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散親人24年後團聚

失散親人24年後團聚


2018年8月11日,是四川廣元市昭化區太公鎮張家鄉尖山村王明華老媽媽與失散24年的兒子張家許團聚的日子,為了等到這一天,今年年滿70歲的王明華老人和一家人幾十年來通過隸屬於寶貝回家志願者協會的寶貝回家尋子網平臺、當地公安和在相關報紙電臺、電視臺等媒介上刊登尋人啟事等途徑尋找兒子從未間斷,但一直沒有獲得任何有價值的線索。

父母及家人苦苦尋找張家許多年未果,一度認為張家許可能已經不在人世。王明華及家人沒有想到,8月2日,在內蒙古鄂托克旗,與家人離散24年的張家許被當地蒙西鎮派出所民警李洋找到了。

張家許身份被確定

當天,蒙西派出所流動警務室民警李洋在對轄區伊克布拉嘎境內牧點進行入戶訪查時,戶主巴圖畢力格的僱工名叫張家許,但未辦理二代身份證明。經過詢問,李洋從張家許口中獲知其來自四川,老家在四川廣元市元壩區張家鄉,離家已經24年,早些年在巴彥淖爾磴口縣打工。多年出走家鄉的張家許還記得自己的哥哥和弟弟的名字分別叫張家安和張家平。

從張家許的外貌和言談上辨析,李洋感覺到張家許似乎有無法啟齒的難言之隱,隨後,李洋即向所長哈斯敖其爾說明情況,哈斯敖其爾佈置著手核實張家許的身份信息。

李洋聯繫廣元市公安系統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方面反饋廣元市元壩區已經變更昭化區,張家鄉現歸屬於太公鎮,尋找難度加大。李洋將張家許的基本信息上傳與太公鎮派出所,太公鎮派出所的一位戶籍民警按照戶籍登記幾經周折最先聯繫到了張的姐姐張麗華。突然接到張家許在內蒙古被找到的消息,張麗華不敢相信是真的,她多次請求當地派出所向鄂托克旗蒙西鎮派出所方面證實張家許被找到信息的真實性。

李洋為了打消張家人的顧慮,他特地在派出所門前為張家許拍了一張照片,發給太公鎮派出所,依據照片和張家許提供哥哥名叫張家安的信息,太公鎮派出所其後聯繫到遠在廣州打工的張家安,看過張家許照片,張家安一眼確認就是他的親弟弟,隨後,張家許老家的親人陸續給李洋打電話核實張家許現在的相關情況,張家許原籍在太公鎮張家鄉的基本身份信息經過反覆確認後,張安永第一時間打電話給母親王明華說:“我弟弟在內蒙古找到了,弟弟還活著”。

北上尋親

張家安在獲悉弟弟還健在這一消息後非常激動,他在電話中告訴李洋,目前父母還有其兄弟、姐姐等親人都健在,他向李洋表示近日將攜帶家人到蒙西鎮尋親。

先期,李洋在與張家許交談中得知,張於1994年4月從四川老家外出務工,期間輾轉巴彥淖爾市、鄂爾多斯市多地,主要以打工和為僱主放羊為生,因抱有“掙不到錢無顏面對家人”的偏執想法,張家許離家以後長期未與家人聯繫。

巴圖畢力格回憶,當初張家許來到他牧點附近時,滿嘴鄂爾多斯口音,自己突然想起曾經在巴彥淖爾磴口縣見過這個人。此時張蓬頭垢面,好像幾天沒有吃飯的樣子,難道遇到了了什麼困難?巴圖畢力格的妻子一邊給張家許理髮一邊嘮家常,女主人獲知張家許在巴彥淖爾打工沒有掙到錢,暫時回不了家,想找個能夠長期乾的打工地方,便說可以幫助介紹個長久的營生。

不料,張家許卻說:“我的老家在四川廣元市,我不想走了,就留下來讓給你家放羊哇,如果將來我回四川老家,你就給我拿上個2、3萬塊錢,我好給父母帶點禮物”。看著張家許老實敦厚,巴圖畢力格與妻子商量後留下了張家許,但此後,張家許絕口不談回四川老家一事。

2008年四川部分地區發生地震,有一天,巴圖畢力格看見張家許一個人在房間的角落裡流淚,就問他,是不是想家了,如果想的話可以在近期安排回去一趟,此時的張家許從收音機裡多少知曉一些老家那邊的事,他自己認為家裡人特別是父母親這麼多年可能已經不在了,便告訴巴圖畢力格暫時不想回家。

