緩解交通壓力,破解停車難 無錫市“上天入地”規劃建設停車場

緩解交通壓力,破解停車難 無錫市“上天入地”規劃建設停車場

  停車難、上下班高峰堵,對於企業較為集中的新吳區來說,這一直是比較突出的問題。記者從無錫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新吳分局瞭解到,目前該區已著手規劃多種形式停車場所,以破解停車難、交通擁堵的問題。

  據規劃局委託第三方調查顯示,新吳區出行目的以上班為主導,比例超過75%;出行距離達9.52公里,高於全市4.98公里的水平;出行方式結構私家車出行達到42%,顯著高於全市水平。按照2018年全區停車普查統計結果顯示,按新吳區現狀機動車保有量16.5萬輛、按規範1:1.3測算,新吳區停車實際需求為21.45萬個,而停車需求還在逐漸上升中,其中公共場所和工業企業密集區域停車位供應不足。

  今年年初,新吳區提升了全區停車規劃建設指標,目前在現有空間裡挖掘停車空間,解決公共停車問題,其中一個思路就是開發地下空間,在現有土地上挖掘潛力,不僅節約用地,還解決實際問題。工作人員告訴記者,長江路沿線會建設4個停車場,他們將充分利用公共設施地下空間,如太湖花園旁有個街角公園,其地下空間可用來做停車場;還有學校下方地下空間也可以挖空做停車場。

  而另一個思路就是向上要空間,實現停車立體化。“比如樓頂停車,一些大型超市已實施了。現在新吳區還造了一些停車樓,佔地面積很小,但可疊加停放許多車輛。”工作人員向記者出示了多幅停車樓的效果圖,今年如龍山路附近、太科園等都將規劃停車樓,以緩解該地區的停車壓力。

  近日,無錫地鐵3號線東風站TOD項目獲得工程規劃許可證,項目目前在穩步推進中。據瞭解,該項目中會設置一個“P+R”停車場,不僅解決停車問題,還能疏導交通壓力。所謂“P+R”就相當於換乘停車場,市民開車到地鐵站,換乘地鐵出行。這種停車場最大的好處,就是不存在最後一公里的問題,擴大選擇地鐵出行的區域輻射半徑,對於遠距離出行的市民來說,汽車以後只是擺渡交通工具,地鐵作為主要出行交通工具。工作人員稱,新吳區內地鐵站他們都會考慮TOD和“P+R”結合設計,對於沒有條件建“P+R”停車場的站點,他們會利用附近社會公共停車場,或者開設微循環公交線路,鼓勵企業設置擺渡巴士,上班的市民出站點可坐公交或大巴去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