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當下藝術品收藏投資的感想

去年有幸上了收藏大師李飛老師的課:中國傳統文化與收藏,收穫頗豐。李老師是業界著名的收藏家和鑑定家,所講課程現實感很強,讓人認識到目前藝術品的收藏現狀和部分鑑定真假的方式,對我們以後遇到此類事件,提供了一個很好的平臺支持。

對當下藝術品收藏投資的感想

提到藝術品收藏,大家首先就會認為這是一個有錢人的遊戲,這個觀點大多數人應該都是持肯定態度的,我不肯定也不否定,但我表示謹慎的懷疑。我懷疑的態度源於兩點:一個是藝術品的收藏者似乎並不都是有錢人。古今中外,文人墨客以傾家之財收藏藝術品的美談並不鮮見,這些“騷客”也並不見得多有錢,否則也不用傾家蕩產了。有過收藏經歷的人都知道,省吃儉用之後能夠得到心頭之好的感覺是多麼幸福。由於媒體的宣傳作用,公眾似乎對於藝術品收藏的理解僅僅侷限於那些天價成交的精品了,但不得不說那只是藝術品收藏的高端系列,它不能代表整個藝術品市場的生態。


對當下藝術品收藏投資的感想


朋友圈認為,藝術品投資只是一種財富簡單的轉移,並不能催生財富效應,應當將資本的力量用於促進文化企業的發展上。這個觀點讓我當下一時語噎,如鯁在喉。但是經過徹夜的轉輾難眠之後,我不得不說,對,當下的這種藝術品交易模式確實就是一種財富簡單的轉移,而且是一對一的轉移。但是藝術品份額化交易呢?它是一種一對多,再多對一的財富轉移,它能夠使更多的人享受這個增值的過程。文化類的企業要持續經營也是需要有內容的,在藝術品行業,扶持文化企業的成長就是扶持藝術品交易市場的成長。一個規範化的藝術品份額交易,是需要鑑定、保管、保薦、諮詢、資金託管等等環節的支撐的,這些環節的完善可以催生出大量的文化企業。

對當下藝術品收藏投資的感想


但是投資和收藏藝術品,首先關注的是它的真假,李飛老師給我們舉了很多真實的贗品案例,讓我印象深刻。今天打開網頁,正好看到了大家對王剛鑑寶節目砸贗品是否砸錯的一篇文章。文章說就在人們對王剛是不是砸了真文物議論紛紛的時候,北京東方大學文物學院院長李彥君爆料說,大家不必擔心"錯砸",因為節目裡那些所謂的"贗品",都是事先從潘家園等舊貨市場故意買的假貨,然後找來所謂的"持寶人"上臺表演。李彥君表示,他曾親身參與過《天下收藏》節目,所以對內情非常瞭解。據李彥君透露,關於"砸寶"這個環節,他和節目製片人討論過,所以他知道王剛永遠不會砸錯,因為整個節目就是一場表演。李彥君說:我跟他們製片人在一起討論過,因為砸東西就是隻屬於電視語言選擇的一種追求收視率、追求眼球的作秀方式。毫無疑問都看的出來,特別是行內人,一般砸這個東西都是事先買好的贗品,找的演員來。從常理說,你有一個國寶你願意拿他那到他評判嗎?說假的籤個生死合同人家給你砸了。誰也不會幹的,這種現象根本就不存在,也不會砸錯,整個節目就是表演。血淋淋的事實表明:所謂資深權威專家未必都可靠,一些文物詐騙案中總有這些人無知的參與其中,往往案件越大,牽扯 專家的資歷越老,名副其實的“啃老族”。


藝術品的收藏複雜而且需要耐心,鑑定真假是第一需要,儘量杜絕欺騙和假冒偽劣;其次就是個人的愛好了,愛好一件東西,就會把它看成珍寶,也是一種享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