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媽:兒子膽小怕事,被打也不還手!專家:不用管,多正常啊

養育孩子真的是一門學問,前兩天看了個樊登和寶媽互動的視頻:

寶媽向樊登提問:“我們家孩子,從小就膽小怕事。”

樊登問:“有多膽小怕事兒?”

寶媽:兒子膽小怕事,被打也不還手!專家:不用管,多正常啊

隨後,這位媽媽給出個例子:“別人打他,他都不還手!”

媽媽很生氣地給兒子說:“既然是打架,別人打你,你就打回去呀!如果做不到,就告訴老師呀。”

可兒子就是做不到。

有孩子的父母看到這兒,想必都太有同感了,寶寶沒有上學時,在家裡千寵萬愛的,怎麼疼都不為過,甚至有時撒嬌也得哄著慣著,怎麼一到學校,竟然還要受別人的冷拳頭?!簡直無法忍受。

寶媽:兒子膽小怕事,被打也不還手!專家:不用管,多正常啊

但最最讓家長們無能為力的,莫過於,教他打回去都沒有用。

因為在我們的家庭教養中,孩子從來不能打別人,因為打了人會疼、也不禮貌,而家長自己也不會用家暴,甚至從來都不會動孩子一指頭。

但一入學,碰到了不同畫風的寶寶,真槍實戰來了,這些孩子只能啪啪被打,並且怎麼也走不出「為自己打回去」這一步!

說白了,學校就是一個小型的社會,社會里必定是五花八門,每個孩子帶著不同的教養,有著不同的價值觀,怎麼教會孩子相處,還是要花些心思。

樊登:孩子還有別的問題嗎?

節目中,樊登聽到這兒,非常放鬆、非常冷靜的問了她一句:除此之外,孩子還有其他問題嗎,大的問題嗎?

寶媽:兒子膽小怕事,被打也不還手!專家:不用管,多正常啊

寶媽說:“身體挺好!”

接著又提醒到:“孩子跟你們的關係還好吧?”

寶媽非常肯定地點頭:“跟我們關係一直都很好。”

樊登:“學習怎麼樣呢?也不錯吧?”

寶媽:“我覺得不是特別自信我覺得,成績還可以,算不錯的。”

寶媽:兒子膽小怕事,被打也不還手!專家:不用管,多正常啊

樊登聽到這兒,就說了一段非常讓人啟發的話:

我們要多關注孩子身上好的地方,家長提問時,總是想找個毛病來問一問,其實這不算什麼毛病,家長的過度關注,會導致我們太重一些事兒,反而會適得其反。


比如這位家長,他整體在學校裡面打別人,見人都能鼻血打出來,這就成了更大的問題了,這時你又會擔心他暴力傾向、愛打人。


我們遇到的其實是一個不愛打人的孩子,挺好的,然後你就會覺得擔心他吃虧了。

孩子其實有他自己的處理方法,你要給孩子足夠的信任,你只要告訴他,如果你遇到了困難,爸爸媽媽會給你做背後的支撐,你可以找我們來尋求幫助。

——其實到這兒,我還挺能理解的,提醒我們要關注好的方面,不要總盯著不好的方面,過於強調,反而不能讓孩子揚長避短,或者說適得其反。

不能教孩子打回去??

但接著他又說的這句話,我就感覺略顯片面:

如果你教他打回去,你教他告狀,都不是好的方法,如果人人都打來打去還有沒有法制?

個人覺得,你教孩子尋求老師的幫助,才有機會讓打人的孩子為自己做的事情負責。如果打人者一直沒人管、沒人問,繼續作威作福豈不是變相的告訴其他人打人就是對的,打人還很安全。這樣不就亂套了麼?為什麼校園欺凌愈演愈烈?我感覺這個和犯罪成本低真的關係很大。


寶媽:兒子膽小怕事,被打也不還手!專家:不用管,多正常啊

但是教孩子打回去確實不太好,因為如果欺凌者武力值確實明顯高於自己孩子的時候,打回去只會讓孩子受傷更嚴重。另外每個孩子生長環境不一樣,對力度的認知還不健全,一個孩子覺得推一下是和你玩,另外一個人覺得被打了就打回去就會嚴重影響孩子的社交能力。所以我們還是要視具體情況來看,如果不嚴重的打鬧,家長就放手,如果孩子已經受傷了,一定要找老師去反饋這個事情。這樣孩子才會真的有安全感。

“我打別人,他也疼怎麼辦?”

這個寶媽後來又補充道,自己其實也不是因為孩子偶然的膽小怕事,而過度關注:

“就前兩天,新買一個圓規,別人孩子覺得好玩,就拿走了,要不回來,這也是性格問題嗎?”

樊登答:“有一本書叫《內向孩子的潛在優勢》中,內向孩子就是從小願意吃虧,還有一本艾龍·馬斯克的傳記中,他從小被打得很慘,所有人都欺負他,但是他現在是改變世界的人,我們非得讓孩子一切東西都覺得完美,說你雖然這個都很好,但是不夠外向,你雖然外向,但是太外向也不行……

寶媽:兒子膽小怕事,被打也不還手!專家:不用管,多正常啊

總之,你不要對孩子有太過完美的要求,孩子已經被欺負了,你就不要雪上加霜了,這樣會讓孩子感覺到更內疚,你要看到孩子身上善良的那一面,‘他不願意打人’,非常善良。”

說到這兒寶媽補充:“對,非常善良,我讓他打人,他說‘別人也疼怎麼辦?’”

“多麼美好啊!”樊登感嘆道:“你要藉著這些機會跟孩子多溝通,讓他知道社會規則,怎麼交朋友,怎麼處理問題,這都是他學習的過程,除非是惡性的校園凌霸,而在校園凌霸過程當中,被凌霸的對象,往往就是缺乏愛的人。

寶媽:兒子膽小怕事,被打也不還手!專家:不用管,多正常啊

如果孩子沒有被凌霸,那就不要太過放大事實,感覺兒子太可憐。我們小時候這些問題也都遇見過,不都正常嗎?正常的事兒,就讓他慢慢過,別逼他成為一個奇怪的人。

孩子做的好的方面,多鼓勵孩子,讓孩子變得更有勇氣,慢慢自信起來,和父母的關係更加親密,讓他更有力量去面對其他人的相處。”

看完這期,深有感觸,分享給大家,共勉,一起做學習型父母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