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前言:既然我們都明白用戶分析這麼重要,那麼到底如何進行分析呢?這裡就涉及到一個用戶分析的重要工作:角色創建。我們要應用創建的角色才能夠更好的對用戶進行分析,不然用戶分析只是空談。

我們要進行用戶分析之前,需要對"以用戶為中心的設計"理念有所瞭解。那麼就需要有以下幾個共識:

1、任何產品的商業成功與否取決於你的用戶是否滿意;

2、認識到產品的設計者未必是真正的典型用戶;

3、我們只有通過和用戶打交道才能夠真正瞭解他們;

4、用戶研究的成果最後能夠幫助你的產品更好的落地;

5、你需要跟進這些用戶研究的成功進行相關決策;

這也是用戶分析對產品商業上的重要價值。所以我們需要真正把用戶分析重視起來。而應用用戶分析,我們可以用到的一個講到的思考技巧:OPV技巧。OPV三個字母所代表的是其他人的觀點(Other People's Views)。這是一種換位思考的技巧,正常的思考總是圍繞在自我為中心,如果站在別人的角度上看問題,可能結果完全不同。因為屁股決定腦袋,這也是產品經理最需要一個素質:同理心。

當然這個思考技巧,是在於我們碰到問題的時候,在沒有條件調研的情況下,提示自己,進行換位思考。但是如果我們有條件做調研呢?那你就可以創建一個個用戶角色來更好的進行分析。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張明今年20歲,是北京外國語大學大二的學生,他平時的英語專業成績非常好,他還接一些翻譯社的翻譯任務,賺點小外快。同時他還是國內一個知名美劇字幕小組的成員,他通過這些方式不斷的提高自己的英語技能,並且利用這個技能,已經能夠把學費賺回來了。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最近他聽說有家公司新出了一款"譯客"的C2C翻譯產品,上面可以接到翻譯任務單,賺外快更容易了。張明第一時間去下載了這個軟件,並且註冊認證通過了。現在他每天都閒來無事,都在這個平臺上利用碎步化的時間接一些翻譯單子。比起他之前到處通過論壇找任務要強多了。

當然,上面的張明只是我杜撰的一個角色。但是你不覺得,當一個活生生的張明擺在你面前的時候,作為產品經理的你,再去思考這款"譯客"的產品時,你不再是盲人摸象的感覺嗎?至少,我們以張明的視角去思考這個產品的時候,變得有據可依。換位思考最簡單的方式就是真正的感受到那個用戶的存在,通過用戶的角度去做思考。而通過用戶角色創建,是能夠最大層度實現你的換位思考。

用戶角色是針對產品目標用戶群體真實的勾勒。每個用戶角色都是一個原型,代表著一群真實的人物。用戶角色是把用戶研究的結果給具象化,使得最終研究成果栩栩如生,觸手可及。因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企業可以根據這些用戶角色,而不是企業自己YY的需求,來做出相應的產品決策。以往一家公司總是自己覺得用戶會怎樣,但是有了用戶角色之後,至少就可以去說:"張明會怎麼用這個產品?"。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當然,一個產品不可能只面對一種類型的用戶,所以我們通常要為一個產品設計3-5個經典角色來代表這個產品所有的用戶群體。

當然,像我上面那樣去用戶角色都不應該是憑空虛構出來,而是經過用戶訪談,和用戶深入溝通,最後的出來的結論。如果我們創造的用戶角色最終看起來很假,那麼基於這個假角色做的任何分析也沒有意義。

交互設計之父Alan Cooper 最早提出了Persona(用戶角色)的概念。

用戶角色畫像是真實用戶的虛擬代表,是建立在一系列真實數據之上的目標用戶模型。我們在實際操作的過程中往往會以最為淺顯和貼近生活的話語將用戶的屬性、行為與期待聯結起來,核心工作是為用戶打標籤,打標籤的重要目的之一是為了讓人能夠理解並且全面提取用戶特徵。

比如創建了一個購物自由行的女性用戶角色小美:

