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宣,第六季要來了?看《奇葩說》的到底都是些什麼人?

奇葩說第五季落下帷幕已然過去五個月,而剛剛官方宣佈,奇葩說第六季要來了!

奇葩說第六季,要走向國際化了,已然在海外開始了海選。

為了更好的迎接第六季,我們先來回顧下過去的前五季的情況。

由於對於這一季的很多變動,比如風格,定位,節目規則,導師陣容,選手陣容,嘉賓陣容,選題方向等的不解或不滿,於是決定自己做一個小統計。

在吐槽之前,先看看關注奇葩說的觀眾究竟是哪些人。

01

年齡分佈

從第一季到第五季的觀眾年齡分佈來看,30-39歲的觀眾顯然是主力,佔比平均穩定在45%-49%,也就是幾乎半壁江山都是這些大齡單身(或娃很小)的青年們。

出乎意料的是,40-49歲的觀眾佔據將近用戶群體的3成。

我依然記得馬東曾說過40歲以上的觀眾需要在子女的陪同下觀看節目。所以也不知道這些家長們是為了更瞭解他們的子女才去看的節目麼,然而19歲以下的觀眾還不足10%啊。

除去為了想了解米未,瞭解馬東(比如許知遠。。。),瞭解節目製作,瞭解年輕人喜歡的內容之外的工作人員,企業家之外的人,顯然節目內容本身還是可圈可點的 。

20-29歲的觀眾僅佔20%左右,而顯然這部分用戶是奇葩說想極力爭取的一群人,但從這一季的年齡分佈來看,可能做的並不成功。但是從節目很多方面的變動來看,節目確實在往這方面做努力,在我看來這種努力極有可能事與願違,甚至走向危險境地。我會在下文詳細說明這一點。

至於2%左右50歲以上的一定是不小心點錯了。。。

官宣,第六季要來了?看《奇葩說》的到底都是些什麼人?

百度指數,僅供參考

百度指數,僅供參考

02

地域分佈

從地域劃分來看,70%的觀眾都來自北上廣深的經濟發達城市,排名前10的也都是比較發達的省會城市。結合年齡分佈,不難猜測,大多數的奇葩說觀眾都是偏向高收入,高學歷,愛思考,喜歡思辨,相信知識能改變命運的知識既得利益者。

官宣,第六季要來了?看《奇葩說》的到底都是些什麼人?

百度指數,僅供參考

百度指數,僅供參考

03

性別分佈

最後,從性別分佈來看,男女比例是4:6,女性觀眾會多一些。可能從社會分工的時間分配上,到對兼具娛樂性和內容的偏好上,女性觀眾的人數略高一籌。

那麼,對於這一季有哪些翻天覆地的變化,雖然讓節目整體流量翻一倍,而很多老觀眾不買賬?

官宣,第六季要來了?看《奇葩說》的到底都是些什麼人?

百度指數,僅供參考

百度指數,僅供參考

04

停播or第五季?

第四季的奇葩說,對於像我這樣注重內容質量和娛樂性的觀眾來說,無疑是它的巔峰時期。

然而,從2014年底第一季到2017年3月第四季中間節目開播的時間的間隔從7個月,8個月,11個月,在苦等第五季到第18個月的時候,才得知奇葩說遭遇了停播的風險。

在第五季的宣傳片中,以“奇葩說放棄治療”的小片來闡釋這個節目的臺前幕後經歷的心路歷程,除了觀眾關心的臺前選手們的精彩的交鋒和高能量密度的內容輸出之外,奇葩說面臨了IP老化,奇葩新鮮血液不足, 抱團,賽制,導師等各個方面的危機。

然而奇葩說第五季還是在各種擔憂中,千呼萬喚始出來。

05

不專業的製作團隊

開播的前幾期片頭剪輯極其混亂。這樣做的目的可能是為了引起觀眾的好奇心,繼續觀看下去。但往往剪切的片段都是幾期以後的節目中的一個小小的片段,節目從頭到尾看完之後,發現片頭剪接的內容都完全沒有出現,有一種上當受騙的感覺。

這樣混亂的剪接,不但缺乏邏輯性和連貫性,觀眾發現一次被欺騙之後,反而會引起對觀眾的反感。我就有幾度快進跳過片頭混亂的剪接,沒頭沒腦,看的人一頭霧水,不得不懷疑製作團隊的水準。

除了片頭剪接的混亂,中間也會時不時插入往期的回顧。比如某個導師在說一個往季的老梗,作為老觀眾的我們立刻可以get到這個笑點。但還沒來得及笑,節目就插入了關於這個笑點的往期視頻,而且長度還很長。

