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對我來說,喝茶,是一件享樂的事。我享受茶之香,更迷戀器之美。

我喜歡去原產地尋訪茶器:從宜興的紫砂到欽州的坭興陶,從釉下五彩的發祥地醴陵到中國陶瓷之都景德鎮,從鈞窯、汝窯到定窯~~每一次的尋訪,都滿載茶器而歸。

在林林總總的茶器中,有些被高高的貢在架子上,因為貴重,怕磕著碰著;有些被扔在了某個角落裡,因為用著用著就不喜歡了。

而我用得最多的,卻是一隻小梨壺。不但居家常用,我還帶她出差,帶她旅行,帶她參加戶外茶會~~

這隻小梨壺,是迷你型的,人稱『小可愛』,而我給了她一個好聽的名字,叫『月光美人』。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她似沐浴在月光下的美人,故名

她的造型,像小鴨梨,曲線柔美;她的身姿,窈窕曼妙、性感脫俗;她的釉色是天空的顏色,淡雅素淨;她的內壁不施釉,保持著泥土的本色和質樸;她看上去,有一種清冷純淨又捉摸不透的美感~

喜歡她,不只是因為她的顏值,也因為她的內涵和工藝。

她是鈞瓷,中國五大名瓷之一;她來自鈞瓷故里『神垕古鎮』,那裡是華夏文明的發祥地;她是河南工藝美術大師薛朝勳先生的作品,底部有大師的手簽名;她是一把有故事有文化的壺,在她的身上,有古老文明的記憶與延續。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她是茶席上的顏值擔當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她是畫師筆下的小模特兒

我的閨蜜和茶友看到她,個個垂涎三尺,慷慨解囊。接著,閨蜜的茶友,茶友的閨蜜,都慕壺而來。憑著顏值和內涵,這隻小梨壺圈了很多粉。

這是一隻小小的壺,只有90CC的容量,可滿足3人品飲,但更適宜一個人品飲。

中國人創造了多樣的品茗方式,以人數來分:有獨飲、對飲、品飲、聚飲。古人云:一人飲得神,二人飲得趣,三人飲得味,七八人飲則為施茶。

獨自品飲,以喜悅之心煮茶、賞茶、感知茶,在茶煙繚繞中,其快感如登仙境,怡然而得茶之神韻。

與知己對飲,促膝而坐,共同煮水煎茗,在嫋嫋茶香中,自然是妙趣盎然。

三人品飲,則是最佳組合,話題如小溪流淌,汩汩而出,在閒適輕鬆中,那茶便更有味了!

多人聚飲,又是另一番景象,蜜友們共赴茶約,或室內,或戶外,或水邊,或樹下。鬧中取靜,品飲佳茗,既可生津止渴,又是精神享受。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帶小梨壺赴一場戶外茶約,驚了茶友

我愛熱鬧,也愛獨處;我喜歡呼朋喚友喝茶,也喜歡一個人獨自品飲。

在這個忙碌而喧囂的世界裡,獨自品茶的人不多吧,而我,算是一個。

在月光如洗的夜晚,亦或週末的午後,我喜歡依落地窗而坐,用我的小梨壺,泡一壺紅茶或者熟普洱,獨自品飲。

提壺泡茶,當幹茶遇到水的時候,會聽到茶喝水的聲音。此時此刻,你聽得有多認真,就有多愉悅。

玩賞著這隻小小的壺,浸潤於茶香之中,觀察茶湯顏色的變化,感受茶湯給予身心的滋養,不知不覺,進入『心流』的狀態。世間紛繁複雜、瞬息萬變,而我可以心靜如水,遊離於萬物之外。這是分外美麗的時光。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一壺茶,一窗陽光,一個愜意的週末

說起品茶,很多人會認為那是一份閒情逸致。然而,在效率至上的都市裡,哪有那麼多閒情逸致?

