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時間終究是要停止的,光明也是如此,到最後,世界上已經沒有任何生命體存在,整個宇宙的所有活力都已經喪失。一切的所有量子,都無限遙遠的散落在空間裡。無限遠,彼此再也不需要掙脫,相互之間也無任何力在牽扯。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虛無的大荒寂啊,沒有光,沒有熱,沒有一切。所有的量子,都是獨立的存在,一的一切,一切的一,荒蕪都失去了意義。時間,也不再有價值。道、人類、未來、智慧、公義、平等、繁衍、終極,曾經存在過的詞彙,能指和所指,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全然都湮滅在沒有盡頭的時間。拉長宇宙的時間軸,過程便是存在的意義。即便人類一切的痕跡,都不再存在,但是回頭看中國歷史,還是極其有意義。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時間沒有開始,盤古劈開了天地,大爆炸就被當做了開始。先天之炁,便是從虛無中來。窈窈冥冥,昏昏默默,無中生有,混沌之名,便有了分別。空空蕩蕩,花花色色,有天地,有初心,有陰陽,有鴻蒙,於是有四海八荒,人緣相鞠別,磨了幾塊石頭,有大小多少、有前後左右,有你我群己。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我是誰?誰是我?我姓什麼?我媽是誰?為什麼要聽舅舅的?姓為天下母,恍恍惚惚數千年。老姥姥女媧的往事,終究如煙。父兄的力量,終究是撐起了氏族的門面。從軒轅黃帝,到堯舜禹,即便是神話與傳說的時代,中國的上古自從開始就有著清晰明白的傳承。沒有先天的神,只有人類英雄。英雄死後,成了神。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這些神,上古時期的多數恍兮惚兮,後世的人恭敬的祭祀,然而卻並不給他們編造出多數具體的神蹟。這是歷史的態度,有正神自然也有惡神,然而無論成敗,他們都很可愛。蚩尤爭霸天下,輸了那也是戰神。鯀治水失敗,被追責。無遠弗屆的夸父追日、怒氣沖天的共工怒撞不周山、橫行霸道的刑天、與天奮鬥與地奮鬥的后羿射日、專心致志的精衛填海、持之以恆的愚公移山,顯然這些遠古英雄都在爭取書寫刻畫自己的命運,他們絕不逆來順受、頹唐妥協,他們都知道歷史終究是由百姓縮寫。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百姓,最初是貴族的意思,後來指代人民。中國的英雄來自於人民,是人民的一部分,數千年來都是如此。歷史由人民創造,天視自我民視,天聽自我民聽。中國人普遍不信宗教和珅,講究的便是“天”,這個天是最高的自然規律、宇宙運行的秩序,老天便是人民的總體概括,老天爺就是老百姓民意的總代表。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從《尚書》《周易》《詩經》《春秋》《論語》到《史記》《資治通鑑》,從《老子》《莊子》《孫子》到《毛選》,再到《三體》,這十二部書便是最粗略的中國人歷史的自我書寫。且不同談古文今文尚書的差異,也不必去窮究孔壁和八卦,古典時代的義理與今天大有不同,無論怎麼去讀《蒹葭》,都是極美好的。刺也罷,情也好,終究是華夏文明之歌。風嘛,秦人也並非總是赳赳老秦與子同戈。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中國歷史從何而來,中國人為什麼自古以來就有這個概念,就在這極為奧妙神奇又自自然然的方塊字。無論各國各地的口音如何,採風的樂官記錄下來,便是我們如今還可以吟哦的風。而西周以及春秋時代的官話唱作的便是雅,雅便是正確的、規範的牙口,也就是周人的普通話,諸侯國貴族們的交際語言。至於頌,顯然是周王室最高段位的文明禮樂制度的體現。子曰:“不讀詩,無以言。”當然不僅僅是對他親兒子的教誨,而是說如果不能對《詩經》登堂入室,便無法在華夏文明共同體的各種爬梯上嘮嗑。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假如沒有這表意的方塊字,秦始皇無論如何也不可能統一中國。武王伐紂尤其是周公平叛之後,除了對歷代先朝的後裔進行分封之外,對於姬姓的兄弟叔侄、姜姓等同盟功臣,在當時可以看到的、傳聞到的、想象到的文明與野蠻地帶,進行了星羅棋佈的封建。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殷商的統治核心,重點在河南,以及部分的山東和河北。周人原來在陝西渭水流域,周公指哪打哪的節奏,北到河北與遼寧,東到大海,南到巴蜀,大大的拓展了華夏文明的影響。在未來的八百年內,他們不斷的開拓,燒荒、種莊稼,祭祖宗,連綿不斷的通婚,同姓不婚證明各氏族、各國的君主、士大夫的血緣相對不近親,這與西方的婚亂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最初還有大量的無人區,到春秋後期再也找不到無主的土地,隨著土地的指數級開墾,中國古代歷史上的人口得到了第一次大躍遷。這時候,自然要禮崩樂壞,原來過度有秩序的世卿世祿制要崩解了,中國從領主時代進入了地主時代,天子、諸侯、士大夫、家臣的金字塔藥顛覆了。時代改變了,從孔子開始,諸子百家必然要登上歷史舞臺。他們從王室和諸侯、士大夫的深宅大院裡走出,充分發揮著各種角度的才華,說的都是普通話。

中國人從何而來(一):大家都說中國話


中國疆域內部的地形差異,遠遠大於歐洲、印度、中東、地中海,是古代世界各大文明區域地理方面最為懸殊的那一個。太多的地理決定論者,竟然為歐洲扯什麼地貌複雜,他們是對山西、四川、江南的古代時期一無所知嗎?中國不同的地理單元、模塊之間,水土、風俗、作物、交通,差異極其巨大。直到清朝末年,從北京到雲南、新疆的官方文件的快遞,都還需要三個月到半年,在古代歷史上,再也找不到比中國地形更錯我複雜的文明區域了。中國和老外最大的區別,便在於表意文字的文明包容度更為圓融。無論是霸蠻的秦楚吳越,還是典雅的齊魯宋衛,大家都是“中國人”(華夏),一筆寫不出兩個“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