這樣做對於老觀眾來說,享受到的娛樂性大打折扣,本來確定的笑點也被沒頭沒腦的插播搞得出戲,反而會更反感。

對於新觀眾來說,在不瞭解奇葩說調性的前提下,可能也不會因此對此有所動容。

所以從這兩點來看,這季節目的經費確實都緊張到請不起男神女神,也請不起專業的製作團隊了。

06

賽制漏洞

這季讓人詬病的,顯然不止這些。在賽制規則的合理上,也常常讓人感覺到不合理和矛盾。

淘汰賽制的設置,一方面為了增加懸疑感和增加用戶粘度,增加選手更多的情緒上的代入,讓觀眾更感性。但是另一方面失去往日隨性的可愛之處。以前打成平局就平分獎金,馬東也常常說,奇葩說的規則就是沒有規則,這一點上,整個節目的氛圍顯得溫情而動人。

而這次,打平也要加時,一定分出勝負的鐵打的紀律,但是有時卻顯得自相矛盾,比如程序上的遺漏,比如經常會忘記的開槓環節(也有可能被剪掉了),但是這種流程的混亂和不完整,會讓忠實的觀眾覺得節目製作缺乏誠意。

類似的問題還有,比如導師陣容的不確定,有時候三個人,有時候四個人,有時候有嘉賓,有時候沒有。。。。真的讓人感覺很不用心。

同時,由於自己挑選戰隊的規則,使得各站隊的成員水平分配不均,有的戰隊的劣勢是十分明顯的,比如如晶戰隊。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整個戰隊被早早淘汰出具的可能性是極高的。且不說是什麼原因最終如晶隊伍進入了最後的半決賽,這種賽制帶來的風險是需要提前考慮到的。

07

新奇葩質量參差不齊,導師,嘉賓陣容變動

為了引入新鮮血液,找到更多的奇葩,吸引更多年輕觀眾,節目組從一開始就找來了一大批新奇葩,甚至往季的老奇葩也要從頭加入海選。但是最終選出的新奇葩,是有很多真的不會“說”。

可能大家都很年輕,都很有個性,自己的風格,自己的價值觀,但畢竟這是個內容節目,節目內容質量的保證才是根本。有多少個新奇葩在發言的時候不停的看稿,有的甚至直接就照著讀了,這些行為到底會對節目帶來什麼樣的口碑,難道就沒有考慮過麼,不然奇葩說以為為什麼5季以來一直有50%的觀眾都是穩定在30-39歲這個區間的?

勢不均力不敵的比賽,頂多就只能叫做自嗨。

官宣,第六季要來了?看《奇葩說》的到底都是些什麼人?

百度指數,僅供參考

百度指數,僅供參考

節目的流量和收到的關注,最直接的可以從內容輸出質量中體現,從上圖來看,從節目開播之後熱鬧了幾天,隨著內容輸出質量的下滑,熱度也是一併下滑。

中間這些期的節目,幾乎讓我找不到什麼記憶的錨點。直到11.16的節目中,陳銘和詹青雲關於知識壟斷精彩絕倫的45s開槓,各大平臺和朋友圈瘋狂轉發,一度在11.19又掀起了一陣小熱度。

可見好的內容本身,一定會獲得更多的關注,吸引更多的注意力。內容質量才是核心產品,才是重中之重,才能帶來持續的流量。

儘管我一萬個理解節目想拉進更多年輕人來觀看節目,保證流量,甚至不惜更加“綜藝化”。

從導師陣容,李誕的加入(我懷疑當初請他加入是單純為了搞笑的,但是李誕有幾次的發言和主持節目的細緻和公正,讓我對他的認識有有了一個新的高度),到選擇的男神女神都更加帶流量,到一些綜藝大咖來當選手。都能看出為了流量,真的是做的很盡力了。然而我卻在節目的趣味度上,覺得不增反減了。從以前幾季的幾乎每集的放聲大笑,到現在的忍不住點快進。

08

話題求穩

22期正式比賽中,有10期都是關於愛情的話題,4期關於家庭關係,其餘則是個人成長和職場問題。雖然我知道這是奇葩說在選題上的慣例,但是很多愛情話題真的沒有切中目標用戶的痛點,有的真的讓人提不起興趣。

以前看奇葩說是去個洗手間30s都一定先按暫停鍵的,現在不但能做個直播,還能擼把王者了。

奇葩大會有期節目被停播,就是因為話題選擇的原因,可能因為如此,奇葩說在選題上就矯枉過正,完全失去了任何的鋒芒。

09

人員風波

這一季的人員風波,也是格外的引人注意,話題熱度一度很高。從10月份節目官方聲明傅首爾和董靜退出奇葩說之後,大家每次看節目第一件事就看她倆還在不在,直到12月份的節目中兩人正式退賽。

官宣,第六季要來了?看《奇葩說》的到底都是些什麼人?