因張家許本人不願過多的談起往事,張家許當初離家外出和後來不願與家人主動聯繫的動機一直不被外人所知,作為兄長,張家安對弟弟張家許當年離家原因記憶猶新,他說,現在家裡的戶口本上還記載著張家許的身份信息,弟弟生於1973年4月28日,今年45歲,離家時21歲。弟弟離家出走的原因不是傳說中的與家人拌嘴賭氣,也不是智商有問題。張家許後來不願主動尋找家人有其好強好勝固執的一面。

對於,張家許離家動機,張家安說,90年代初,家鄉極其貧困,年輕人幾乎100%外出打工,自己是1993年年底離開張家鄉前往廣州打工的,第二年弟弟也外出打工。

1994年4月間,經一個鄰村的熟人介紹,張家許與相鄰村莊的10幾個同齡人一同去內蒙古境內的一家磚瓦廠打工。1994年年底和1995年9月間,不識字的張家許請人給家裡代寫過兩封信,兩封信的內容大致相似,主要是報個平安,問候一下父母親,發信地址是巴彥淖爾市磴口縣清河鄉。張家安猜測,當時張家許所在的磚瓦廠應該就在磴口縣清河鄉。

事實上,張家許到內蒙古在磚瓦廠打工後,一直在巴彥淖爾與鄂爾多斯交界處尋找務工機會。張家安說,內蒙古各地清理整頓磚廠時,大批的打工者離開當地另外尋找出路,2000年左右與張家許同來內蒙古的四川同鄉陸續離開內蒙古,但張家許沒有離開,他選擇留在內蒙古。

弟弟張家許當時沒有離開內蒙古回四川的一個重要原因可能是沒有掙到錢,張家安說,好強的弟弟決心混好了再榮歸故里,沒想到在漫長的打工生涯中一晃已經進入中年,自己的既定目標離自己越來越遠,於是乎,張家許慢慢打消了回家的念頭和打算。

民警李洋的出現,讓張家許產生了強烈的回家願望,在得知父母兄弟姐姐均健康幸福地生活著,張家許愈發思念父母心切。張家安前期和弟弟在通話中說,已經74歲的父親常年腰痛,骨質增生。張家安與張家許約定,8月10號將攜母親和姐姐、弟媳前往內蒙古鄂托克旗與弟弟見面。

從8月2日至8月10日,張家許的話突然多了起來,他不斷地和巴圖畢力格一家敘舊話別,興奮的的像個孩子,他計算著時間盼望早日見到父母親人。

久別後的團圓

8月10日,張家安及母親、姐姐、弟媳一行四人從廣元市乘坐火車行程1750公里前往烏海市,下了火車,張家安與李洋打電話後,換乘出租車連夜趕往鄂托克旗蒙西鎮,此時的李洋早早地在派出所門口等著張家安一行,與李洋見面時,王明華眼含熱淚手捧一面寫有“人民公僕為人民,感謝人民好警察”的錦旗送到了李洋手中,以此感謝民警李洋幫助她找到了失散24年的兒子。

當晚,李洋安頓好張家安一行人後,商定8月11日一早趕往伊克布拉嘎。第二天,當李洋開著警車距離伊克布拉嘎牧民巴圖畢力格家還有一段路的時候,遠遠地,坐在車內的王明華一眼就認出了站在門口等候警車的張家許。“就是我的二兒子”,王明華喃喃自語。

一直以為張家許已經不在人世的哥哥張家安在見到弟弟時免不了責怪他,張家許和母親、哥哥、姐姐和弟媳幾位失散多年的親人見面後相擁而泣。張家許弟媳張華榮稱,24年來,每當逢年過節,父母親都要因想念二兒子而痛哭,8月2日,公公知道在內蒙古找到了張家許時堅持要親自來接自己的二兒子回家,巴不得馬上見到自己的二兒子。

在親人見面的當口,張家許的父親每隔一段時間來一個電話詢問兒子的情況。張家安等人詢問弟弟是願意留下還是決定回四川老家,張家許看著蒼老的母親,埂嚥著說要回老家過平淡的生活,伺候父母老人一輩子。

得知張家許執意要回四川老家,巴圖畢力格的妻子便走過來,拿出已經準備好的新衣服給張家許換上,並將2萬塊錢塞在張家許手中,母親王明華在一旁目不轉睛地看著兒子,兩人四目相對時,幾乎同時落下了幸福的眼淚。

在從牧點返回蒙西鎮的路上,王明華在車後座上一直緊緊抓住張家許的手,生怕再把兒子弄丟。張家許的親人不停的感謝李洋。王明華對李洋說,多虧李警官讓我們家失散的親人終於有團圓的一天,兒媳張張華榮接著說,全家人能夠聚到一起,24年的思念可以畫上句號,這一切離不開李洋的愛心。

8月13日,返程臨別之時,張家安一家人再次向李洋表達謝意,王明華雙手撫摸著李洋的警銜深深地鞠了一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