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前,西化了的印度精英对英国鸦片贩子所做的灵魂拷问

“我第一次到广州的时候,还是个小伙子,那时只有少量的鸦片。那些留着长辫子的小个子是很顽固的。我告诉您,让他们对鸦片上瘾也不是那么容易的。真的,不容易,先生——平心而论,您得说,要不是英国、美国商人的坚持不懈,这股抽大烟之风依然只局限于贵族呢!”

这些鸦片最后流入中国,给近代中国人带来了深重苦难。而为了能够将之输入到中国市场,英国人发动了鸦片战争。围绕着这场战争,衍生出了无数话题,不过很多人没有注意到这场战争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第三者:印度,它是英国人得以实现其在中国军事冒险的重要后方基地,也是提供给英国人鸦片这种特殊商品的生产基地。

鸦片战争前,西化了的印度精英对英国鸦片贩子所做的灵魂拷问

本文开头引言摘自印度作家阿米塔夫.高希的小说《罂粟海》(该书中文版已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这虽然是部小说,但这个在印度享有盛誉的作家写作风格严谨,为了写作该书,他参阅了大批学者和历史学家的相关文献。下面附图就是他沿用相关文献资料时所涉及到的学者和历史学家的部分名录。

鸦片战争前,西化了的印度精英对英国鸦片贩子所做的灵魂拷问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仔细研究了1865年在加尔各答出版的、由曾任加兹布尔鸦片工厂主管的J.W.S-麦克阿瑟所著的《鸦片片工厂札记》。因此可以说,《罂粟海》虽然是一部文学作品,但它折射出的历史风貌清晰可显。

当时,英国人借助其领先的技术,用剑与火摧毁了有着自己独特文明发展轨道的印度人的社会基础,驱使当地人为不列颠的利益而奔命。许多印度王公贵族则与英国商人同流合污,调用自己手上的资金、人力、种植园等资源,参与到英国商人主导的鸦片产业链中。

鸦片战争前,西化了的印度精英对英国鸦片贩子所做的灵魂拷问

图注:英国东印度公司鸦片仓库

本文开头部分就是英国商人向一个其父亲曾与之长期合作的、 年轻的印度王公,介绍英美商人在中国贩卖鸦片的“成绩”。这个年轻的印度精英受过良好的西方教育,对英国哲学家休谟、洛克及霍布斯非常仰慕,研究过他们的著作。

休谟著有《人性论》;

洛克著有《人类理解论》、《论宽容》,其理论激励了后来的美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推动了自由主义思潮的发展;

霍布斯著有《论公民》、《利维坦》、《论物质》、《论政体》、《论人》、《论社会》,他提出了社会契约的思想,其中提到如果主权者侵犯了个人经济权利,个人可以拒绝服从。

受英国这些哲学家美好的理念影响,这个年轻的印度王公对英国充满了具有玫瑰色彩的幻想,认为这么一个“文明”的国度怎么能靠贩卖鸦片来积累财富呢?

对于这位仰慕英式文化的印度王公充满了轻蔑之情的英国鸦片贩子说:如果英国停止了鸦片贸易,将会给自己的公司,乃至印度的贵族带去毁灭性的影响。

“毁灭性的?”年轻的印度王公温声地问道,“可是除了鸦片,我们难道不能卖给中国有用的东西吗?”

鸦片贩子回应:起初,中国人不需要英国的任何商品(显然含有用印度原材料制成的英国商品),可是英国人却离不开中国的茶叶和丝绸。这样,英国人就得拿出真金白银去买中国的这些产品。可是,英国人没有这些足够的硬通货,搜罗其所有殖民地的白银也不够用。于是,像本文开头所言,这些英美商人先是诱导满清的贵族官僚吸食鸦片,随后,使之逐渐推广到民间。

在遥远的东方,清朝文人龚自珍在《己亥杂诗》第八十五首里,曾记录了当时的贵族官僚们聚吸鸦片的怪现象:“津梁条约遍南东,谁遣藏春深坞蓬?不枉人呼莲幕客,碧纱橱护阿芙蓉。”

英国将鸦片大量销往中国,使得后者每年白银外流达600万两,财政枯竭,国库空虚。鸦片泛滥,败坏了当时中国的社会风尚,摧残了大众的身心健康,与此同时,它也破坏了社会的生产力,导致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的工商业萧条和衰落。

受英国哲学家美好理想启蒙的这个年轻的印度王公,发现他的父亲很早就参与到英国商人向中国贩卖鸦片的勾当中,并把用从中获取的利润积累下的产业传到了他的手上,他似乎有些良心不安。但他用这项贸易已得到了当时的清廷的许可来自我安慰。但英国商人告诉他清廷准备禁止鸦片销售了。

这个印度王公吃了一惊,但鸦片贩子下面的话更让他心惊:英国政府准备为此向清廷开战!他不禁大声说:“你的意思是大英帝国要与中国开战,将鸦片强销中国?”

印度王公的震惊可能让英国商人觉得有些失言,就赶紧掩饰:“就是开了战,这仗并不是为了鸦片打的呀!而是为了维护原则,为了自由——贸易自由、中国人民的自由。自由贸易是神赋予了人类的权利,所以自由贸易不但适用于鸦片,还适用于其他各类交易物品。”

鸦片战争前,西化了的印度精英对英国鸦片贩子所做的灵魂拷问

图注:1864年卡通画中描述英国鸦片商人和中国人形象

听到对方提到了神,年轻的印度王公不由地、虔诚地反驳:“您祈求上帝为鸦片开道,难道你就不忐忑不安吗?”

对方面不改色地说一点也不,“我的一位同胞说得很精辟:‘耶稣基督即自由贸易,自由贸易即耶稣基督。’我认为还有比这更实在的话呢。如果上帝想用鸦片打开中国的大门,让中国接受他的教诲,那就诚如所愿。”

当时,一个美国人是这个英国鸦片贩子的跟班,那个鸦片贩子曾告诉这个美国人:“几年之内,我们东印度公司鸦片的年收益已经赶上你们国家,全美国的收入了吧?”

小说作者高希显然在暗示美国人也参与了罪恶的鸦片交易。

有媒体报道:根据绍溪所著的《十九世纪美国对华鸦片侵略》一书中的附表统计:在1805至1837年,美国向中国输入鸦片14169箱。通过鸦片贸易,美国资本家积累了发展工业的资金。

鸦片战争前,西化了的印度精英对英国鸦片贩子所做的灵魂拷问

图注:香港,当年吸食鸦片的国人

作者为邬眉,刊发于2015年5月8日腾讯文化频道的《美国总统罗斯福家族在华卖鸦片发大财》一文称:“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的外祖父沃伦·德拉诺24岁时第一次来到中国。他在珠江地区做了10年鸦片生意后,带着大笔财富回到美国,从而成为纽约精英分子中的‘钻石王老五’。 在家书中,德拉诺承认鸦片会产生‘不好的作用’,他遇见了很多面色苍白、骨瘦如柴的瘾君子,但在谈及鸦片生意时,他说:‘作为一名商人,我坚持认为它是公平、体面而且合理的’,就像烈酒对美国人的重要性一样。”

“鸦烟流毒,为中国三千年未有之祸。”语出魏源所著的《海国图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