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端午,那年那月那端午 || 雪峰

作者 雪峰,甘肅省古浪縣人,80後,愛好文學。工作之餘,愛寫寫文字陶冶情操,喜歡在文學廣闊的情感天地裡遨遊。人生信條是:只願歲月靜好,淺笑安然。詩文作品偶在一些網絡平臺發表。

那年那月那端午

五月的大地,眼前的一切景物都那麼美好。淺綠,深綠,大地成了一片綠色的海洋。屋後的幾叢刺玫花爭先恐後怒放著,柳枝也在輕風的吹拂下悄悄梳理著自己少女般柔順的長髮。一群燕子呢喃著輕盈地飛翔在藍天之中。沿鄉間的小路悠然地走著,猛然間,一股清幽的花香撲鼻而來,沁人心脾。一路追尋過去,才發現路邊的那幾棵沙棗樹,樹上已滿是呈喇叭狀的一片燦爛的金黃。時光輕苒,不知間沙棗樹又輪迴了一年,而隨著沙棗花的盛開,記憶中端午節的一幕幕情景,又再次浮現出自己心靈深處……

不知道家鄉的人為什麼在端午節這一天吃“油餅子卷糕”,也不知道這個習俗在家鄉已經流傳多少年了。

只記得每逢到了端午節的頭一天,母親總要先和些面,擀成麵餅,然後放在鍋裡炸。油餅在鍋裡漂浮著,“嗞滋”地響,油麵上便泛起大大小小的泡泡。等到兩面顏色全變成焦黃色,油餅就熟了。母親用筷子打撈上來,瀝乾,放在面盆裡,黃燦燦,軟酥酥,高高壘壘的一盆。那時候,年幼的我總愛搶母親的筷子也要撈,此時的母親總笑盈盈的,一臉和藹地勸阻:“等一下你吃就行嘍,現在沒你的事……”

話說端午,那年那月那端午  ||  雪峰

油鍋太熱了,母親的臉上沁出了汗珠。臉又被灶洞的柴火掩映著,通紅通紅的。我沒事做了,於是就蹲下給母親燒火。等到空下的時候我總愛去案板上拿一塊麵餅,用手在中間挖一個小洞。因為我看見每一塊熟了的油餅中間都有那麼一個小洞。如果面和的多了,母親還總愛用剩下的面炸幾根麻花。她炸的麻花也是酥酥脆脆,樣子還十分好看。今天的母親顯得格外忙碌,幫忙是應該的。其實每逢到了節日,母親雖然很忙,看上去卻總是比平時開心。此時,幸福的微笑像水面上的漣漪一圈圈在她臉上盪漾開去。

忙碌了一陣子,“油餅子卷糕”的第一道工序總算完成了。接下來開始做糕。做糕用的食料是被母親盛在大小不等的罐子裡的。她一一取一些,先把他們泡在溫水裡。食料有糯米,紅棗,核桃仁,花生仁等。如果條件允許,母親還會變戲法一樣的拿出一些葡萄乾來。紅棗是院子裡那棵老棗樹結的,個頭較小,但核小,吃起來特別香甜。等各種食料泡的差不多了,母親就用鐵鍋開始熬;火候是必須要把握好的,隨著水份越來越少,糕也熬得差不多了。這時還須在糕子里加些白糖進去(白糖的量可多可少)。這樣糕就制好了。今天的母親走進走出的,顯得格外地興奮。

第二天就是端午節了。這一天,父親不知從何處折來一些柳枝,插進了屋門橫樑上面的縫隙中。我問父親是為啥,他笑而不答。他還用鐮刀從自家地頭的水溝裡,割一捆艾草來,吊在屋樑上晾乾了備用。艾草的味兒挺濃,一屋子便都變成清香的了。據父親講艾草是最乾淨的,存在家裡能祛除掉汙穢的東西。對大字不識一個的父親我還是很崇拜的,總是覺得他懂得許多我不知道的東西。愛美的二姐也從屋後一株沙棗樹上折來了一些沙棗花插進一隻瓶子裡。沙棗花顏色黃黃的,小小的,樣子像極了母親在貨郎那裡為我買來的那支小喇叭,又像一支支小小的銅鈴。其味兒比艾草還濃,整個院裡、屋裡便也散發出迷人的清香。

這一天已出嫁了的大姐也是要來的,照例要帶來些卷糕,讓父母品嚐。大姐的到來,使母親越發興奮的像個孩子,問長問短,平時不怎麼熱鬧的小院頓時有了節日的氣氛。

祖母這時候也要來。對於端午節的印象,最深刻的還要數祖母為我在手腕腳腕扎得那些花繩繩了。(後來才知道那叫五股線,共有五種不同顏色的線搓捻而成。)祖母非常疼愛她的孫子。她邁著顫巍巍的步子到我家,親自把這些花繩繩系在我的手腕腳脖上,並叮囑我不能解掉。至於為什麼要戴,我至今還不清楚。只是記得玩耍奔跑的時候花繩繩浸入了汗水,掉了色,於是脖子裡,手腕上總是會留下一道道五顏六色的印痕。還有一點:由於這些花繩繩,使我在放牛時怎麼也不敢到深的草叢中去,我怕會突然竄出一條像花繩繩一樣的赤練蛇。

話說端午,那年那月那端午  ||  雪峰

如果這天到祖母屋中去,祖母還會從她那口大木箱中摸出一個荷包給我戴在胸前。現在的荷包大多里面是填充香料的,名曰“香包”。祖母給戴的這個也許只能算裝飾品吧,心形,圓鼓鼓的,但它是五顏六色的。記得她給孫女們給的比我這個顏色更豔,樣子更好看。這又不得不使我欽佩祖母的心靈手巧了。倘若我戴這隻荷包到學校裡,總是會引來小夥伴們羨慕的目光。

完了之後還有很重要的一項“儀式”。祖母神秘兮兮地從木箱裡取出一小圓瓶,擰了蓋子,倒一些裡面的液體出來,嘴裡說:“娃,這是雄黃酒,在你身上各處噴灑點,蚊蟲們就再也不侵入你的身體了……”她用指尖在瓶蓋裡的酒水中蘸一蘸,隨後在我耳洞處,鼻孔,脖子裡輕輕的抹一抹,酒精的味兒刺激得我頭暈,但拗不過祖母的盛情,所以不得不這樣去做。關於這件事我是有很大的顧慮的:因為在《新白娘子傳奇》中白娘子正是在端午節這一天喝了點雄黃酒,硬生生變成了一條大白蛇躺在床上的。所以那晚睡覺時不敢閤眼,總覺得脖際和手腳處酥酥麻麻地癢,害怕自己也變成那條可怕的大白蛇。

這天的小院裡,始終充滿著歡聲笑語。這種歡樂一直要持續好幾天。端午節最後僅存的一點氣氛就是母親的炸麻花,是放在一口大缸裡吃好多天的。家裡的日子又慢慢地趨向了平靜。

屋外的布穀鳥整天站在樹上不停地啼叫,柳絮紛飛,沙棗花香再次瀰漫在這五月潤溼的空氣裡。又一年端午節到了。此情此景,往昔端午節的情景又再次浮現在我的眼前。現如今,祖母和母親也已離我而去了。“每逢佳節倍思親。”回憶起兒時過的那些端午節,親人們的音容宛在。想起那天的“油餅卷糕”,母親恍若站在身邊,想起那黏黏甜甜的味道,那其實就是母親的味道。

人生也就像母親在鐵鍋裡熬的米糕,五味雜陳,而被歲月沉澱下的,肯定就是那陳年佳釀,每喝一口,就醉過一回。


分享到:


相關文章: