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广孝保朱棣靖难成功,权势达到顶峰,可家人和朋友却不为他高兴

秦朝末年,项羽攻入关中,屠戮咸阳,有人劝他在关中成就霸业。可项羽却要回楚地,他说“富贵不还乡,如锦衣夜行耳”。虽说由此了项羽在政治上的短视,但是也由此说出了大家在功成名就后,希望得到家人和家乡人认同和骄傲,到了现代人也是一样。而今天说一个人他在功成名就后,在皇帝那里,他成为皇帝的良师益友,在朝中得到了权势和地位。可想回到家乡,却得不到家人和故友的认同。

姚广孝保朱棣靖难成功,权势达到顶峰,可家人和朋友却不为他高兴

这个人就是姚广孝。他是1335年生人,十四岁就出家为僧,1382年,朱元璋挑选高僧为随侍诸王,姚广孝得人推荐,随侍燕王朱棣。建文帝继位后,采取削藩政策,姚广孝力谏燕王起兵夺皇位。其实按照当时的形势,天下百姓刚刚从异族和战乱中挣脱出来,希望天下稳定,不要战乱,这点朱棣是知道的。可是,姚广孝却说:“臣只知道天道,不官民心。”因为他知道,朱允炆那边开国功臣死得精光,能打仗的将领很少,而朱棣这边却长年在北边作战,这时起兵,一定能赢。

姚广孝保朱棣靖难成功,权势达到顶峰,可家人和朋友却不为他高兴

后来,朱棣在前面拉拢军官,姚广孝在后边筹集粮草、打造兵器。最后也是姚广孝竭力劝朱棣不要攻打沿途城池,直取南京的,就是这个建议让朱棣顺利攻入南京,取得靖难的成功。永乐二年,姚广孝被封为太子少师,他就风光无限的回家省亲,想让家人和朋友都是知道他功成名就了。在回家的路上,姚广孝享受着沿途官员的热烈欢迎和奉承拍马,他的感觉非常好,与昔日所受的待遇,真是天壤之别。

姚广孝保朱棣靖难成功,权势达到顶峰,可家人和朋友却不为他高兴

可家里的实际情景却给他泼了冷水,面对衣锦还乡的弟弟,唯一的姐姐却没有出门迎接,姚广孝感到很奇怪,当兴冲冲地到家门口的时候,发现姐姐家门紧闭。从邻居口中得知,姐姐其实是在家的,可是为什么不给他开门呢。对于这个原因,姚广孝是知道的,他的亲人和普通老百姓一样,所求的是一个安稳的生活,可是一个靖难让多少普通百姓家破人亡。他们认为要不是姚广孝这个军师的劝谏,朱棣也不可能起兵,因此他是罪魁祸,是个奸臣。

姚广孝保朱棣靖难成功,权势达到顶峰,可家人和朋友却不为他高兴

不仅是家人,姚广孝年轻时的朋友,有个叫王宾的,也对他避而不见。只是托人说了几句话,大意是说“穷人不与富人相交”。其实王宾不是说自己不配与之相交,而是说姚广孝这样暴虐的人不配和他相交,他认为姚广孝的富贵是靠着天下大乱,百姓死伤无数而来,来不不正。当他还是穷和尚的时候,姚广孝有家人和朋友,可当他袍笏加身时,他却发现,除了钱财和权势,他却什么都没有了。唯一值得留恋的亲情和友情,可姐姐和朋友却避而不见。

姚广孝很心痛,可有什么办法,路是自己选择的,1418年,永乐十六年,姚广孝在孤独中死去。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