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套宗師級拳照,得窺太極堂奧

在太極拳發展的歷史長河中,每個時期都出現了許多優秀的太極拳家,他們是太極文化大廈中的中流砥柱,是太極發展的“能量核”。在歷代太極名家中,有少數真正宗師級別的人物,不僅輝映了當時,也影響了當世,併成為永遠的傳奇。

楊澄甫先生就是這樣一位傑出的“太極宗師”。

楊澄甫先生幼承家學,受父親楊健侯督導、傳授,加之自己勤奮苦練,成就功夫絕學。由北京、而上海、而廣州,傳拳大江南北,傳人英才累累。留下的《太極拳體用全書》、《太極拳使用法》為傳世經典。而其中留下來的太極拳照,被楊式太極傳人奉為金科楷範。

值得關注的是,楊澄甫先生一共留下了兩套拳照,除了《太極拳體用全書》中刊登的晚年黑衣拳照外,還有一套中年所拍的白衣黑褲拳照,兩相對應,對於研究楊式太極拳的技術發展,以及楊澄甫先生的拳學軌跡具有特別意義。

楊澄甫先生中年拳照為1919年36歲時所拍,拍攝於北京。1921年,太極名流許禹生先生所著的《太極拳勢圖解》中的拳勢繪圖,即依照楊澄甫先生這套拳照繪製。這套拳照的首次實景刊發,則是在1925年中華書局出版的陳微明先生所著《太極拳術》中。《太極拳術》中採用楊澄甫拳照37幅,陳微明補充拍攝13幅,另有楊澄甫、許禹生推手照片4張。

兩套宗師級拳照,得窺太極堂奧

楊澄甫中年拳照


楊澄甫先生晚年的一套拳照據說是1929年拍攝於上海,為當時攝影大師郎靜山先生所拍。在20世紀三十年代出版的《太極拳體用全書》、《太極拳使用法》中刊登。


兩套宗師級拳照,得窺太極堂奧

楊澄甫晚年拳照


一般認為,楊澄甫先生晚年拳照為楊式太極大架定型照,具有法度性意義。很多人很關注老年拳照,而對中年拳照不太熟悉。我們仔細研究觀摩其中年拳照,也是精彩典範,不僅活力洋溢,亦張弛自如,收放渾然,意趣縱橫。

正如書法大家在不同時期的作品體現了書家當時的書風一樣,太極拳家不同時期的拳術特點和風格是拳家身心狀態,拳學修為的體現,對後世學者非常幸運的是,楊澄甫先生留下了兩套不同時期的拳照,十分難得和珍貴。中年時期的體能巔峰和晚年時期的圓融端嚴。 兩套拳照映照研習揣摩,相顧兩無言,只有此中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