獨坐窗下,燒水煮茶,一杯接一杯,細啜慢品,更多的時候,也是一種排解壓力的方式。

有詩云:何以解憂,唯有杜康。然而,茶又何嘗不能解憂?茶,原本是解渴的飲料,卻能幻化為一種意境、一種文化。在茶中享受,在茶中思考,在茶煙嫋嫋中,那些憂鬱、那些冗雜的心事,終將隨煙而散。

茶,是可以療愈身心的。這是我的深切體會!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一壺茶,一窗月光,一個靜美的夜

喝茶,對於我,既是解憂,又是獎勵。

當遭遇挫折的時候,我會選擇跟茶在一起。在與茶交過心後,心田一片溫潤,恬淡至極。閉上眼,安穩地睡個覺。第二天醒來,眼睛裡盛滿了萬事萬物的美,清醒而又敏銳。

當諸事順遂的時候,我也會選擇跟茶一起,在明麗的心境中,那茶,也有了別樣的滋味。

一杯淡茶,一隻喜愛的小壺,是陪伴我的好朋友。日子裡有了這樣的朋友相伴,無憂而美好。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周作人說:『我們於日用必需的東西以外,必須還有一點無用的遊戲與享樂,生活才覺得有意思。我們看夕陽,看秋河,看花,聽雨,聞香,喝不求解渴的茶,吃不求飽的點心,都是生活上必要的——雖然是無用的裝點,而且是愈精煉愈好。』

坐下來,用美好的器,為自己泡一壺或濃或淡的茶,看似無用的事情,卻往往能生出意外的驚喜來。

此時,正是週末的午後,窗外那一樹紫荊花開了,在春風裡搖曳。剛剛,我坐在窗下,靜靜地為自己泡了兩泡茶,一泡是福鼎白牡丹,一泡是老祖寺的紅茶。2000CC的茶湯喝到了肚子裡,滋潤著我的每一寸肌膚,也清理著積壓在身體裡的負能量。

此刻,我的心遼闊而悠遠,靈感如泉水般汩汩而出。趁思緒飛揚時,打開電腦,繼續我的寫作。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小梨壺的出生地是中國鈞瓷文化發祥地--神垕古鎮,隸屬於河南省禹州市。

說到神垕,知道的人不多,特別是“垕”,認識的人更少,它的讀音同“後”。

關於神垕地名的來歷,有這樣的記載:1000 多年前,宋徽宗見到鈞瓷時,喜不自勝,連稱『絕妙』,忙問產地,侍臣告知產於『神後』,徽宗說:『神後』出此珍寶,應該以土為上,遂提筆在『後』上面加了一個土字。

高宗登基後,認為把山下的土捧到頭頂不好,又把土字搬到下邊,改為『神垕』。『神垕』便由此得來。

所以,在《新華字典》裡,這個字是專用字,專屬於地名神垕,獨一無二的解釋說明了『神垕』的古老神秘和不同凡響。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或許您不知道『神垕』,但您一定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神垕就是大禹的故鄉。

在神垕古鎮附近有一個鈞臺,大禹的兒子夏啟曾在這裡宴會天下諸侯,舉行盛大的開國大典。因此,禹州是我國第一個奴隸制王朝——夏朝的都城,是中華民族的重要發祥地之一,有『華夏第一都』之美譽。

作為華夏子孫,這些歷史知識應該知曉。

我以前也不太瞭解這些。我很慶幸,因茶而關注器,因器而關注瓷,因瓷而聚焦鈞瓷,進而追尋到鈞瓷的發源地---禹州神垕。

這一追不得了,居然追到了華夏文明的核心地帶。

有一小壺,獨斟獨飲,那是最享樂的時光

小梨壺的作者是薛朝勳。他出生於1963年,禹州市神垕鎮人,河南省陶瓷大師、省工藝美術大師。

薛朝勳自幼在鈞都神垕的窯場裡生活,受鈞瓷藝術的薰陶,少年便從事鈞陶瓷生產。對傳統鈞瓷的造型、釉理、燒成及生產工藝進行了不懈的探索和研究,繼承了傳統工藝的精華,其作品造型典雅大氣、工藝精細考究、釉色溫潤如玉、窯變意境豐富,多次獲獎。

那是2017年的國慶長假,我去神垕參加『中國第十屆鈞瓷文化節』,在展廳裡逛的時候,一眼看上了這把壺。進而順藤摸瓜,便摸到了薛大師的家。那些天,我們在他的家裡,大碗吃麵,小壺泡茶,拉坯製陶,不亦樂乎。

薛大師的家是一個美人窩,他的女兒、兒媳美得像仙女下凡,他的孫子孫女個個都是小精靈。只覺得,會制美壺的薛大師,生養出的兒女們也是那麼美。

神垕之旅,得此小梨壺,愛獨自品飲的我,幸福感在瘋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