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溫說事”之“孝文化”一:孝的起源和流變

“老溫說事”之“孝道文化”一:

孝的起源和流變


“老溫說事”之“孝文化”一:孝的起源和流變


一、孝和孝道是兩個不同的範疇

1、何謂孝?

“百善孝為先”。孝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千百年來中國社會維繫家庭關係的道德準則。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孝是立身之本,是家庭和睦之本,是國家安康之本,也是人類延續之本。

那麼到底什麼是孝呢? 孝的最初含義是指什麼?

翻閱古代典籍,對孝的解釋可謂見仁見智——

《爾雅·釋訓》和《說文八上·老部》對“孝”的解釋都是“善事父母”,也就是要盡心奉養、孝順父母。

《禮記·中庸》這樣解釋“孝”:“夫孝者,善繼人之志,善述人之志。”認為有孝行的人善於繼承先人之志,傳承先輩之業。

《論語·泰伯》載孔子語曰:“禹,吾無間然矣。菲飲食而致孝乎鬼神。”意思是說:大禹,我無可厚非,自己節衣縮食,卻以豐潔的祭祀致孝於祖先的神靈。孝,就是要虔誠地祭祀祖先。

《北史·崔逞傳》稱:“崔九作孝,風吹即倒。”古人在父母死後,要為父母守喪,停斷正常生活,只進湯水和蔬菜。崔九即北魏崔子約,為母親守孝而柴毀骨立。這裡的孝是強調對父母的哀痛。

《禮記·祭統》也有對“孝”的解釋:“孝者,畜也。順於道,不逆於倫,是之為畜。”這裡對孝的理解是,孝就應該順從父母。

孔子的弟子子游問孝,孔子回答說:“今之孝者,是謂能養。至於犬馬,皆能有養。不敬,何以別乎?”

對孔子的這段話,有兩種解釋,一種認為:現在稱作的孝,是僅僅能供養父母就行了。然而犬馬,也都能得到人的飼養,人如果沒有敬,養父母和養犬馬有什麼區別呢?另一種解釋為,犬馬也會養父母,人如果沒有敬,與禽獸有何不同?至於哪種解釋正確,已沒有分辨的必要了。總之孔子認為,要以敬愛的心情來孝順父母,這才是最重要的,也是人和禽獸的區別。可見,“敬養”父母才是孝的實質。

上述種種只是強調了孝的一個方面,其實,養、敬、順、哀以及對父母儘子女義務的種種善行,都是孝。

《孝經·聖治章》講得比較全面:“孝子之事親也,居則致其敬,養則致其樂,病則致其憂,喪則致其哀,祭則致其嚴。”

也就是說,日常生活中對父母要尊敬,吃飯穿衣方面要讓父母快樂,父母生病時要擔心憂慮,父母去世要哀痛,祭祀父母時要肅穆。這裡的敬、樂、憂、哀、嚴,也都是孝。

唐朝張守節的《諡法解》對孝有四種解釋,“五宗安之曰孝”、“慈惠愛親曰孝”、“秉德不回曰孝”、“協時肇享曰孝”。也就是說,和睦宗族、親愛父母、遵守道德、準時祭祀祖先都叫孝。可見孝有多層含義。

“老溫說事”之“孝文化”一:孝的起源和流變

2、孝道是孝的某種外延

中華民族講孝道已經幾千年了,從古到今,千言萬語,殊途同歸,所表達的意思都是一樣的:子女善待父母,子孫善待先人,卑幼善待尊長。

孝和孝道是兩個不同的範疇。

孝是人類血緣間子女對父母的自然親情。在家庭內部來說,孝就是要贍養父母,從衣、食、住、行、思想各方面盡心奉養、照顧老人,儘子女的責任,這種情感和行為是自發的、樸素的、無私的,是子女對父母發自自然親情的“孝”。

孝道是被儒學家和統治者昇華、外延、扭曲並推向極端的封建倫理道德。

實際上,在中國社會風俗中二者並沒有截然分開,統屬於孝文化意識。 從家庭倫理的孝泛化到社會倫理、政治倫理的孝,具有了親民性、外延性,也就是說它以孝敬父母為基本,進而擴大到要對所有的親屬長輩包括祖父母、外祖父母、岳父母以及伯叔姑舅等盡孝道;同時孝還具有社會外延性,也就是說還要善待鄰里及天下所有的老人;

除此之外,孝還具有政治外延性,即移孝為忠,移小孝為大忠,報效國家和民族,不僅要在衣食住行等方面孝敬老人,還要尊重長輩的意志,實現長輩的願望,為家族、鄉里、國家爭得榮譽,這裡講的就是廣義上的“孝”,亦即作為中國古代統治思想的孝道了。

3、孝道的起源爭辯:自然天性論和後天產生論

弄清楚了孝的含義,那麼孝究竟是人類一種本能的自然天性,還是後天產生的呢?

