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寒露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十七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此时气温较“白露”时更低,露水更多,原先地面上洁白晶莹的露水即将凝结成霜,寒意愈盛,故名。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古代将寒露分为三候:“一候鸿雁来宾,二候雀入大水为蛤,三候菊有黄华。”此节气中鸿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队列大举南迁;深秋天寒,雀鸟都不见了,古人看到海边突然出现很多蛤蜊,并且贝壳的条纹及颜色与雀鸟很相似,所以便以为是雀鸟变成的;第三候的“菊始黄华”是说在此时菊花已普遍开放。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自古秋为金秋也,肺在五行中属金,故肺气与金秋之气相应,“金秋之时,燥气当令”,此时燥邪之气易侵犯人体而耗伤肺之阴精,如果调养不当,人体会出现咽干、鼻燥、皮肤干燥等一系列的秋燥症状。所以暮秋时节的饮食调养应以滋阴润燥(肺)为宜。古人云:“秋之燥,宜食麻以润燥。”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谚云:“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这句谚语提醒大家:白露节气一过,穿衣服就不能再赤膊露体;寒露节气一过,应注重足部保暖。秋冬季交替时节,合理安排秋季衣食住行尽量与气候变化相适应对于身体健康十分重要。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总第45期

整理自《瓮安传统礼俗》

实习编辑:晏青霜 编审:冉婷婷 李峤橦

审核:李永春 监制:王富刚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印迹·瓮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