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地方政府和吉利接手 欠債超百億的力帆有救了

盛傳了幾個月之久的吉利收購力帆的消息終於有了“官宣”。

日前,*ST力帆發佈《關於招募重整投資人的進展公告》稱,公司於9月14日收到了重慶兩江股權投資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下稱“兩江基金”)、吉利邁捷投資有限公司(下稱“吉利邁捷”)以聯合體身份提交的意向重整投資人報名材料。

經力帆方面確認,兩江基金、吉利邁捷報名有效,現作為意向重整投資人參與公司重整工作。

據天眼查信息,兩江基金由重慶兩江新區管理委員會全資持有,而吉利邁捷大股東為吉利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吉利董事長李書福是背後的實際控制人。

受上述消息影響,10月9日,*ST力帆開盤直接封漲停,收盤價為5.85元。

吉利接手力帆

“力帆司法重整進度跟吉利上科創板一樣火速。”一位*ST力帆的投資者在公開渠道表示。

確實,*ST力帆控股股東力帆控股從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到確定意向重整投資人,時間尚不足兩月。

8月7日,力帆控股以其不能清償到期債務、資產不足以清償全部債務為由,向法院申請進行司法重整;8月21日,力帆控股收到法院送達的《民事裁定書》及《決定書》,裁定受理債權人對公司的重整申請;9月14日,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就以聯合體身份向力帆控股管理人提交了意向重整投資人報名材料,9月底,上述投資人被正式確定為意向投資人。

一位業內人士向記者表示,其實,早在力帆控股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之前,其意向投資人便已大致確定了。

從今年6月份以來,市場上便經常有消息傳出,吉利汽車打算收購力帆控股。

就在力帆控股宣佈向法院申請司法重整的前一天,還有自媒體報道稱,據一位接近力帆控股的人士透露,吉利汽車收購力帆控股已成定局,屆時力帆控股將僅保留摩托車板塊,其餘部分包括上市公司殼資源、生產資質、金融牌照等均由吉利汽車接盤。

據報道,“吉利汽車接盤力帆股份後,將獲得力帆股份在重慶當地的鴛鴦地塊,此地塊目前價值100億,而當地政府當初收儲只給了30餘億元。”與此同時,力帆股份上市公司的身份可以為吉利汽車在A股融資。此外,力帆股份還擁有吉利汽車夢寐以求的金融牌照,這對於吉利旗下曹操出行等板塊發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當時,吉利汽車相關負責人僅向記者表示“對此並不知情”。在*ST力帆發佈意向投資者公告後,吉利汽車內部人士對記者指出:“我們就此沒有可披露的信息。一切按照相關程序進行。”

據悉,在力帆控股管理人指定期限內,兩江基金、吉利邁捷繳納保證金並簽署了保密協議。

對於公告的內容,吉利汽車上述內部人士僅告訴記者,吉利邁捷是吉利科技集團下屬企業,吉利科技集團是一家以科技創新為導向,以投資、運營雙輪驅動的大型產業集團;是跨界科技生態領域的產業投資商與運營商。

在兩江基金和吉利邁捷被確定為意向投資者之後,力帆控股管理人將結合重整工作進展,加快與意向重整投資人、債權人等各利益相關方的協商溝通工作。但若雙方未能就與重整投資相關事宜達成一致意見,此次意向合作也有可能被終止。

和兩江新區早有合作

早在十年前,重慶兩江新區就確定打造“千億汽車城”,並引入了包括力帆汽車、長安汽車、長安福特、北京現代、上汽通用五菱、金康在內的多家車企入駐,同時還引入了汽車上下游配套,構建了汽車產業群,如今,汽車業儼然成為了重慶兩江新區的支柱性產業。2019年,兩江新區的汽車產業規模佔重慶市總體的70%。

2011年,力帆控股宣佈投資35億元進駐重慶兩江新區新建乘用車基地,但僅3年後,力帆的乘用車銷量便開始走下坡路,即使之後轉型新能源,銷量也並未恢復增長,而是更加“燒錢”,且逐漸陷入了債務危機。

據公告,截至2020年9月18日,已有62家債權人向力帆控股管理人申報債權,申報金額高達68.95億元。

在力帆控股乘用車項目失敗後,重慶兩江新區和吉利汽車“一拍即合”。

2018年,李書福曾公開表示,正尋找機會積極籌備項目落地重慶。今年,吉利控股和重慶兩江新區終於迎來了密集合作。

4月,吉利控股與重慶兩江新區簽署戰略合作協議,盛寶(中國)金融科技項目正式落戶兩江新區。7月初,吉利高端新能源整車(重慶)生產基地項目正式落戶兩江新區,這是吉利汽車在重慶的首個整車項目。據報道,吉利汽車該整車項目正式在拆除的力帆鴛鴦工廠的基地上建設而成。

9月29日,重慶兩江新區與浙江吉利控股簽約,吉利控股將在兩江新區投資建設“吉利工業互聯網全球總部項目”。當月早些時候,吉利還在重慶首發換電模式,重慶成為吉利換電模式第一個落地城市。

在業內人士看來,基於吉利控股和重慶兩江新區之間的密切合作,此次吉利方面和重慶兩江新區政府聯手收購力帆控股也並不顯得突兀了。

本文源自國際金融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