王小美,今年24歲,大學剛畢業兩年。在一家外企做人力資源工作。她是金牛座,典型的購物狂。特別喜歡去香港、日本等地方血拼。除了購物之外,對於自由行旅遊也有特別的愛好。小美的具體畫像如下: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這個就是小美的用戶角色畫像,通過這組畫像,你可以很清晰的感受到一個真實的小美就站在你面前,通過這些標籤去思考她的需求是什麼。

還可以通過以下這樣的一張表格去提煉設計啟發: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從這裡可以看出,用戶畫像給我們提供了這樣一個概念:將廣泛的用戶特徵標籤化,形成對目標用戶的描述。而提取這些標籤的過程,就能夠幫助我們快速定位到目標用戶。

要創建用戶角色的具體方法有哪些呢?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用戶訪談、調查問卷、可用性測試、日誌分析是典型的互聯網產品的用戶角色創建的手段。但是我們如果作為個體去做自己的人生產品,應該如何簡化這個過程呢?

其實也很簡單,你定位下來你的目標用戶後,隨機的挑選15個人,進行1V1的聊天。重點要聊的內容包括以下幾方面:

1、他們現在遇到的問題是什麼?其中尤其是感覺特別不爽的點是什麼?

2、有沒有什麼替代解決方案?如果有,這個替代解決方案的體驗是怎樣的?

3、期待出現怎樣的理想解決方案?如果有,願意花多少錢為之買單?

很多時候,我們總是把簡單的事情給複雜化,科學而又嚴謹的調研當然是最好的解決方案,但是時間和成本都是個體做人生產品時難以承受的。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找用戶聊天,從中應用概念提取的技巧來去捕捉用戶背後的需求。

這個過程稱之為定性角色創建的過程。具體流程如下圖所示: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創建角色的最大好處就是讓我們討論用戶需求時不再那麼虛無縹緲,還是有一些角色來做依託。這樣也能夠避免一些人的主觀臆斷,因為我特別喜歡的一句話就是:你如何面對我的覺得和你的不覺得?當有了用戶角色以後,我們就需要去說:張曉明會怎麼想?這個角色的需求動機是什麼?不再主觀的去說:我覺得,或者你覺得。

當然我們如果有能力去做大規模的調研問卷,那麼就是另外一種模式了:定量訪談。從定性到定量,也是個主觀到客觀判斷的過程。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而定量調研後創建的定量角色更多的是對定性角色的一種檢驗。具體的定量研究過程如下:

移情思考之用戶分析的具體方法:用戶角色畫像創建

創建定量角色的三個核心要素是:

1、驗證假設:驗證你覺得已經瞭解的事情

2、尋找模式:有足夠大的數據樣本量,使用聚類分析的技術在足夠大的數據樣本中找出一定的模式

3、得到新的認識:一旦理解了用戶是怎樣劃分的,就能定義不同細分群體之間的所有差異

最後補充一句:如果你無法很好的進行用戶訪談,那麼至少把自己變成真正的用戶,這樣,你就可以實現:build for yourself。

這是印象筆記的CEO說的一段話,我特別喜歡,在這裡分享給大家:

你不應該考慮別人想要的是什麼,用戶作為第三人稱的需求是什麼,市場的需求是什麼,你應該考慮的是"你"的需求是什麼。

你應該問自己"我想要的是什麼"。你應該去做一些,你自己想要,你自己會愛上的產品。只要你是一個正常的人,你如果做的東西是你自己會愛上、無法離開的,那麼世界上會有成千上萬的人和你一樣愛上它。

除非你是一個變態,但是就算你是一個變態,世界上也有成百上千的變態和你一樣喜歡這個產品,那麼就就夠了。

5 年前,就算你的產品能滿足某一個劃分的用戶群,你很可能無法成功,因為你如何接觸到這些人群呢?但是現在不同,因為我們有了社交媒體,有了 app store,你可以花 99% 的時間在產品的開發,1% 的時間在市場營銷,因為只要有好的產品,自然而然會有氣質相投的用戶喜歡。為你自己做產品 (build for yourself)。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