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提前一年實現建成250個綠色礦山目標

廣東提前一年實現建成250個綠色礦山目標

韶關凡口國家礦山公園全貌

南都訊 記者魏凱 通訊員馮建奎 建設綠色礦山是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生態文明思想的重大舉措。在國家部署下,2017年廣東提出到2020年全省建成250個綠色礦山的總目標,而截至2019年底已建成綠色礦山287個,提前完成目標。

2019年底全省已建成綠色礦山287個

由於礦產資源豐富,粵北大中型礦山企業高度集中,礦產地近1800處,鉛、鋅、鎢、錫等保有資源儲量居全省乃至全國前列。近三年來,廣東將綠色發展和生態礦業理念貫穿於粵北礦產資源開發利用全過程。為充分調動礦山企業積極性,廣東設立了每年3000萬元的綠色礦山建設專項獎勵資金。各市自然資源主管部門在部門預算中也專門安排綠色礦山建設工作經費,用於開展綠色礦山評估、考核等工作,做好綠色礦山建設的資金保障。此外,對已建成綠色礦山授予“廣東省綠色礦山”牌匾。

通過一系列措施,廣東礦山企業從最初的觀望、不積極,到現在全省掀起創建熱潮,由“要我建”到“我要建”,綠色礦山建設觀念實現重大轉變。

在綠色礦山建設中,全省湧現了一批先進綠色礦山,在資源高效利用、節能減排、生態保護等方面體現了行業的較高水平,礦區面貌煥然一新,發揮了示範引領作用。許多礦山企業還積極履行社會責任,大力支持地方公益事業建設,做到“開一方資源,惠一方百姓,促一方發展”。

例如,谷城集團在綠色礦山創建過程中提出“有限的資源、無限的技術”的發展理念,先後投資上億元用於技術研發,目前已經申報一項專利和18項實用新型專利。

截至2019年底,廣東已建成綠色礦山287個,佔全省1180個在產礦山的24.32%。其中,韶關凡口鉛鋅礦等51個礦山經遴選納入了全國綠色礦山名錄。廣東已提前一年實現“到2020建成250個綠色礦山”的總目標。

據介紹,在2019年底已提前一年完成目標任務的情況下,2020年,廣東繼續推進綠色礦山創建工作。據統計,2020年全省各地上報綠色礦山建議名單共174個。

接下來,廣東還計劃自2021年起,用3-5年時間推動全省持證在採礦山企業100%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對達不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的予以限期整改。不斷推進廣東綠色礦山建設工作向全覆蓋、高水準、高質量發展邁進,帶動礦業經濟上下游聯動,真正實現礦業向高質量發展轉變。

粵北將試點打造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粵北綠色礦業發展。今年8月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審議通過了加快構建“一核一帶一區”區域發展格局的意見。北部生態區要發揮粵北礦產資源優勢,打造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

近期,省政府主要領導在韶關調研時強調,要大力推進韶關市綠色礦業發展。近期召開的省政府常務會議也提出,要探索建設綠色礦業等綠色低碳循環產業體系。

“建設綠色礦山、發展綠色礦業是礦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是立足國內市場提高能源保障能力的現實選擇,也是落實五大發展理念、轉變發展方式的必然要求。”10月22日,省自然資源廳一級巡視員何少青同志在韶關召開的粵北綠色礦業座談會上強調。

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方面,韶關已把綠色礦業示範區作為“全力築牢粵北生態屏障,實現高質量綠色發展”的重要舉措,明確要積極申報國家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該市仁化縣作為全省2個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之一,近幾年綠色礦業示範區建設工作取得了較好成效,轄區內採礦許可證在有效期內且正常生產的7家礦山,均已被評為省級綠色礦山,共計獲得獎勵資金349萬元。

在河源連平縣,當地積極推進綠色礦業發展示範區建設工作,2020年全縣所有大中型礦山達到綠色礦山建設標準,其它小型礦山按照綠色礦山條件嚴格實現規範化管理,確保建成綠色礦山“三率”達到90%以上。

該縣還通過礦產資源開發利用整合,加快推進礦產資源開發向集中開採區聚集,嚴格限制規模小、資源利用率低、破壞環境的礦山,逐步實現規模化、集約化開發,為全市綠色礦山建設起到示範指引作用。

何少青表示,接下來要深入貫徹省委十二屆十次全會精神,抓好規劃佈局、示範區建設、政策措施出臺、綠色礦山發展聯盟籌建、“四個一批”項目落實、技術創新、礦產資源規範管理、組織保障及資金支持,建立健全綠色礦業發展工作新機制,構建綠色發展轉型升級新途徑,形成礦業綠色發展的產業集群,打造綠色礦業建設新格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