他們終究是高高在上的“主子”,聶隱娘雖然看似代表著人們的期望但實則依然是門閥高層的“爪牙”。她一度憑藉著自身的道法本事保住了看似更為親民的劉帥,然而他終究是統治階層,不可能按照人們的期望一直“庇佑”,因此隨著他的入覲,聶隱娘終於看清了劉帥的本來面目而選擇離開。

政治鬥爭始終是殘酷的。劉昌裔回京師不久在其任上亡故,作為曾經寄望於的節度使,聶隱娘得知之後亦至京師靈前痛哭。表面上,聶隱娘痛苦的是失去了劉帥這樣一位能夠體恤百姓的好節度使,但深層次的是老百姓的無奈。數年後劉帥的兒子劉縱出鎮陵州刺史,知道政治鬥爭九死一生的聶隱娘適時出現提醒算是曾經友人的兒子。奈何門閥貴族是不可能與平民百姓為伍的。一年後,不聽聶隱娘辭官歸隱建議的劉縱最終死於任上,而聶隱娘亦隨之徹底消失!

聶隱娘,她是刺客更是俠士!她代表了晚唐百姓的懲惡止戰之願!

聶隱娘居照2

後記

有人說聶隱孃的歸隱代表著她最終的自由。但在作者看來卻不是,聶隱孃的歸隱更像是普羅大眾最終無奈的沉默。藩鎮天下,聶隱娘能去何處享受自由和寧靜?顯然沒有!所以歸隱算是一種無力的抗爭,而這種抗爭最終亦在晚唐末期爆發!鹽販出身的黃巢揭起了黎明百姓最終的爆發,而潑皮無賴朱溫則藉著他的刀將門閥制度徹底終結。聶隱孃的確是一位俠女,但俠士的力量終究有限的,她改變不了現實,唯有留下一段令人刻骨銘心的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