明代學者徐學謨認為孝是後天產生的。他在《歸有園麈談》中提出了自己的疑問:“孩提之童無不知愛其親似矣,假令易乳而食,能自識其親母乎?”這話很發人深省。意思是說,從認識論和倫理學的角度,孝是後天的,但從生理學角度講,孝又有先天的成分。這個問題只好留待日後解決,現在我們先客觀敘述古人的觀點以及孝的產生。

孟子主張性善論,認為孝是天生的。《孟子·告子上》載:“惻隱之心,人皆有之;羞惡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惻隱之心,仁也;羞惡之心,義也;恭敬之心,禮也;是非之心,智也。仁義禮智,非由外鑠我也,我固有之也。”

孟子認為,仁、義、禮、智,不是通過外部教育得到的,是本來就有的,就好像人的四肢,是生而有之的。它“不學而能”,“不慮而知”,也叫“仁、義、禮、智根於心”。這也是人和禽獸的區別。

談到孝,孟子認為:“無父無君,是禽獸也。”也就是說,孝是人天生的。 然而,孟子的說法很難自圓其說。他自己講:“上世嘗有不葬其親者,其親死,則舉而委之於壑,他日過之,狐狸食之,蠅蚋(ruì)姑嘬之。其顙(sǎng)有泚(cǐ),睨而不視。……蓋歸,反(返)虆(léi,土筐)梩(sì,鋤臿一類的工具)而掩之。”從“不葬其親”到“反虆梩而掩之”,至少說明安葬其親的孝意識是後天產生的。

《列子·湯問》中記載,遠古時期人們的生活方式是“長幼儕居,不君不臣;男女雜遊,不媒不聘”。這一時期,長幼混合居住在一起,男女之間存在著雜亂的性交關係,與動物間的自然交配沒有什麼區別,甚至存在父母和子女之間的性交關係,是不可能有孝親觀念的。

《呂氏春秋·恃君覽》說:“昔太古嘗無君矣,其民聚生群處,知母不知父,無親戚、兄弟、夫妻、男女之別,無上下長幼之道,無進退揖讓之禮,無衣服、履帶、宮室、畜積之便,無器械、舟車、城郭、險阻之備。”《呂氏春秋》是戰國呂不韋組織眾多的學者撰寫的,他們認為:太古之時沒有“上下長幼之道”,孝是後天產生的。 甚至在人類歷史的漫長歲月中,還存在著與“孝”完全背離的“欺老”和“食人”的歷史階段。 今天人們一提到吃人現象,總會覺得這是非常殘忍的、野蠻的,令人難以置信的事,但是歷史是無法迴避的,“食人之風”在人類歷史上確實存在過。

“老溫說事”之“孝文化”一:孝的起源和流變


由此可見,孝觀念並不是自發產生的,它是人類社會發展到一定文明程度之後才出現的,生產力的發展及物質產品的富餘是其產生的基本條件,因為物質產品有了富餘,人類不用再屠殺老人、婦女和兒童便可以獲得足夠的食物了,在這種基本條件具備了之後,社會上反而會出現養老、敬老的風氣了。而這種風氣產生的原因可以歸納為以下幾點:

第一,報恩意識的產生 生命都是從母體中孕育出來的,尤其是哺乳動物的成長更是離不開父母辛勤的哺育和照料,成年後一旦遇到困難和挫折,子女也往往會有迴歸母體的衝動,需要從父母那裡得到安慰,如此一來,子女便往往會產生一種簡單的報恩意識了。司馬遷在《史記·屈原賈生列傳》中說過:“父母者,人之本也。人窮則反本,故勞苦倦極,未嘗不呼天也;疾痛慘怛,未嘗不呼父母也。”司馬遷認為,父母是我們的生命之源,人在極其痛苦時,沒有不呼天搶地,哭爹喊孃的,這是最原始的真情流露。現實生活中,小孩遇到疼痛,受到驚嚇都會喊媽,成年人也有“娘唉”、“我的媽啊”的口頭禪,這都是這一意識的自然反應。

第二,原始人的神靈崇拜 神靈崇拜最先表現為圖騰崇拜,後來隨著生產力的發展以及人類生存能力和本領的逐步提高,崇拜對象由自然神而轉向了人類自身;進入父系氏族社會之後,人類的崇拜對象逐漸凝聚到其氏族首領及血緣親屬的靈魂上,認為他們的命運是由祖先決定的,祖先死後,靈魂沒死,而是幻化成神靈,具有神奇超凡的威力,會與後代族人溝通,會庇佑或懲罰本族成員,會賜福兒孫後代,於是對本族祖先的神化崇拜及祭拜、祈求祖宗亡靈的宗教活動便隨之而來了。

第三,敬母愛母之情的出現 自人類產生到母系氏族社會,人們“只知其母,不知其父”,子女都跟隨母親生活。婦女在生產中的重要作用,在族群中的崇高地位,往往使她們在氏族公社中扮演著領導者的角色,容易受到子女和族群成員的格外尊重。人類開始敬母愛母,這是孝產生的情感基礎。在這個前提下,“孝”的意識與行為就不知不覺地產生並發展起來了。

第四,私有制和個體家庭的出現 原始婚姻到對偶婚階段,一對男女能保持一段相對穩定的夫妻關係,子女初步能夠確認自己的父親。隨著男性私有財產的出現,財產的繼承權與男子出嫁到外氏族的族外婚發生了矛盾,以前的夫從妻居的對偶婚讓位於妻從夫居的一夫一妻制。在這種以男子為中心的一夫一妻制家庭中,父子血緣關係明確了,父母和子女相互間的權利和義務也明確了。子女在獲得了父親財產繼承權的同時,也承擔了奉養父母的義務。

所以,隨著私有制的出現和以男子為中心的個體家庭的出現,孝的觀念最終明確了。 《禮記·禮運篇》記載了孝意識的產生和演變:“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故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鰥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今大道既隱,天下為家,各親其親,各子其子。”“不獨親其親”是說,老人由氏族公社統一撫養;“各親其親”是各自撫養各自的老人。因此,孝意識的產生是在原始氏族社會,進入階級社會後,氏族社會的群體孝意識轉變為了個體孝意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