直到看到最終四隻隊伍的決賽陣容的時候,實力差距的懸殊,對於這種實力的懸殊,觀眾們真是擔心節目會爛尾,雖然看到最後兩期發現,這個世界不變的真理,就是地球少了誰都會照樣轉。

整季,從四個BB KING作為教練來看,這四個人的狀態通過他們的表現大家看的都很清楚。

馬薇薇一直展現的“心不在焉”的疲態到最後一場的“灑淚告別”,她應該一直沒有擺脫抑鬱症的折磨,心態也一直沒能調整好;

黃執中從一直“事不關己”的冷漠到最後一場的角度清奇,感染力爆棚的全情投入;

肖驍看得出是真心覺得自己是這幾個教練中實力最弱的,反而被這種過分的勝負心,束縛住了手腳,幾場比賽的表現和發揮完全受限,反而拖了全隊的“後腿”;

邱晨從每場表現的努力和賣力是顯而易見的,最後得知她近一年來都在與癌症做抗爭,她用一整季的實際表現來踐行她內心的真實變化。我看到了一個更真誠,踏實,真實,努力,“喪”但卻活的通透的燃燒型的邱晨。

絕人之路的從來都不是上天,而是摔倒一次就立刻繳械投降的你自己。

10

風格轉型

這一季,我們從頭到尾看到了節目風格的轉型,從第一季的劍走偏鋒,到摸爬滾打,到第四季老老實實做內容,到第五季的全面綜藝化。其實奇葩說一直的標籤都是個綜藝,而我只是一廂情願的還在相信它是個“嚴肅的辯論節目”,這才是我內心產生這麼多不滿的原因。

在追逐流量的過程中,從第五季的結果來看,流量和熱度比上一季高出一倍,似乎是成功了。但作為老觀眾的我,內心不免失落。一方面知道沒有流量對於這樣一個綜藝節目意味著什麼,另一方面,又覺得節目的走向背離了自己當初喜愛它的原因。

並不是流量與質量就一定是背離的,只是這種質量是朝著流量的目標而設定的罷了。

節目在成長,觀眾也在成長,在產品的打磨和迭代中,必然有它基於調查而作為調整和優化的依據。它的目標觀眾,它的調性,它的目標設定不會因為一小批觀眾的需求而改變,就算哪怕我覺得依照這種發展趨勢,它前幾季所積累的這一批老觀眾也會逐漸因為失望而最後選擇離開。但這種趨勢和浪潮,也不會被這些微弱的聲音所阻擋。

正如我前面所說,產品也是要考慮用戶的成長性的,從4年前開始看奇葩說的還在大學校園的我,到現在在社會上幾年摔過跤,走過彎路的我,為什麼我以前看節目會放聲大笑,而現在我會感到無聊,變化的到底是節目,還是觀眾?都有可能。

所以,哪怕奇葩說下定決心要拋棄掉這一批老觀眾,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了。我也要接受這種失落,畢竟這是商業社會,不是所有的事情都要朝著每個人內心的期待而發展下去的。

整個節目的發展就像龐穎在半決賽中的賽後採訪所說的一樣,“最開始我覺得,在平衡效果和邏輯是最難的,但現在我覺得,積累被觀眾所喜愛是最難的”。這大概也同樣是奇葩說這個節目的心路歷程吧。

11

亮點

當然,這一季也並非沒有亮點,開槓環節的增加,真實的考驗了每個選手的心理素質,應變能力和邏輯思維。在給選手增加壓力的同時,這種你追我趕,你進我退的交鋒,帶給觀眾一些感官與內心的衝擊和刺激。有些場,真的是忍不住的直呼“精彩”。

薛教授的加入也是一個亮點之一,邏輯嚴謹的理工男的形象,在不停的用經濟學解釋世界的時候,這種用科學理性在感性大量爭奪大家注意力的大氛圍中,讓人迴歸清醒。他“冰冷”的理性與整個節目詼諧的風格,以及其他四個八面玲瓏的應急作答的“老江湖”面前形成強烈的反差,這種反差反而激起了一些神奇的化學作用,為節目增色不少。

在整個節目的媒體推廣和營銷上,也是做足了功夫。

從整體實力最弱的如晶戰隊到成為最終的冠軍的反轉,從最後0.5s中BB King結果的反超,從被貼上“在宇宙中心呼喚愛”的雞湯王,到大家拋棄了對“主流價值觀就不酷”的偏見,讓真正有實力的陳銘拿到冠軍,我慶幸觀眾沒有為了圓如晶這個執念,而成全她。也許執念不常常被提起,才不會變成一種詛咒。

所有的爭議,吐槽都恰恰是奇葩說這一季流量表現翻倍的原因。畢竟不是所有人都真心希望節目能做的無可挑剔,畢竟對觀眾來說,滿足自身的好奇心和表達欲顯得更重要。

第六季的海選選手,包括了學生,導演,演員,歌手,攝影師,霸道總裁,服裝設計師,廚師,工程師,醫生,珠寶設計師等各行各業的妖魔鬼怪。報名的學生中,博士居多,女選手中,大概三成是女博士。

官宣,第六季要來了?看《奇葩說》的到底都是些什麼人?

圖片來自官方公眾號

以上是第六季的精彩賽程,我們靜待這一季的精彩賽事!

如果你喜歡,歡迎點贊,留言,更多精彩內容,請關注“小歪口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